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槐树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谈大槐树移民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彭登墀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大槐树移民 漫谈 祖先

    民不聊生,人口流失,此情此景,当不难想像。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天下,作全国户口调査,土地丈量,发现中原一带人口稀少,田园多荒芜,于是特设司农司开发土地,徴集移民,据其耕种能力配予土地,免租税三年,鼓励生产,并积极督修水利工程,以减少旱涝灾害。据山西洪洞文献记载,明朝初年中原一带人口稀少,政府确曾由洪洞移民豫南鄂北和皖苏鲁等中原地区,这些移民为识别古槐子孙,曾流传一首民谣:「谁是古槐过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型」,这首民谣流传很广,我们枣阳人也有很多是从大槐树移来的,知道

  • 文章漫谈大槐树移民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9期  作者:彭登墀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大槐树移民 洪洞县

    民不聊生,人口流失,此情此景,当不难想像。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天下,作全国户口调查,土地丈量,发现中原一带人口稀少,田园多荒芜,于是特设司农司开发土地,征集移民,据其耕种能力配予土地,免租税三年,鼓励生产,并积极督修水利工程,以减少旱涝灾害。据山西洪洞文献记载,明朝初年中原一带人口稀少,政府确曾由洪洞移民豫南鄂北和皖苏鲁等中原地区,这些移民为了识别古槐子孙,曾流传一首民谣:「谁是古槐过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型」,这首民谣流传很广,我们鄂北人也有很多是从大槐树移来的,知道

  • 文章鄕賢文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8期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刘豫波 槐树 槐轩 梅花

    老槐記先王父書槐軒跋云:余家雲棲里庭槐近二百載,講學其間,歷有年所。移宅省城,復有三株,生徒日益以衆,傍槐而爲軒焉。余小子俯仰前後而重有感矣!先王父著書甚富,中外咸知槐軒先生。使古槐不遇王父,寂然長此終古;因人而傳,豈非幸乎!就王氏手植三槐,期子孫以三公;先王父之敎子孫,則惟讀書明禮,務願本根,不爲天地之棄材。先曾祖之言曰:子孫不賢,不如絕嗣。先王父之戒曰:學業騖於浮華,有明徵也。嘗見富貴之家,繁花照眼,酒氣濃薰,啼鳥飛來,轉而生畏。乃不旋踵而凘滅,固不...

  • 文章迎春話楡槐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5期  作者:焦凌霦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迎春时节 故乡风物 榆槐 槐树 树木物种

    惊吓之余,传下懿旨:「砍了他」。不久这些紧要的行在去处的楡树,尽都被内务府派工连根伐除,不再滋生。是否属实?我未游历过这些地方,不敢断言,得待以后亲去北平,才能求证!槐,也是西北多见的树木,南方则甚少!白居易有所吟咏,敍及此事,足以引证;南方饶竹树,惟有青槐稀,十种七八死!纵活亦支离!何此郡庭下,一株独华滋,蒙蒙碧烟叶,嫋嫋黄花枝;我家渭水上,此树荫前墀,忽向天涯见,忆在故园时!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树木犹复尔,况见旧亲知。这首诗平舖直敍,槐树在南方地区

  • 文章山西洪洞县大槐树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历史沿革 洪洞县 大槐树移民

    笔者于民国二十年离开山西到了平津,遇见许多不同省籍的同学和朋友,在问姓道名,互报籍贯之后,常常听到对方说,我也是山西人,我家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听到这种说词,除了感觉亲切之外,还引起一种惊奇和疑问。不住的自己在想,大槐树有多大,那裏能住多少户人家,为什么许多省的人,都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这种疑问,多少年来没有得到解答,问过许多山西老前辈和洪洞的鄕长,也都语焉不详,未获满意解答。近得洪洞县景大启先生于民国十年辑印的「洪洞古大槐树志」,流览一过,觉该书

  • 文章槐树和老鹳窝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劉明哲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大槐树 洪洞县志 老鹳窝 广济寺院 明代大迁移

    在我们的家鄕,常听到两句歌词:「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甚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是甚么意义呢?话得从历史上说起,人类为了生存与繁衍子孙,总是那里能养人便往那里去。生生不息,迁徙不止。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次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大迁徙,其中影响最深远,至今仍为后代子孙临风怀想,必恭敬止的两次,就发生在山西省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一棵大槐树下(注:见洪洞县志)。明代初年,中原一带,战乱频繁,加上水旱二灾不断,致使中原大地,荒凉不堪,积骸成丘

  • 文章我們是從洪洞縣大槐樹底下來的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梁燦 出版时间:1981-04-25
    关键字: 洪洞县大槐树 移民 垦荒 史料记载

    二十六年八月初,我跟着娘逃难,自山西大同府奔应州,越雁门,抵崞县原平鎭,继之顺同蒲路而南下,路经洪洞县,车刚一到站,突然听到全列车上的人,喧嚷骚动起来,大家异口用声的说:「我们是从洪洞县大槐树底下来的人呀!这可眞是到了老家了!」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把头伸出车窗之外,用手揉着起了绉绞的泪眼,四处张望,不断的问着:「大…大……槐树在哪儿?啊!大槐树………」,声音颤抖,情緖显得颇为激动!有的说:「大槐树,不在车站附近,是看不见的!」,也有的说:「现在这棵是小

  • 文章洪洞三景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呂耀忠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洪洞三景 广胜寺 苏三监狱 古大槐树 游记

    金秋时节,在临汾周老师陪同下游览了广胜寺、苏三监狱、古大槐树处等名胜古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游广胜寺广胜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城东北三十五里的霍山南麓,创建于东汉建和元年(公元一四七年),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历代屡毁屡建,现在建筑为元、明时代所建。分上寺、下寺和水神庙三部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驱车沿着盘山公路直奔上寺。上寺依山傍水,掩映在浓郁的绿树丛中。步入寺中,一组宏巍的建筑群映入眼帘。主要建筑有弥陀殿、大雄宝殿、毗卢殿、韦陀殿等,但印象

  • 文章浅谈洪洞县大槐树明初移民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1期  作者:李鳳臣 出版时间:1995-01-31
    关键字: 洪洞移民 历史考究 槐树 名胜古迹

    洪洞县是山西省南部的一个名县,今天在《河北平津文献》上谈这个题目,似乎不大合适。可是,细究起来,山西洪洞和咱们河北平津,二者在民族血缘上,却有密不分的关系。因为,咱们河北很多人的祖先,是于明朝初年,从山西洪洞迁来的。笔者是河北省南宫县人,小时候,在家乡听族中长辈说:「咱李家的祖先,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村迁来的,到你们这一辈,已经是第十代了。」当时,年幼懵懂,对于这件事,既未深究,也没把这句话放在心上。几十年来,出门在外,结交了不少不同省籍、不同姓氏的人

  • 文章洪洞大槐树祭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羅強智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明初移民 洪洞大槐树 回乡祭祖

    古碑珑亭依经塔,尧地曩民徙天涯。水源木本溯大槐,炎黄子孙缅祖家。这是辛相云先生一首缅槐七言诗,明朝洪武永乐年间,是我国庞大的移民于中原,在历史上是组织有计划的一项重大决策。因为这次迁民对巩固明代的封建统治、恢复生产、发展经挤、振兴中原、开发边疆、文化交流,尤其将尧舜遗民勤俭纯朴之风,传播于中原,因此明朝洪洞大槐树处遣民这一历史事实,应充分肯定。据《洪洞县志》记载,明朝时这里是广济寺,为唐贞观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济济,香客来往不绝,自唐宋以还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