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4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是修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3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容忍 修养 感悟

    俗云:「得一时之气,省得百日之忧」。有时岂仅是「省得百日之忧」而且是「免贻千古之恨」,可见「之为贵,亦大矣哉」了。民间所熟知的「张公百」史实,张公艺「九代同居」、「百太和」首句:「人间和气福运开,家中吵闹便成灾」,证了和与至为可贵。人是群居的动物,所以第一是要和别人融洽地相处,这样才能生活愉快,也才会由此而得到别人的合作互助,使自己的前途,能够有好发展。「能自安」这句俗语是阐释容给人带来的好处,因为容绝不是消极,却是最了不起的积极行为。此

  • 文章浅谈是非、善恶、知足、能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黃石久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是非 善恶 知足 忍耐

    名利,不想外财致富,方可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的完人。若或是非不分,善恶无别,何以为人?二、知足常乐能自安「待足何时足?知足便足。」「知足」这一词的内涵伸缩很大。有人欲望极大,要高官厚禄,汽车洋房,锦衣玉食,妻妾成群呼奴唤仆,长命百岁,才够满足。这种奢望的要求,很少有人实现。纵能侥幸实现,他的作风行为,定会不择手段以求「满足」。这种「满足」,只能暂而不会久。定会受到社会人士怨声载道,反感日甚,最后被群起而攻之。不妨略举小例:清末丹阳知县王寅,到任后即

  • 文章古楼诗续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前人 出版时间:1969-01-02
    关键字: 古楼 诗作 评介

    古楼主剑丞先生诗。自谓始好束野。继喜宣城。论者亦皆云然。先生喜遇胡梓方诗有云。出示箧中诗。味涩如苦茶。众弃子独守。随分趋冷衙。誉我为圣俞。老树著姸花。我心比枯木。虽春不萌芽。何当约子去。还我江海涯。胡君圣俞之誉。先生固亦欣受之矣。石遗室诗话。载先生与杨韵谷论诗。先生谓唐宋诗人独有一梅圣俞。韵谷与争。龂龂不已。窃谓此先生专心学圣俞时言也。当其好东野也。必亦曰唐宋诗人惟一东野矣。学诗者始患不能广。继患不能专。李习之论文。尝言六经之辞。创意造言。皆不相师。故

  • 文章字箴言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84-03-30
    关键字: 忍耐 人生箴言 忍辱

    不可过于忧虑,只须辱待机。能化戾,谦以明心。可与天争时,可与地争利,不可与人争气。遇不如意事,须恬静耐以岁之,若有一毫怨尤之意,便生许多躁扰,不惟累心,亦且累事。耐可以培养浩然之正气。则心平气和精神舒泰。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不可不谨。与小人处,进德之资也,彼侮愈甚,我愈坚,于我奚损哉?诗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称赞中求谦虚,在快乐中求节制,在痛苦中来培养动心耐的力量。

  • 文章楼与百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历史建筑 处世原则 民间传说

    在大埔百侯十字巷的东边小巷子里,有一座建于清朝乾隆初年(一七三六~一七四〇年)的屋宇,名曰「百楼」。我童年时虽然在百楼一带游玩,却弄不清它的含义。一别家鄕几十年,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每当我再次回到家鄕并路过「百楼」时,总要停下来,再看看「百楼」三个大字,赞叹前辈人的智慧和教育后代的用心良苦。最近读到一首《百歌》,感到它正是「百楼」最好的注解,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百楼,是百侯杨姓十四世祖杨协强公所建。相传协强公年青时家境贫苦

  • 文章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8期  作者:楊前川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社会风气 时论社评

    发生争吵,竟至互殴,闹进警察派出所,何苦来哉?!更有甚者,现在政治人物为了个人利益,无所不用其极,把和谐的社会族群撕裂,因之好友、亲戚、兄弟姊妹因政治立场不同,竟至不相往来,何其不幸耶!笔者有鉴于有些老人,稍有不如意事,或妻儿不顺其意,就大发雷霆,这对身心健康有害,轻则生病,重则引发脑溢血,造成不可挽救之憾事。故特以前联供退警老前辈体认「」之修持,绝对不要任意动气,以保百年健康快乐,阿弥陀佛!(原刊《警声杂志月刊》99年2月254期)

  • 文章浅谈容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黃海洋  出版时间:1987-03-20
    关键字: 中国人 人性 容忍 典故

    潭市—黄海洋中国人讲人生是奋斗,西洋人讲人生是战斗。不管人生是奋斗或是战斗,这一人生的全程,不能被苦、难、险、恶所打倒,故能容能的修养功夫是缺一不可的。先谈能容,有容乃大,莫若天地,以其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故书经上说:「有容德乃大。」孔子一生讲「忠恕之道」,躬厚薄人,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但是,今天社会一般现象,似乎一切为利、利、利,惟利是图,这种现象的呈现,当与工业迅速成长有关,尤其是今天台湾的经济发展,一大堆的爆发户与敎育文化的比例不相称,形成

  • 文章論劉邦的氣質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明哲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豁达大度 而不露 朴素

    与常异,虬髯居末座,见之心死。」又记「精釆惊人,长揖而坐,神气淸朗,满座风生,顾盼炜如也,……一见惨然。」其光彩照射如是,风姿可谓美矣。然总觉格调不如刘邦高,吾尝思其故,盖即在一成套,一不成套也。李世民有文武之才,文有文一套,武有武一套,就文武之成套而论,刘邦似不及李世民,然刘之不成套,可见其挥洒自如,活力充沛,较之成套为尤高也。况李世民自李渊所承袭,刘邦则一人率几人起义,毫无凭借可言也。刘邦能超脱而不滞于物,能而不露,可以说是一位大勇的人物,以天资灵活

  • 文章古楼诗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熊公哲 出版时间:1969-01-02
    关键字: 古楼 诗作 序文

    三十五年。岁次丙戌。夏六月。公哲有事于庐山。寓居牯牛岭。吾鄕诗老新建夏吷庵先生登山遨游。亦寓居牯牛岭。解后相値。方逊淸光宣间。诗学大昌。湖南。则湘潭王湘绮。福建。则侯官陈石遗。螺江陈弢庵。江西。则义宁陈散原与吷庵先生。最称大家。大氐崇尙宋贤。独湘绮抗怀骚选盛唐。世变日亟。人事迁代。二十年间。凋落略尽。而先生岿然老寿。苍髯古貌。萧疏物外。犹得相与讲论于香炉瀑布之间。亲其謦欬。而稍以慰其瞻慕之诚。不可谓非幸遇矣。兹者嗣君承恪谋重刋遗著古楼诗续。及吷庵词于

  • 文章之心·鹦鹉之志——从胡适先生引述的一则寓言谈起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2期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胡适 鹦鹉 寓言 不忍之心

    日常读书,每次无意中可得一些小故事,颇有深义。如胡适先生在「人权论集小序」中引述的一则如下:周栎园《书影》里有一则很有意味的故事:昔有鹦鹉飞集陀山,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入水濡羽而洒之。天神曰:「尔虽有志气,何足云也?」对曰:「尝侨居是山,不见耳!」下面,胡先生记下他自己的感慨:「今日正是大火的时候,找们骨头烧成灰终究是中国人,实在不袖手旁观。我们明知小小翅膀上滴下的水点未必能救火,不过尽我们的一点微弱的力量。减少良心上一点讉责而已。」小小鹦鹉,祗因在

共40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