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校舍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南第一個幼稚園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趙同信 出版时间:1983-03-30
    关键字: 幼儿园 教师 幼儿 校舍

    記得是民國十二年,河南第一個幼稚園設立在開封北門街、北倉小學內,以前未聽說過幼稚園這個名稱,在北倉小學的前院,撥出約六間房屋,約百坪大小的地方,內裏也沒有草坪,並有一個圓形水池,做些小矮椅子,水池裏有五六隻小玩具小輪船,上機器可以發動航行。草坪傍邊用水泥舖約有二十坪大小的場地,有玩具小火車、汽車等雖能自動,却不能乘坐,喜的群兒圍觀喜笑。北倉小學校長,谷重輪先生,由北京聘來三位如花似玉的大家閨秀,聽說是北京幼稚師範畢業的專任老師。這三位美麗的老師,每天換上...

  • 文章福州的日本學校

    来源期刊:《闽聲》 第12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67-06-01
    关键字: 学校 校舍 本科 福州东瀛学校

    抗战之前,福州有两所日本人设立的学校。一所是专供留榕日本人子弟入学的「福州日本小学校」。它是明治四十三年(民前二年)间,由「日本居留民会」创立的。借台湾银行福州支店的房屋为校舍,初称「存爱小学校」。翌年改称「福州寻常小学校」。民国十年又改名「福州日本小学校」。并增设高等科。十二年在南台仓前山建筑校舍,始具规模,受台湾总督府的补助津贴。另外一所是台湾籍民子弟的敎育机关。初名「东瀛学堂」,设立于民前四年。至民国四年,「福州台湾公会」成立,遂改称「福州东瀛学校

  • 文章洪塘街

    来源期刊:《闽聲》 第13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金山塔 民谣 牲畜 校舍

    金山塔对岸便是洪塘街,此地虽小,传说很多,如本刊曾刊载过的翁正春,张都等故事,和许多民谣(如月光光照洪塘),都由此产生和作为题材。街中有两寺庙(奎光阁及眞人庙),于民国廿年以后,充为县立洪塘小学之校舍。驰名全国的「洪塘篦梳」的产地即在此。每年有一千万把篦梳,经街中二三十家业者之手输出,战前每把仅値三四十文。奎光阁附近有广濶的新型农场,达五华里左右,系由福州电灯公司的老板,俗称「电光刘」一家经营,应用科学及电气,饲养鸡、鸭、羊、猪等牲畜,惜抗战开始后,未能

  • 文章廣雅書院的教化與成就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6卷 第1期  作者:蘇雲峯 出版时间:1986-03-31
    关键字: 广雅书院 校舍规模 制度措施 创办背景 成就

    季课而无月课。至设于肇庆府的端溪书院,原为总督课士之所,现亦因督署迁移广州而规矩废弛,斋舍破漏失修,院生十之八九在外授徒为生,故每逢应课,大多借名虚卷,草草塞责[2],而掌院者也无整顿之决心。广东如此,广西亦就不难想像了。张之洞认为这种败象,若令其继续下去,后果堪忧,乃决心整顿,遂着手筹建广雅书院,以一新风气。广雅书院的宗旨,在鼓舞士人认眞读书,砥砺名节,关心时务,吸收新知,使能进为国家栋梁,退为社会中坚。张氏于「请颁广雅书院扁额折」中说,臣设立书院之擧

  • 文章國立四川大學史略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5期  出版时间:1973-01-01
    关键字: 四川大学 校史 教学环境 校舍 设施

    为首任校长,王氏于是年三月二日到校,整委会正式移交。廿四年八月,王校长辞职,中央简任任鸿隽先生继之,两公荜路蓝缕,奠定基础之功,均啧啧尚在人口。二十六年秋任校长辞职,校务由文学院院长张颐先生暂代,嗣中央鉴于本大学战时所居地位之重要,校长一席未便久悬,迺于二十七年冬简任程天放先生为校长。二十八年春,日机屡次袭蓉,本校为避免无谓牺牲,乃于四月间呈准敎部将文理法三院疏迁至峨眉。五月中程校长偕有关职员先赴峨眉视察,决定借用山麓谷各大寺院为校舍,校本部及文法两院设于伏虎寺

  • 文章東大在三台作者入學及師長簡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鄭佩高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东北大学 三台 校舍 学校生活 校史

    迁至三台,极受地方之欢迎,盖四川偏北向无大学之设,东北大学之迁来,正可提高当地文风,便利各县学子就学,兼可繁荣地方也。东北大学初迁至时仅利用旧潼川府府学为校舍,该府学座落城内东大街,北倚城垣,东隣草堂寺—寺系以因杜工部草堂旧址而建。西隣民居。房屋不过数十间,且多系木造,年久失修,均已破弊不堪,学校以经费艰绌,仅能稍作补苴,寒伧之相,以视沈阳之广濶堂皇面貌,诚不知相去几千百倍矣。玆不避词费,作简略之描绘。校门形制,向内作半圆形,两侧砖筑白色方门柱,木制门扇

  • 文章昌國中學憶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1期  作者:藹民 出版时间:1981-12-01
    关键字: 昌国中学 校舍 日本人 教师 翻译 奴化

    昌国中学是舟山于抗战沦陷时期,由伪定海县政府经营的一所中学,校舍即假原来私立舟山中学地址。我入学「昌中」,已在抗战末期,关于昌中何时成立?历任校长何人?校务内情如何?均不得而知。「昌中」学长在台者想必不少,敬请详予补正。笔者爰就记忆所及,敍述一些在学时的点点滴滴,聊供舟山旅台鄕长们茶余酒后谈助。民国卅二年夏,我自定海县立平政桥小学毕业投考昌国中学,当时报考者约二百余人,录取一百二十人,多为城衜子弟,海山及岙里来城求学者甚少。是年我十二岁。全校学生约三百

  • 文章中国时报系等单位认养 鱼池国小校舍破土兴建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80期  出版时间:2000-06-15
    关键字: 中国时报 校舍建设 鱼池小学 破土典礼 规划蓝图

    位于日月潭附近的南投县鱼池鄕鱼池国民小学,于去年「九二一」大地震时全毁,重建破土典礼于今年五月二十八日隆重举行。该校新校舍工程系由中国时报系、华邦电子公司、华新丽华公司等三单位认养,全部工程并由中国时报负责规划。破土典礼由李清阳校长主持,来宾除认养三单位代表外,有南投县副县长及立法委员、县议员等,典礼后并由社区妈妈、幼稚园、九族文化村及鱼池国小小朋友表演节目助兴。新校舍工程全部面积一一、七九〇平方公尺(不含景观),工程总预算八千三百四十八万余元。中国时报

  • 文章政治大學囘憶記略(上)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6期  作者:劉季洪  出版时间:1978-05-15
    关键字: 政治大学 东南大学 校舍 抗日战争

    此文係劉副院長季洪鄕長爲國立中央政治大學建校五十週年特刊所作,幷承送由本刊發表,特此誌謝。(編者)

  • 文章國立河南大學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姚從吾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河南大学 校史 抗日战争 行政组织 校舍

    疏散来台。嗣因改就台大文学院敎授,即未再任他职。河大敎授来台者先后约十余人,最后离开河大者为曾任训导长之杜新吾敎授。他是三十八年四月二十四日离开苏州河大,五月初方到台湾的。据杜先生说:当他离开苏州的第二天,传言太湖土匪(土共)即进入苏州了。三、校舍建置三十五年胜利复员后,河大开封校址约可分为三部。⑴大学本部,⑵南关分校,⑶市区鼓楼大街医学院附设之产科医院,及普通第二门诊部。三处扩建槪况,略述如左:㈠校本部 位于开封东北隅铁塔公园附近。前身为贡院,民国二年改设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