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烹调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浙人偏愛的螺螄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10期  作者:阮煥章 出版时间:1971-10-30
    关键字: 螺蛳 烹调方法 故乡美食

    水族貝介中,旋形硬殼類,以螺螄形狀最多;種類名稱亦廣,在土田裡產生的叫田螺,在泥塘中產生的叫黃泥螺,在海中生的叫海螺。海螺有體大如斗的,有微小如珠的,另有如寶塔形半寸長的叫『海螄』,又有在潮濕地處的叫蝸牛螺,和爬過留黏液的負壳涎油螺多種。惟有淡水湖澤流域中產生的螺螄,殼作深靑色,最爲上乘,最受浙江近水村鄕人士所偏好,調作菜肴,味極鮮美,也無他種異味氣氛在內,淡肉淸香,甚爲高潔。尤其在每年春季二三月間,淸明時節的生產最肥大,我們浙江西區方言說:『淸明螺,壯...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4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6-12-10
    关键字: 解文译字 烹饪字词 烹调方法

    这是陈广沅鄕长自美来信相问的,我也想不出是怎么写,曾请敎其他鄕长,一时也想不出,只好用「胖」来代替,因为任何东西,次气使其加胖,便会浮起,吾鄕对暴富而浮夸的人也称他「胖起来」哪。三、烹调:扬州的吃是有名的,今日在台湾,家庭主妇,酒舘厨师,还不少有善烹调的。谈到烹调,方法很多,得其法则味美可口,什么菜用什么方法,那要请敎名厨,这里只是将烹调各种方法所用的字略加擧例而已。㊀烧—大多指红烧而言。如烧肉、烧鱼、烧鸡……放酱油及各种佐料,甚至还加红色。㊁煑—除煑饭,煑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5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7-02-10
    关键字: 烹饪字词 烹调方法 解文译字

    熬—这和煎似是而非,煎比较快,熬便慢了。像:生猪油切成小块,慢慢地熬出熟油。熬糖,将糖汁由稀熬稠,耗去水分,凝成固体。(十五)熯—读「汉」。这是把熟的食物再下锅去调和煎炒,最普通的,像劗肉(狮子头)里的白菜,和饭去炒,用铁铲尽量地拌,使饭菜不分,叫做「熯饭」,非常好吃。(十六)烹—本来烹就是烧、煑,可以包括全部制菜的作业,所谓「烹调」是也。这里的「烹」,非常简单,就是食物煎好或炒好以后,浇上一些糖水或其他作料,再将锅盖覆蓋片刻,然后起锅。(十七)熏—用烟火

  • 文章風木齋隨筆説醬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4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1999-02-10
    关键字: 酱缸文化 烹调技术 酱料 酱油

    起源也很早。甲骨文中未见酱字,古陶文中就有了,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历史了。古籍中提到酱字的如「礼·内则」:「濡鸡醢酱,濡鱼卵酱,濡鼈醢酱。」又「周礼·天官」:「凡王之馈酱,用百有二十罋。」还有「论语·乡党」:「不得其酱不食。」孔老夫子也爱食酱,这些例子也都在二千五百年以上了。时至今日,烹调技术精进,佐料种类繁多,但豆瓣酱、甜面酱仍有其不可动摇的地位。尤其酱油更是所有厨房中不可或缺的要角。而出自酱缸的各种酱瓜酱菜,且是早餐桌上最常见的小菜。讽刺酱缸的先生们,或许

  • 文章故鄉拾穗(八〇)山川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48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81-01-15
    关键字: 太湖 刀鱼 河豚 烹调 长江

    者为之,否则中毒后便无可救药,虽然如此,每年河豚上巿之时,仍有许多人家请客吃河豚。河豚之烹调法与刀鱼之烹调法绝不相同,味均鲜美,但亦不同,似乎一属淡抹,一属浓粧,刀鱼为淡抹,河豚为浓粧,各擅胜场,吾均嗜之好之,在大陆时,每年春季,不知要享受多少次。走笔至此,不禁忆起当年对刀鱼之浅尝小酌,对河豚之大啖豪飮,不知何时始得重返故鄕一尝久未沾唇之美味也。

  • 文章山東業餘食雕家鮑希寧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鮑家驄  出版时间:1992-03-20
    关键字: 鲍希宁 食雕家 文化艺术修养 烹调技艺

    雕刻的基本技能——手上功夫。就拿切菜来说,他从落刀有声到落刀有韵落刀无声,循序渐进,终于掌握了一手绝活——只手任用两指夹住刀柄,手腕旋转自如,倾刻就能把菜切好。或许触类旁通的缘故,鲍希寜食品雕刻技艺日益精进,同时他也能全面的掌握烹调技艺。鲍希宁为了练刀功腕力,不知有多少条废旧马力带被他碎「尸」万段;为了抓「大型」练眼力,又不知有多少瓜果桃李,甚至一块块肥皂,成了他刀下无情物;一只不起眼的靑辣椒,在他手中不出几分钟,即变成一只活脱脱的靑蛙。花鸟草虫,亭台楼榭

  • 文章雲南的「烤茶」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5期  作者:書璽 出版时间:1985-12-25
    关键字: 云南烤茶 烹调方法 响雷茶 饮用方法

    茶,是最普通而又最普遍的飮料。不論是什麼茶,不論是中式、西式、日式,都不外是用開水沖泡,方法大致相同。然而,雲南的傳統「烤茶」却屬獨特的烹茶法。在雲南西部一些地方,人們不說烹茶、沖茶、泡茶、煮茶,而說「烤茶」。茶怎麼個「烤」法呢?原來,他們用一只砂質的罐子(質地類似瓦罐或砂鍋),先放在火上烤熱。到一定程度,放入茶葉,讓它受熱。烤茶的時候,非常講究技術。旣不可讓茶葉立刻焦黃,又必須讓它全面烤透。主要是用文火燜。待茶葉發出一種撲鼻的焦香,卽趁熱取出,放入茶盅...

  • 文章川菜譜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8期  作者:黃劉華萱 出版时间:1973-04-01
    关键字: 川菜谱 麻婆豆腐 材料 做法 烹调方法

    麻婆豆腐本菜提起来还有一个掌故。起源于成都北门外,万福桥边,陈麻婆所创。相传是一位麻面寡居妇人,以设摊卖挨刀饭为生,(即将锅里饭用刀切成块卖),原对象顾客,不过一般穷苦、推车抬轿的下力人,因为她祇卖有小菜、客人要加菜,自行买来请她做,最后算点火钱,和佐料费而已。她为人和气,对顾客服务周到,且做的菜味道很好,尤其是豆腐,以致相互传颂,生意大发,贵官大贾,也多有慕名前往品尝的。子孙承其衣钵,设店继续经营,但仍保其原有特色,故生意鼎盛不衰。这道菜,烹调方法简单

  • 文章桂林馬肉米粉

    来源期刊:《浦東》 第71期  作者:陳冠南 出版时间:1993-02-28
    关键字: 风味小吃 马肉米粉 烹调方法

    一套,厨司烹调手法,有独到功夫。就桂林的马肉米粉而论,其烹调方法独特,浇薄的马肉一片片浮列在米粉上面,加上好几样鲜美佐料,肉质酥嫩,入口即化,口味之佳,更是令人历久难忘。其能盛名远播,诚非偶然也。

  • 文章川菜譜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8期  作者:黃劉華萱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川菜谱 常识杂谈 风味 烹调 回锅肉

    自述佘幼承庭训,学习烹饪,婚后拙夫嗜食好友,常有小酌,在台又经营餐厅数年,故不得不对烹调予以硏究,但从未经名厨指点,自感难登大雅之堂。近因友人推荐,应吾鄕四川文献之约,提供川菜作法,盛难情却,不惜献丑,抛砖引玉,希求方家指正。川菜烹调常识杂谈一、川菜风味和特点:四川菜以成都味比较正宗,但也有各县名菜。如嘉定之棒棒鸭,阆中之五香牛肉、顺庆之羊肉汤及羊肉米粉,重庆之涮锅毛肚等,品味着重酸、辣、麻、香,主味突出。调味方法,有干烧、干炒、酸辣、椒麻、怪味、鱼香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