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灶君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灶君之传说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2  作者:翁維鈞 出版时间:1998-12-31
    关键字: 灶君 传统习俗 民间传说

    作者:劇作家;曾任台北市同安同鄕會常務理事

  • 文章灶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期  作者:王跡  出版时间:1972-01-20
    关键字: 送灶君 厨房 主妇 灶君老爷 糯米糖团子

    故鄕送灶君,有的人家在农历十二月廿三,有的人家在十二月廿四,送灶君是主妇的事,男人不预问的,因为过去每家人家,都是男子主外,女子主内,灶君老爷职司监督一家的善恶,他高高的坐在灶上灶君殿里,那里能知道男人家主在外做些什么?只有主妇天天在家到厨房去烧菜煮饭,没有一天不和灶君老爷接触,所以关于主妇一年到头所犯的过错——尤其是口过,灶君老爷都听在耳中,记在心头,在一年一度上天奏报玉帝的时候,只有把主妇的行为报吿一下,聊以交差塞职,可是说好说坏,都在他的嘴里,他

  • 文章歳暮談祭灶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7期  作者:陸星文 出版时间:1979-01-10
    关键字: 灶神 习俗 道教 灶君

    一盏香茶一缕烟,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罗隐祭灶诗——灶神上天向天帝禀告人的功罪,这是民间相当古老已经流传的说法了。范成大的「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序」说:「腊月二十四日夜,祭灶,其说谓,灶神翌日朝天,白一岁事,故前期祷之」。又他的「祭灶词」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炒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配酒烧钱灶君喜。婢子鬪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

  • 文章鄕情雜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1期  作者:何許人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宁波 灶君菩萨 节日 习俗 同乡会

    上办「冬至酒」,宴请全族六十岁以上的男性老人。大家趁这机会论辈敍齿一番,是老人们最快乐的节日。及我稍长,祠堂的冬至酒不知为什么缘故开始停办了,这对老人们来说,实在是一大遗憾。再后来,上帝的信徒们把「庆祝耶诞」的洋玩意带到了宁波鄕下,一般人不知道耶诞节的来历,就将那洋玩意称之为「外国冬至」。宁波的灶君菩萨,官卑职小,是玉皇大帝派驻在尘世间各家各户的最基层干部,对每一家庭的祸福兴替,灶君菩萨似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一个人的为善作恶,也许瞒得过远在天庭的诸神,但想

  • 文章灶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99期  作者:二泉散人  出版时间:1978-01-20
    关键字: 送灶君 传统习俗 诗词

    故鄕在农历十二月廿四晚上,家家都要送灶君菩萨上天,希望他向玉皇奏报善事,希望得到神佑。城里人家送灶君很考究,有五色彩纸扎的小轿一顶,和锡箔银锭、糕团、素菜酒菓,在灶前供祭一番以后,把灶君的神位放入纸轿中,送至大门外阶下焚化,到了大除夕晚上,再把灶君接囘来。鄕下人家送灶君,很是简单,只是灶君神码一张,淸酒一杯,素菜一盘,团子三个,供祭一番后,用黄豆箕代轿子,送出门外焚化。据说北宋名将吕蒙正在未得志时,非常贫穷,连送灶君都送不起,那天他不胜感慨,就做了下面

  • 文章从家堂灶君说起

    来源期刊:《浦東》 第18期  作者:柳影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神教 庙寺 膜拜烧香 灶君 宗教信仰

    我们故鄕原本是个多神敎地域、神佛鬼仙、混统膜拜,但从善养性心理是一致的,且包含有道儒佛等敎义实践行为,祗是缺乏经典法师等敎导而已。对男相神像称谓老爷,女相谓娘娘,如关帝老爷、孟老爷、钞老爷、杨老爷、观音娘娘、天妃娘娘等,唯灶君老爷,是其中比较特别有缘的一尊,其他神住庙、佛住寺庵、仙圣住宫、唯灶君老爷驻住在各家庭里。有时间上庙寺,带供品专程去的,称待老爷、未备供品,光是去膜拜的称谓烧香。为保家宅人畜平安,每个家庭,均设有家堂灶君,家堂是专供历代祖先

  • 文章六月齋三灶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71-07-20
    关键字:灶君 六月斋三灶 遵奉古礼

    故鄕习俗,在夏历六月,家家都要祭三次灶君,并且有句俗语:「六月斋三灶,胜于一日醮,」这话未免迷信太甚;可是论语上有「宁媚于灶,灶者,五祀之一,夏所祭也」的说法,那末此擧就不是迷信,而是遵奉古礼了。

  • 文章無錫歲尾年頭的風俗習慣及其他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期  作者:思明  出版时间:1970-01-26
    关键字: 年俗 风土习俗 送灶君 年夜饭

    要「担簷尘」,就是大扫除,把室内前后上下都打扫拂拭淸洁。鄕下讲迷信的人家还要在十七十八那两天再「担」一次,因为他们有句俗语说:「十七十八,越「担」越发。」十二月廿四送灶君,故鄕每一家都有一座在地上把砖头砌造比桌子略高一些的灶,灶有两眼,三眼,人口较多的大家庭甚至有五眼的,每一眼就是一只锅,都用木柴,稻草,茆紫做燃料。灶的上面,有一个烟囱,直串屋顶,烟囱旁边砌着一座砖壁,壁间有放置油盐酱罐等的橱窗,橱窗上面,有一只宽约五寸高约一尺的神龛,就是灶君殿,上端贴着用

  • 文章囘想黃土高原上追踪祖先過年過節的日日夜夜陝北年俗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8期  作者:王苗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陕北 年俗 新年市集 灶君 年夜饭 转九曲

    牠看不见路,愿意在磨盘边沿原路一遍遍打转。最好笑的是,洛川人将眼罩中用墨色点了「睛」,远远看去,眞像毛驴戴了大眼镜一多么富有幽默感的陕北人!·十二月二十三日灶君竟是女性神到了腊月二十三,最重要的是晚上家家户户送灶君。陕北人习将二十三晚上送的灶神和正月初二接的财神称为「家神」。灶神和财神皆以一张木板画代表。(注:陜西剪纸回娘家)二十三日晚上,待婆姨(陕北人对已嫁女性的称呼)们在灶台上点上一炉香,我才惊奇的发现:陕北人家的灶君竟是个穿红裤、头上有髻的女性神

  • 文章故鄕之春

    来源期刊:《浦東》 第5期  作者:戴天 出版时间:1976-06-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春节习俗 接财神 灶君 扛三姑娘 放风筝

    口袋里就「麦卡、麦卡」,财神爷正身莅临,爆仗、双响、花筒,一齐出笼,各色火花、音响,充满了空间,整个夜晚没有冷场的时刻,直到抬轿的人筋疲力尽,人们的眼皮再也挣不开,才静止下来。灶君老爷自十二月二十三日上天,向玉皇大帝作例行的一年工作报吿,定正月十五日晚返任,处理人间事务,每家有个灶君,少不得要欢迎一番,敲锣打鼓以示迎接,荠菜圆子,肉馄饨作为洗尘。大小庙宇,都从正月十五日起上灯,这种灯塔中间是旗杆一样的主柱,共七塔,每塔五盏灯,分挂在五角形的五个角上,像升旗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