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滑竿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重慶乃山城霧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8期  作者:樓登岳 出版时间:1999-08-10
    关键字: 重庆 历史沿革 山城 滑竿 交通

    至朝天门,为最繁华地区,称之为下城。沿嘉陵江及其余地区,则统称为上城。半岛东西向,绵长平坦,横通南北向,升降陡坡,可见其地势,是东低西高,北高南低,是非常明显的一座山城。有「好大重庆城,山高路不平,口喝两江水,出门路难行」的民谣,反映山城景象,非常眞切。重庆市内,层层石级,处处坡路,行人在市区行走,上下往来,须爬坡路,急峻如登高山。因所设道路,均随地赋形,蜿蜒曲折,不仅只宜步行,而且行走十分困难,于是一种简便的交通工具「滑竿」,就应运而生,成为主要代步的大众化

  • 文章轎伕行業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9期  作者:何宇白 出版时间:1981-04-01
    关键字: 轿子 四川 滑竿 轿夫

    不力,由老板(川省称二掌柜)负责赔偿、道歉。轿伕呢?食宿既由二掌柜供应,他们得的轿钱(抬轿的报酬)须按二成或三成缴归轿行。每一城市中起码有十间以上的轿行,即使小的鄕鎭也有一二间,等到「滑竿」流行,利于长途跋涉,轿行生意便更加兴盛起来。说起「滑竿」,是仅凭两根竹竿而成,形式上与轿竿相似,虽然细一点,却很耐用,并不弱于官轿及普通轿子的三丁拐、花轿等所使用的实心木杆。它并无轿厢,只在两竹竿中间扎上一把藤椅,或者将就竹片编一长块宽二尺余的型垫用绳子系在两竿中段的距离

  • 文章川東風情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1期  作者:劍白 出版时间:1976-12-31
    关键字: 风俗 川东风情 滑竿 号子 菜肴

    —「滑竿」与「号子」我国地大物博,文化历史悠久,全国各地有各地的民淸风俗趣话和特色,就以四川境内来说,「滑竿」和「号子」成为川东风情的特色。川东车船不通的地方,「滑竿」为普遍的交通工具。这些抬轿的脚夫,边走边喊「号子」,一则办办灯儿(消遣);再则临机应变,生制宜之效。如客人上轿后,伕子即喊「升高!」「撑腰!」两人同使气力,「滑竿」就抬起来了。随即前一声「踩稳!」后面接和「把紧!」就妥妥贴贴的上路了。走着走着,前面过来一乘「滑竿」,吆喝就是一声「人是活

  • 文章劄記三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45期  作者:一波 出版时间:1966-05-01
    关键字: 邮政博物馆 回忆录 滑竿 风土人情

    走了四十七天。由东京到汉口十一天,由汉口到宜昌八天,由宜昌到成都,全部走旱路,花了廿八天。可见当时三峡亦有官道可通。这是很有趣的记录。惜邹,罗二人生平无考。二、「许世英囘忆录」与滑竿近日读了「许世英囘忆录」。许师下世逾年,久不闻他的轶事。就是随他多年的秘书胡迈,我们也没有来往。但读到这本「囘忆录」,总觉得是亲切有味的。玆录其中「蜀道之旅」一节云:「自古道:蜀道难,难于上靑天;又道是蜀道崎岖;但就我的经验,水路才有如登天之难,当我改乘滑竿后,一路行来,尽管山路

  • 文章神州與瀛海憶遊感舊抒懷雜詠(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7期  作者:顧翊羣  出版时间:1974-10-20
    关键字: 抒怀杂咏 南开大学 文敎基金会 国际联盟 滑竿

    于是乘火车至旧金山登舟返国。此行观察所得,为国联失去权威,德日倾向手,国际金融波澜迭起,我国应有积极的,主动的货币金融政策,俾克能因应未来日益加剧之危机。万里乘槎西复东,征尘洗罢贡葵衷。白银价格宜安定,人力高抬鲜奏功。廿四年春间返抵国门,时沪上中美学者聚会邀余参加,所言列入纪录。轻机载客峡中行,大小三峨扑面迎。金顶巉巉攀越苦,滑竿健步助登程。注:「滑竿」乃二人所担之轻便肩舆,为川省山地之交通工具也。黄鹤楼头怀太白,鹦鹉洲畔吊弥衡。江湖风浪知多少,输予才人享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