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温州鼓词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溫州民俗(節選)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3期  作者:葉大兵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风俗 温州鼓词 藤牌阵 趣闻

    在(温州鼓词)温州、瑞安、平阳等,流行一种特殊的曲艺形式,叫「温州鼓词」。历代相传,因多系瞽者以此为业,故亦称「盲词」、「瞽词」。鼓词演唱开始曾和民间信仰习俗结合在一起,常到娘娘庙唱大词,俗称「娘娘词」,唱的内容是陈十四捉妖,可以连续唱七、八个晩上,唱时高燃香烛,庙柱上缠有纸制大白蛇,当唱到最后时,要摔刀斩断蛇头并焚烧之。有诗云:「唱大词,唱大词,九月菊花开几枝,广应宫里香事盛,十四娘娘闪灵旗。一台二瞽踞高座,互讲事蹟成天神。旁列一鼓响叮东,盲语俚歌座

  • 文章温州鼓词略说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2期  作者:鄭傅良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温州鼓词 民间曲艺 传统文化 发展历史 艺术特色

    谈起温州鼓词,它是浙江民间表演曲艺的一种,流行于浙南一带,以瓯语方言演唱,俗称「温州鼓词」,因从艺者过去多为失明的瞎眼者所执操,故有「盲词」、「瞽词」之称。初时,温州鼓词伴奏乐器很简单,祇用竹筷子鼓打一面圆形扁皮鼓及一副三粒板拍,依击节演唱。关于温州鼓词的具体形成年代,据历代老艺人口传,始于唐明皇时期(公元七一二—七五五年);描写鼓词演习活动最早见于文字的是,清代赵钧《过来语》中:「嘉庆、道光年间,有白门松最擅唱词,到处皆悬灯结彩,倾动一时。」此可知

  • 文章溫州鼓詞流派與伴奏樂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2期  作者:鄭育友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温州鼓词 鼓词流派 伴奏乐器 民间曲艺 牛筋琴

    鼓词流派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温州鼓词有北派、南派说法。北派是指词师陈壬连的钢丝琴试制成功之后,为温州、永嘉、乐清等县(市)的艺人所仿效,故这批艺人自称为「北派」;南派则是瑞安、平阳一带的艺人统称。北派的特点是使用温州方言音韵(指市区),采用钢丝琴,平横直放于鼓架,奏法类似扬琴,其换韵灵活,唱腔较为细腻。南派的艺术特色则讲究押韵,平仄严谨,近于古乐府。由于北派的乐器钢丝琴音域明亮,不适应一般嗓音偏低哑的艺人,故难以发展。后来,南北两派取长补短,慢慢地融为一体

  • 文章鼓詞作品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2期  作者:張鶴鳴 阮世池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温州鼓词 民间曲艺 作品赏析 《海峡情》 《继母贤》

    海峽情張鶴鳴女:繁星點點月如鈎,男:綠柳依依情悠悠。合:白髮母子重相會,如夢如癡淚難收。男:多少次,杜鵑山坡五更夢,多少次,魂飛海峽覓歸舟。咫尺天涯 難相見,等閑白了少年頭。女:多少次,冷雨蕭蕭人不寐,多少次,長夜寂寂上空樓。孤母凄凄 伴孤影,歲月匆匆成蹉跎。女:望穿雙眼盼歸雁,男:夢斷關山幾春秋。合:朗朗明月照兩地,兩地思念兩地愁。女:光明如流月如梭,男:碧水盈盈情悠悠。合:匆匆相見匆匆別,默默無語淚長流。女:盼只盼一國兩制展宏圖,男:一統河山夙願酬。合...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