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庙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孔子之於武藝之探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11期  作者:任翔 出版时间:1994-11-10
    关键字: 孔子 文庙 武艺 《论语》

    九月二十八日教师节,为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二千五百四十五年诞辰纪念日。偶逢三五老友闲话谈及孔子而激起文武之辩,多认为孔子乃一文人;并擧以孔庙亦称文庙一事为证,理由似很充分,殊不知孔子不但博学于文,亦有超绝之武艺素养。关于孔子之于武艺之依据;我们只要略读论语,看看史记,及其他有关孔子之记裁,即可窥其全豹。孔子为古今之完人,其千古不朽伟大之人格与博学多能而称之为圣人,自非当时诸侯士大夫及一般民众所盲目崇拜。孔子生于战国时期,当时教育文武兼施;这在孔子傅授弟子以

  • 文章大陸東北行見聞散記(四)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5期  作者:謝修身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 沈阳 哈尔滨 名胜古迹 旅游景点 文庙 太阳岛

    国际机场搭乘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三六六一班机直飞哈尔滨市,它不但是黑龙江省省会,更是中国十大城市之一,它是一座工业城市,松花江似彩带蜿蜒流经市区北部,使它成为一座风光旖旎的大城市。文庙哈尔滨文庙(亦即孔庙),座落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和宣化街交叉点上的文庙街,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院内。据称建筑面积为五六七四平方米,虽然比不上山东、北京、四川沈阳等地的孔庙,但外貌宏伟壮观,是黑龙江省现存规模最完整的中国古典式建筑。文庙共有九殿、二室,前后分三进院落。前院宽广辽阔

  • 文章昌圖縣沿革及其山川勝跡(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1978-11-01
    关键字: 昌图县 历史沿革 古榆城 跑马城 文庙

    保衞淸代之发祥地。并于边墙各处要冲,筑有五里一墩,十里一台,故称墩台。即烽火台也。迄今多已破坏成为土丘矣。19.文庙(孔子庙)文庙亦称孔子庙,或称圣庙。位于县城东南隅,为同知张鼎镛创建于前淸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正门前照壁东西两侧,镶有下马碑各一座,上书满、汉两种文字,文曰:「满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入正门有甬路一条,经泮桥(下有月牙池日泮池),通过枢星门,即为内门,上书「大成门」三字,入内门即为大成殿。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牌位。后殿为孔子之家祠,即崇

  • 文章武威文庙灵星门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3期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武威文庙 灵星门 照片资料

    武威文庙始建于明正统四年(公元一四三九年),占地一万五千多平方公尺,庙内松柏参天,碑石林立,座座大殿雄伟,处处庭院幽静。其中大成殿、尊经阁、文昌祠、崇圣祠、名宦祠、鄕贤祠等古建筑均尙完好。现为武威市文物馆,人们仍种之为文庙

  • 文章懷念表兄馬立言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8期  作者:杜志儉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怀念表兄 马成德 避难平凉 文庙小学

    立言表兄是我表姑的儿子,家住城西南十六里马庄。(大约在石洼南边」)民国十三、四年时,曾在蒋单楼读私塾,后因父母感情不睦,乃随大表姑住城内东关外婆家,至文庙小学就读,毕业后考取私立徐州中学,与宋传忍交情甚笃。宋传忍就读苏州成烈体专后,约其共读,毕业后服务于本县。民国二十六年底,因日寇入侵,河北、山东均有战事。乃与好友丁逢源、孙大可等相约避难后方—甘肃省平凉。从此音讯断绝,直至抗战胜利后,始又相会于徐州。表兄大我六岁,第一次见面是在他的外婆家。二表姑自曹州

  • 文章富順風物瑣憶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6期  作者:易勁秋 出版时间:1980-09-30
    关键字: 富顺 文庙 西湖 钟秀山 镇江塔

    我的家鄕富顺是川南一个大县,沱江由北而南贯穿县境,县城位于沱江南岸,水东门、东门、南门、小南门都面临江渚。城内东南部份是商业区,西北部份是住宅和风景区。兹就记忆所及,略述城内及附郭的名胜古蹟,兼敍一些零星事物。一、文庙:富顺的文庙値得一提,因其建筑之宏伟、气象之壮丽,在全省各县市中极为罕见。它位于城内中央偏南地带,坐北朝南,数仞宫墙,巍然屹立在中正路的北边,正面对南门。据县志所载,初建于宋庆历四年,其后历代都有所修缮。淸道光十六年,知县邓仁堃劝谕改建

  • 文章小學生活回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1期  作者:杜尚樸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小学生活 求学回忆 文庙小学 伙食团 校园布置

    了。第二天老师听说了,就叫我们一一打手心,并加以敎训。民国廿年夏爸爸带我和六哥志圣去考高等学校,考了一个上午就结束了。过几天放榜了我和六哥都被录取了。这是文庙小学录取五年级最多的一次,近两百人,分成四班。依顺序是民有、民治、民享、三民。我被分到民享,六哥分到三民。我住到马立言表哥家,那时他已经读私立徐州中学了。我们这一届同学,年龄差距甚大,最大的已近二十岁了。听说已结婚的就有六、七位之多。我知道的民有的蔡敦信(他是渠敬永的姑丈,渠敬永也是我们这一届。)民治的周庆磐

  • 文章见「恩县文庙图」后有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劉昭晴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恩县文庙图》 见后有感 学术讨论 历史集萃

    山东文献第七卷四期「封底」、「封底裏」中,有恩县文庙、县署图,见及家鄕文物倍感亲切,不知那位鄕长提供资料?与早年所见县志刋载相符。据记忆所及,恩县县城系明代洪武二十六年修建(原名许官屯),至县城旧址则改名「旧城」,迄今仍然沿用,且为主要鄕鎭之一,抗战时,因县城沦陷,一度又成为「县城」。前见中华文化复兴月刋十五卷五期中,有高明士先生之「韩国孔庙、学校史蹟探访记」中提到「(韩国)成钧馆与鄕校的建筑……一是大成殿(均向南)位居最后,明伦堂在大成殿之前,一是明伦

  • 文章追念一個忠耿任事的老友——記德熙故友的點滴往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5期  作者:虔君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刘德熙 文庙小学 “常备队经理处长” 陈官庄 澎湖

    熙仍然在城内文庙小学任敎职。我们相见时常戏以「眼上有疤痕者」呼之。这些琐事,至今我仍然清晰的存储在我的记忆里。民国廿三年我毕业回县服务。是在鄕下一个完全小学里敎书。因为距城很近,周末假日,大半将时间都消磨在城里,和一些同学们见面聊天,或是接洽着公私事等等。当时道儒、德熙和立坤等都在文庙小学执敎。一个周末天,是我第一次到文庙去拜访他们,当天晚间在看完戏之后,就住宿在那儿。第二天的早餐,我们便在大礼堂后的东屋里,吃起饭来,由道儒在民生菜馆叫了一些菜。我们便

  • 文章敏達公的畫像和御碑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曉光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丰县博物馆 丰县中学 文庙小学 黄体润

    本年七月间,我夫妇同德步表弟搀扶著母亲,带着轮椅,去老家探亲。在县城招待所住了几天,看望亲人,寻访儿时游憩之地,感慨万千。一天,专到昔日的文庙小学,(胜利后的丰县中学)现在的丰县博物馆去巡礼,承主事者盛意,示以巨轴李敏达公画像,峨冠绣袍,容仪盛壮,面对一代伟人,不胜肃然,更何况是本县的先贤,族家的祖辈,于是起立致敬,并即摄影以垂念。惟画幅太长,壁间不能尽量展开,乃复承主事者热情,著二人攀立在高桌之上,将画像上下端空白处卷起,再以双手高举提起,方得开展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