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政体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個人與國家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6期  作者:浦薛鳳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国家 立法执法 民主政体

    旅居美國多年的政治學者浦薛鳳敎授,近應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邀請回國擧辦政治學講座,其精闢的立論與見解,受到廣大學術界的歡迎。他認爲:「政治一定有一定律,但不容易找,我對政治的五個觀點是:政治受政治人物、政治思想、政治現象、政治制度、政治勢力的影響。」這是他獨有的政治五定律,得到了許多人的共鳴。四月十日聯合報刋有他的「個人與國家」這篇文章,諸多創見,特予轉載於次,以供讀者參考。浦薛鳳是專治西洋政治思想史的敎授,造詣極深,抗戰期間代表政府出席聯合國會議,...

  • 文章权能区分与宪政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邵宗海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权能区分 建国大纲 宪政 政体

    权能区分」的理论是否为国父 孙中山先生所独创,学界是有不同的见解争议。但是「权能区分」的理论运用到中华民国的宪政体制,则是不争之事实。根据 国父在民权主义第五讲对「权能区分」的说法是:人民有权、政府有能。要权与能分开,人民对于政府的态度,才可以改变。如果权与能不分开,人民对于政府的态度,总是不能改变。这里所谓的态度,就是人民惧怕政府扩权进而反对政府有能的态度。当然,政府有能来创造人民福址,但另方面又有所节制不损害到人民的权益,当是人民所欢迎的。但是政府

  • 文章平衡行政和政治的發展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作者:江炳倫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行政体系 政治发展 政治文化

    自文艺复兴以降,欧洲各国政治发展的趋势,为建立主权统一的民族国家(Netion-state);而亚非各国近两百年来受西方势力冲击的结果,今天莫不戮力以赴者,也是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的要素很多,本文仅就建立统一有效的政府行政体系,建立可汇集民意需求的政治过程,以及培养一个同时具有国家认同感但又不违背世界潮流的政治文化三个面向,予以简要阐释。一、政府行政体系民族国家的理念础石,是每个国家都拥有至高无上且不可分割的主权(Sovereignty

  • 文章湖南省憲書後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4期  作者:趙恆惖  出版时间:1971-04-15
    关键字: 政体 省宪 法制基础 联省自治运动 书后

    古今政体,因时异同,盖法无常师,惟适者昌,理固然也。吾国之有省宪,始自湖南,虽成效未彰,要亦自治之先河,宪政之蒿矢。方之今日美国,州宪与国宪并行,统治增强,亦其明效。爰将创制之由,及其经过始末,撮要述之,俾世之留心政术者,有所考览焉。民初,袁氏毁法,天下纷纷,黎公去位,南北分裂,吾湘刘建藩等,兴师护法[1]西南响应。余时守制旧庐,迫于大义,权出督师,乃与刘君商御敌之策,幸军事大捷,湘境肃淸[2]然损害之巨,已难偻计。民七,敌复大举,派吴佩孚张敬尧张怀芝分

  • 文章五代十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黃仁宇 出版时间:1990-04-01
    关键字: 五代十国 契丹 藩镇 财政体制

    作主,不致因征歛而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为官僚制度一切由中央遥制只顾系统之完整,漠视各处实情之所不及。五代对这种军事财政体制,一方面给予承认,一方面也在逐渐加强中央的管制。唐朝中叶以后,常备兵以名称作番号,有如「威武军」、「长兴军」。五代时因袭这种办法,节度使管辖者为军,也各有指定的防区。于是全国构成几十个军管区。《五代会要》列举三十六个州改隶于各军节度使的经过,证实其整个组织,实系一个庞大的军政府。而枢密使的设置,则表示著中央集权的趋向。枢密使原为小官

  • 文章莊思緘風格峻整(八)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期  出版时间:1972-05-15
    关键字: 变更国体全国请愿联合会 叛国称帝 政体 共和 建国

    午夜旁皇,不知所措,非有乘时彻利之心,闻乱而喜色;亦非敢再试冒进,更误国政。所以哀恳于诸先生等之前者,亦不过为世乱思君子之意。贤者不出,大难终不可平。国之存亡,系于今日。海天西望,涕泪随倾,激切之情,不能自禁,诸希亮察为幸!」可见黄对他推重之至。」(此书原件存蕴宽处,后由庄甥蒙庄抄录发表。)在克强密函未到以前,蕴宽以共和建国,体制已定,杨度等何人,竟议及政体,即起纠弹。拥袁人士对这「庄都头」无不侧目。当时曾有一贺振雄者上书肃政厅略云:「为扰乱国政、亡灭中华

  • 文章召開關心國事座談會經過節略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4期  作者:張貞松/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宪法革新 国会改革 地方制度问题 宪政体制 和平统一

    一、讨论国是先作背景说明政府面对当前非常时期宪政体制问题及未来国家统一途径,李总统指派总统府资政蒋彦士先生筹备召开国是会议,引起社会普遍关切,本会文敎委员会感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拟邀集鄕贤擧行座谈会,案经本会理监事联席会议决议,定于四月二十二日假台北市信义路国际会议中心,邀请闽籍耆老专家学者,各同鄕会理事长曁本会评议委员、理监事召开「台北市福省同鄕会关心国事座谈会」,并拟订讨论题纲如下:壹、引言一、国是会议的属性;二、国是会议的中心议题。贰、建言一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