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浮生共返回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浮生述怀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縱精璋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回忆 浮生 诗歌

    之一芦沟桥畔狼烟起,热血男儿报国时。锦官城育千里驹,荡寇鏖兵万马嘶。逐日夸父遗邓林,披星归田学扶犁。金戈铁马伏枥梦,七十天命方知迟。之二物换星移驹过隙,风雨岁月难梳理。廿年缧绁金箍紧,一身铁骨未可欺。余悸犹思铁窗冷,鬓残方恨春来迟。云开天青人已老,昏灯常忆少年时。之三往事如烟说浮生,如梦如幻似飘萍。童稚天眞好执著,青春挚爱枉多情。沮洳深陷年不惑,冤平已是白头翁。人生无常噩梦长,日暮月残两朦胧。之四人生旅途路迢迢,人心铺就人生道。自铺自走给人走,平坦坎坷

  • 文章张著《浮生八记》序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7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浮生八记》 书序

    浮生丛书,已出七集,今又出其第八集名曰「浮生八记」。一曰记往、二曰记事、三曰记人、四曰记庆、五曰记感、六曰记游、七曰记念、八曰记什。记人之中有志浩之名焉,记庆之中有志浩之事焉,记什之中有志浩之文焉。吾其为阿Q乎!喜而乐之,故为之序。中华民国九十一年二月八日

  • 文章浮生九记 自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5期  作者:張行周 出版时间:2008-05-10
    关键字:浮生九记》 自序

    笔者自民国七十二年初编印《浮生小记》,原意祇为自己在多处期刊上发表过的文稿,恐年久失散,故择要编集成册留作纪念,同时用以分赠亲友联谊请益。讵出版后各方反应良好,且有前辈长者许多为至性至情之作,有可读性,期勉继续编印。乃有嗣后之《浮生续记》、《散记》、《斯记》、《吾记》、《乐记》、《切记》及《八记》之产生,坦白说,我既非名作家,又无大学问,写作内容祇限于自己生活周遭的所见所闻所感而已,在同乡刊物上滥芋充数,实在谈不上有什么流传价值,以前八集,蒙多位前辈长者

  • 文章△同鄕動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3期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乔迁通知 浮生忆往》 退休通知 专著出版

    李书鸣乡长于去(八十六)年出版&lt;浮生忆往>一册,今(八十七)年又出版<浮生忆往续集>。其内容有读书心得、国父肇国原委、中原大战等历史事实。内容丰富精确,灵笔慧心,恳挚透辟。李书鸣乡长,于民国八十六年九月,乔迁台北县中和市民德路三七六号十楼。电话二九六四五五三二。刘一石乡长于今(八十七)年八月,自台北市立木栅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退休。彭利芸同乡先后执教于台北市立国民小学、国中、士林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并在专科学校兼课,共达四十又一年之久

  • 文章半半歌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7期  作者:李密菴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半半歌 看破浮生 李密菴

    看破浮生過半,半之受用無邊;豐中歲月儘幽閒,半裡乾坤寬展。半部半鄉村舍;半山半水田園;半耕半讀半經廛;半士半姻民眷。半雅半粗器具,半華半實庭軒;衾裳半素半輕鮮,肴饌半豐半儉。童僕半能半拙,妻兒半樸半賢;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頭。一半還之天地,讓將一半人間;半思後代與桑田,半想閻王怎見。飮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半帆張扇免翻顚,馬放半韁穩便。半少卻饒滋味,半鄉反厭糾纏;百年苦樂半相參,會占便宜只半。註:「半半歌」係明末清初之文士李密菴所寫,非但文體特...

  • 文章浮生八记》序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7期  作者:曹伯一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浮生八记》 书序 何志浩

    世纪交替,是人类社会一件大事,这祇不是数序排比的调整而已,人类对此交替,会寄以无限期望,希望由新世纪来临而除旧布新,希望由此而去腐更新,希望一切欣欣向荣,一切都盎然走向完善。张行周先生大作《浮生八记》,正値新世纪开始之际出版,就如张先生大文所提示「迎接廿一世纪」,成为迎新的具体表达。社会本存在有病态,病态都有待治疗,然后走向健康。个人要健康,社会更要健康,新世纪能否带来健康?能否如人们所期望?自然之理,本有其平衡共存之道。老子崇尙无为,主旨即在尊重自然

  • 文章影梅庵憶語與董小宛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5期  作者:徐祥地  出版时间:1999-05-10
    关键字: 秦淮名妓 董小宛 浮生六记

    劳瘁过度一病不起,于顺治七年去世,终年廿八岁。冒辟疆写了万多字的《影梅庵忆语》痛悼这位爱姬。文笔清丽,侃侃而谈,满富情感,读来极为动人。她的德品情操在辟疆笔下刻划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如见如闻。这部「忆语」被后人尊为散文回忆录的鼻祖,继之而起的有陈裴的《香畹楼忆语》、蒋坦的《秋灯琐记》、沈三白的《浮生六记》等书。为什么出现清世祖的宠妃董鄂妃即是董小宛的说法呢?这由于几种误解造成的。辟疆的忆语忽略了对小宛病状介绍,他仅在开章伤心提及「今忽死,余不知姬死而余死也

  • 文章读「浮生八十」后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5期  作者:劉昭晴  出版时间:1976-05-20
    关键字:浮生八十》 钱用和 阅读感悟

    监察委员钱用和女士,以八十高龄用编年体,追述其八十年来生活实录,名为「浮生八十」已经出版。古人虽有「浮生若梦」之语,而且短暂之数十年生活,如与人类历史相比较,不过一刹那而已。但各人皆有其生活经历,有不同感受,倘将此种经验予以汇集,不只为珍贵史料,亦可供他人借镜。前人有云「一人如不能接受前人经验是一儍子」。因之,一人之生活片段,虽一字一语,何尝不能作他人参考?而钱女士将其八十年来生活纪录汇印成册,且公之于世,亦良有以也。余对钱女士职司风宪,其高风亮节,早已

  • 文章浮生六记对现代生活的意义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7期  作者:陳其澎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浮生六记》 文学评论 现代意义

    浮生六记」敍述沈三白和陈芸的生活,虽然我们习惯于欣羨其神仙美眷的闺房之乐,或慨叹其顚沛坎坷的流离之苦;但是从另一角度来品味他们的生活,却也可发现有几点生活观足以影响现代人的生活。一、无用之用的生活理念庄子逍遥游曾谓「游」为在精神上求得自由解放,沈三白与陈芸虽然生活每多困阨,却能「游」于人生、安于所困。从现实社会价値观中得到解脱,使精神得到自由解放。事实上这是由道家「无用」的观念所得到的精神满足,既是无用,自不必受到世俗价値观的羁绊。而以「无用」观念去

  • 文章沈三白与陈芸娘在浮生六记中的命运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潘兆賢 出版时间:2014-04-30
    关键字: 《浮生六记》 评析 艺术手法

    如果未看过《浮生六记》这本书,我们还不知道有这样一对夫妻曾经在世上存在,他们饱尝闺房之乐和坎坷之愁,虽然「事如春梦了无痕」,但沈三白与陈芸娘依然活在千百万读者和观众的心眼中。不仅中国文学教科书里有从《浮生六记》节录下来的文字,而且在电影界也曾一度以这部名著来拍制电影,有任剑辉和白雪仙合演的古装剧,而另一部则由张活游和白燕合演的时装片,也大受观众欢迎。这部名著为自叙写实之作,其称「浮生」殆本唐代诗人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有「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义,流传

共33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