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风味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乡风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1期  作者:東方白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家乡风味 乡土情怀 地方名产

    故鄕建德,位於富春江上游,鄰接杭州,僅一日路程。爲浙江省桐油集散中心地。在建德城東三里許,有嚴東關,來往商船輻輳。這裡有一家致中和釀製的五加皮酒,馳名南北。因爲水質特殊,及處方獨到,酒味馥郁醇和,色澤沉沉如琥珀,滿注酒杯而不溢,飮後齒舌留香,時生似甜非甜的口津,半日內可不渴不飮。如果酒後小睡片刻,醒後會覺得全身舒泰無比。今日思之,尤令人垂涎。惜致中和無一人在台,此一釀造方法,殆已成爲絕響。建德梅城三元芳春根店的乾菜燒餅味道特佳,是遠近如名,老少喜愛的。它...

  • 文章平生難忘家鄉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3期  作者:江生 出版时间:1980-03-06
    关键字: 家乡风味 冬腌菜 素鸡面筋

    今年我已七十七歲,生長在杭州。離鄕已卅五年。人生最大的問題是吃,最念念難忘的是家鄕味。先從冬天說起,頂愛吃而難忘的是「冬醃菜」爽口又味美,一上桌就會吃得盤光碗光,有多少就會吃多少,不吃光不肯完。尤其是近根處的頭三刀,內含菜心的先入口,最爽口最味美。冬醃菜是生吃的,也可和冬筍煮來吃。似乎不及生吃來得好,還有醬蘿蔔、腐乳、筍乾、黃瓜、生豆腐……等,都是生吃的,也最營養。我已踏入長壽期,當歸功于這些生吃的食物以及不烟不酒。是近年科學上所極力提倡的。而且冬醃菜又...

  • 文章漫談永嘉醬油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6期  作者:繆伯華 出版时间:1980-06-06
    关键字: 永嘉县 酱油鸭 家乡风味

    吾們中國人講究吃,是全世界聞名的,其製法有:生炒、淸蒸、酒漬、鹽醃、湯燉、火焙、煙燻、油煎、煱貼、籠蒸,以及糖拌、蜜餞、冰凍、醋溜等,五花八門,不一是足。單就烹飪鴨子一項而言,卽有南腔北調之分,其中最著名的是北平烤鴨與南京板鴨,以及其他各地的香酥鴨、紅燒鴨、淸燉鴨、鹹菜鴨、京東鴨、布袋鴨……等不勝枚擧,但很少有人知道永嘉的醬油鴨風味絕佳。醤油鴨是永嘉城內居民,過農曆年不可缺少的一項臘貨,南門外南斜橋底一帶有十餘戶人家,做臨時宰鴨生意,時間自古曆十一月初至...

  • 文章家鄕味——素十錦的做法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8期  作者:于寯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家乡风味 素十锦 制作方法

    第十七期「阜寧人」年刊編後語中,主編陳明鄉長說:「董豐鄉長希望,能有家鄉美味的做法,爲同鄉年青人居家宴客之用。筆者家庭世代相傳,講究穿吃,現在就把吃的玩意兒提供一樣給鄉長試試。還記得在「阜寧人」第十四期筆者有一篇談中國人吃的方法之多,眞是無所不吃,允爲世界之冠。現在介紹第一道菜,叫素十錦(家鄉話叫十香菜)。材料:黃豆芽、醬小黃瓜、乾絲、芹菜、五香豆腐乾、紅蘿蔔、草菇、乾香菇、木耳、鹹青江菜、冬筍、金針菜乾、芫荽、蔥、薑、味精、鹽、沙拉油、糖等。做法:黃豆...

  • 文章海州筒子糕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5期  作者:陸原 出版时间:1977-11-10
    关键字: 海州筒子糕 用料作法 家乡风味

    看到臺北近年來,由幾家食品公司所推出的花筒形冰淇淋,不由得就使他鄕遊子,想起海洲城內洪學院前東西大街上福記筒子米糕來。因爲這兩種一冷一熱的食品形像太相似了。筒子糕,是用上好無錫大米,洗淨後晒乾磨成粉做成的。做法:是將米粉洒上水拌成半濕狀粉團,之後,把粉團分成鷄蛋大小塊,塡入個用細竹方片編成的蒸具中,其狀像蝦籠,內有固定紗布,高約十二公分,直徑有五、六公分,上大下略小,然後放在爐子上特製的蒸壺上的蒸糟上,壺中水是經常沸的,因之蒸具放上去之後,不兩三分鐘,一...

  • 文章漫談寧波菜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期  作者:老饕 出版时间:1967-12-01
    关键字: 地方美食 菜谱 家乡风味 白汁元菜

    從穿着可以看出不同的風度,從烹調也能鑑別出不同的性格。寧波菜隨着足迹遍四海的寧波人聞名於世。寧波菜正如寧波人一樣極富有個性和地方色彩,精當、爽利、有口頭,吃過的人不論其來自何處,無不讚不絕口。寧波遍地產筍。筍不僅是中國名菜中必不可缺的一樣菜料,而且是不需用任何菜料相配的獨立成家的名菜。衆所週知的寧波罐頭油燜筍,可說是無遠弗屆,名氣之大勝過魚肉。本文介紹的則是另幾種別具風味的寧波家常名菜。冰糖元菜卽紅燒甲魚,是寧波館子最名貴的菜餚。取料以內河肥嫩紫烏背、白...

  • 文章山東人在台灣賣饅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張林森  出版时间:2000-06-20
    关键字: 吕仰山 山东馒头店 门庭若市 怀念家乡风味

    呂仰山先生,現年七十五,山東兗州府人,台灣妻子已亡故,育有四子女,均學業、事業有成。先生早年隨蔣經國的「靑年救國軍」來台,亦是流亡學生。來台後未久,離部隊到船上工作,從北方師傅中習得山東麵點手藝。民國六十八年,自船上下來,那時年已五十五的他,在高雄師範大學北邊的「同慶路」上,租到建於民國四十年、屬陸軍衛武營部隊的「實踐五村」的一間小偏室,開設了一家名「山東饅頭店」的北方麵點舖,專門製作及販售山東饅頭、山東槓子頭、山東爐包、山東豆沙包、山東肉包、山東韭菜盒...

  • 文章家鄕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玄洲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家乡风味 白菜蒸鸡 小豆腐 黑窝窝 咖啡饼

    在我們家鄕十里方圓內,過年有缺少不了的幾道菜,離家已三十多年了,想起來不免饞涎欲滴。現在也用這枝秃筆,記述下來,以饗老鄕們的口慾。㈠大白菜蒸鷄:材料—大火鷄一隻,大白菜兩顆,蔴油兩大匙,醬油四湯匙,鹽二小匙,葱四五棵,薑四五片,花椒七八粒,茴香五六棵,花椒及茴香用紗布包好。做法—將鷄洗淨,瀝乾水份,切成八大塊,浸入醬油、麻油鹽的混合液中,拌匀,然後將大白菜,老的部份,一葉一葉,舖在電鍋內鍋中,鷄塊,置於中間,葱薑,花椒包一齊放入,再將白菜全部覆蓋在上,使...

  • 文章家鄕味三不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心遠 出版时间:1979-04-25
    关键字: 三不沾 天津菜 地方菜 家乡风味

    昔日在天津,有一道很有趣的甜菜,名爲「三不黏」,而這種三不黏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是說,吃起來唇不黏、齒不黏、舌不黏;第二種是說,生吃此菜時的用具上,盤不黏、匙不黏、筷不黏;第三種則是說在烹製過程中與吃的時候鍋不黏、勺不黏、箸不黏。這一道甜菜,用三五個鷄蛋。鷄蛋是純用蛋黃,餘下的蛋白可留作別用。光把蛋黃打散,然後另用一個小碗,大約用二三羮匙白糖,稍稍用一二小匙開水泡溶,如不馬上卽溶,也可用竹筷來把它調溶。待這糖水溶開了,而且冷却了,慢慢兒慢慢兒的倒入蛋液中,...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