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建置沿革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初新安縣水陸交通道路之探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蕭國鈞 出版时间:1984-09-30
    关键字: 深圳历史 水陆交通 建置沿革 乡村分布

    广东省滨海的新安县,自从淸朝康熙间复界以后的社会发展状况[1],正好是上述社会发展趋向的说明,李文乃试图从新安县境内鄕间交通道路之探讨,以见本县在淸初时期社会发展之地域背景。二、新安县之建置沿革及其在清初之疆域范围新安县今称宝安县,因为民国以后政府整理全国地名,以河南省有新安县,乃将广东省之新安县一名废除,而复称其古名宝安,但是今日宝安县的范围,与古代的宝安县大不相同。古代之宝安,盖兼有淸代之新安、东莞、香山三县之地,其历代建置之沿革,嘉庆「新安县志」载

  • 文章附表一五华县建置沿革一览表(刘耀华)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19期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五华县 建置沿革 一览表 档案资料

  • 文章古豐建置考辯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6期  作者:白光華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丰县建置沿革 丰县志 沛丰邑中阳里人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丰县在祖国的版图上不过是蕞尔之地,却因诞生了汉高祖刘邦而名垂青史,蜚声中外。也正是树大招风之由,丰沛两县为攀刘邦之贵,皆称自己为正宗。沸沸扬扬千百年,各述力据。然刘邦毕竟只有一人,生地也只会有一处。孰为汉高故里,应该是能分辨清楚的。事实上,刘邦的籍贯究经属丰属沛,当今史学界已早有定论,无需再议,只是对丰县的建县时间和建置沿革仍有一些模糊认识。有些人在著书立说之时仍有沿用「沛县丰邑」、「沛县丰乡」、「沛县的属邑

  • 文章憶開建一年見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84-09-30
    关键字: 封开县 起程途中 建置沿革 唐朝状元 侯氏祖先

    一、前言抗戰八年,全國上下莫不茹苦含辛,始終如一,遵從 先總統蔣公(時任統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領導,拋頭顱,灑熱血,毫無退縮,卒使敵人深陷泥淖,不能自拔,焦躁發狂,作孤注一擲而發動太平洋戰爭。初雖小獲勝利(偸襲珍珠港),終在菲律賓、台灣二島,全部精粹海軍,被美軍毁滅,而其本島各重要地區,復遭受美軍大批飛機及空中堡壘猛烈轟炸,一切軍事設防,以及工業建設,亦被根本摧毁。而我大陸各地抗戰,則已形成總反攻形勢,尤以十萬知識靑年從軍,士氣高昂。最後,日本廣島及長崎...

  • 文章興化文獻叢譚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8期  作者:士希  出版时间:1969-12-30
    关键字: 建置沿革 地理沿革 交通水利 特产 语言文化

    自有船只驶入。其时九华、壶公二山,海水环抱,成一大湾,外连涵江、江口、笏石各地,皆海滨人交通所及。于时北者名曰洋,南者名曰壶山洋,九华山麓,有旧时泊船之地,种为澳柄,附澳之地亦各曰澳柄岭。至于仙游,山居之民,每掘地得蛎房壳及船板舵橹等物者,于在仙游县南十五里之鸣凤山尤数见。山巓之残樯断碇,不知何年停櫂(以上见仙游志)。近仙游东鄕各保,因掘井或凿池,屡有古代航海物之发见。是皆足为莆仙古代为海之佐证。建置沿革兴化莆仙两县,由于地理上之关系,置县较诸他郡为晚。考诸

  • 文章丰县历史建置沿革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作者:杜朝彬 張華光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丰县历史 建置沿革考证 台属联谊会 秦始皇 刘邦 张华光

    引言:豐縣「台屬聯誼會」會長杜朝彬先生囑余寫有關豐縣歷史、人物文稿。我們合作所寫《豐籍同盟會員的人和事》已在《豐縣文獻》第二十四期刊出。現又撰此文,兩篇文稿結合才構成一完整體系,再結合諸鄉長對抗戰軍興以來的回憶,當可窺吾豐歷史「全豹」,展現諸先烈爲推翻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創建共和政體並抵禦外侮而不屈不撓、前仆後繼的奮鬥精神。就全國來講,吾豐雖爲三等小縣而絕無後人!爲敘述方便,文中第一人稱仍爲張華光。豐縣歷史悠久。《舊通志.古諺》云:「先有徐州後有軒,惟有...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