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界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鑄軍鄉長逝世周年日本醫界專文紀念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6期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王铸军 温州同乡会 日本医学界纪念

    本會資深會員王鑄迪女士兄長王鑄軍,畢業日本北海道札幌醫科大學,又取得札幌醫大皮膚科博士學位,其後赴英國牛津大學取得皮膚科博士學位,成了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應蔣公和夫人宋美齡女士之邀返台服務。任台北榮民總醫院皮膚科部主任,陽明大學教授。又任亞州皮膚會會長,著有《皮膚科》等書籍,他除是蔣總統夫人御醫外,對台烏腳病研究頗深,退休後赴日本,又兼北京大學客座教授,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因病逝於日本東京。今年他逝世週年其母校札幌醫大刊文紀念這位傑出中國留學生校友。

  • 文章古璽文字印聯選出版後記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4期  作者:林劍丹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古玺文字 文字学界 文字研究

    来,随着地下出土文字资料的骤增,文字学界在战国文字研究领域成果频出,多种有关工具书相继问世,为我们更好掌握战国文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这样,又使我想起介堪先生那时所说的话,萌发了对战国文字,尤其是其中最具艺术价值的三晋古玺文字书法艺术的浓厚兴趣。日揣夜摩,一往情深。经几年积累,觉得很有加以小结回顾的必要,于是就有了书写篆刻这本古玺文字联和印章的想法。创作是从去年底开始的。联语除自己撰写的以外,还采用选联和集联的方法。因为前人有些联语和诗句不仅在艺术上,就是思想

  • 文章孙大总统对学界大演讲(民国十年在广州教育会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周康燮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孙中山 学界演讲 档案资料 《国父讲词遗帜勾沉》

    孫大總統在省敎育會,召集廣州巿中等以上學校敎職員學生擧行宣傳大講演,到會者千餘人,中多莘莘學子,於秩序極爲整肅,令人起敎,二時搖鈴開會,先由汪會長宣布開會理由,略謂第五次全國敎育會聯合會,改正敎育宗旨爲養成健全人格,發揮共和精神,故現在敎育家欲達敎育宗旨發揮共和精神,不可不于敎育設施上,有所硏究,今日幸孫先生到本會演說,使廣州巿敎育界人員,得親聽手造共和之人,講演關于敎育事項,實無上之盛會,想各位今日必定以硏究的態度,領受孫先生之演講,說畢,卽介紹孫先生...

  • 文章四川革命書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9期  作者:相如 出版时间:1972-07-01
    关键字: 同盟会 革命运动 群雄割据 学界 治蜀苛政

    择其富者,指为邻,一切费用,皆令其出,数十里外,皆可报,故曰飞邻。毫不相知,而倾家破产者甚多。)写笼二门等之虐刑,(窎笼每年毙死,合全川计之,不下七八千。二门则陈锡鬯所创,非牢非狱,而闭于一室,暑日熏蒸,坐立相挤,死者无算。而狱毙者,则更不可计矣。)泸州永宁之蹂躏学界,(泸州州某无故笞留学生。永宁李某,无故擒学堂总办李维汉。)方旭之受贿,(近日蜀考优贡二十一名,旭为提学使,每人索贿一千余金,共得贿二万余。)已为惨痛之至。而近日周善培之束缚自由,凡十五人以上

  • 文章林其元博士揚名世界

    来源期刊:《闽聲》 第20期  出版时间:1968-04-15
    关键字: 林其元 科学界 林伯鉴 博士学位

    本刋讯】原籍本县之林其元博士,近在美国发表其硏究论文「电子磁感应」,曾轰动世界科学界,并已有八十九个国家,索取详细资料,极表重视,为吾国学人争光不少。林其元博士现年卅岁(未婚)为林森县同鄕会常务理事林伯鉴律师长公子,台湾大学肄业中,即赴美留学。苦心硏读,在美一连获得化工学士,并三个硕士学位,二个博士学位,现任GSF高级硏究员。间林博士以聘约关系,羁留美国,将于明年休假时抽空返国省亲。

  • 文章愛國之心始於愛鄕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5期  出版时间:2005-12-30
    关键字: 爱国 常州 清代学界 文物之邦 爱乡心

    爱国之心始于爱鄕,发扬爱鄕心,各地地方教育均订列鄕土教材,以常州人而愿闻常州经学、文学、艺术之历史,正是爱鄕心的一种表现。常州素称文物之邦,有清一代,人才特盛,龚自珍有「常州高才篇」,起首有「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之句。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亦称「清朝常州人才,甲于天下」。可见常州人才之盛,于清代学界早有公论。事实上我常州人在清朝近三百年之中(尤在乾嘉时期),不论在经学上、文学上、艺术上,不但人才杰出,而且常能独树一帜,名震全国,领导当时,影响后代

  • 文章和唐君毅氏的因緣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8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8-09-30
    关键字: 唐君毅 四川文献社 李鸿材 安那其主义 学界

    境界和生命体验,自是超人一等。比起他来,我自己虽是「人生哲学」的硏读者,但知有道德尙未能力行实践,则其为人当不足取。再说,李鸿材留南京时,我还托他在中央大学图书馆代抄过一篇「人与本能」(某英文杂志上的)的论文。以后,我们又在东京见面多次。但他不久囘四川,不知怎样就病死,民国二十一年我曾在重庆「巴岛日报」副刋写过「李鸿材之死」一文,惜原稿早已遗失。这些年来,唐君毅已成知名之士,为哲学界重鎭。据姚蒸民兄说:唐氏在中央大学毕业前后,已学贯中西,无所不通,遂有「土博士」之称

  • 文章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新考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王堯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刘邦籍贯研究 历史资料凭证 学界观点介绍 作者观点分析

    關於漢開國皇帝劉邦的籍貫問題,盡管《史記·高祖本紀第八》(以下稱《高祖本紀》有「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的記載,但至今諸家注說仍存在著較明顯的差異。筆者考究諸書,不揣冒昧,略陳管見如次。關於劉邦的籍貫,歸納起來有兩說。一說:沛縣人。見一九八〇年版《辭海》。持此說者還有如下兩種具體提法:⑴沛縣豐邑人;⑵沛縣豐鄉人。其根據是將《史記》、《漢書》中「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中的「沛」理解爲秦時泗水郡之「沛縣」,「豐邑」自然應爲其鄉。亦有學者將「劉邦邦徼時避秦厭氣逃出豐...

  • 文章悼亡弟和仁逝世三週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7期  作者:虞舜 出版时间:1975-07-30
    关键字: 虞和仁 新闻界 法令月刊 学界公开园地 广州街中心诊所

    谋复兴,臻国家于富强康乐之境也。自弟故后,余仍致力于法令月刊,故主编最高法院赵故检察长韵逸曾语余曰:「你要办好一本杂志,必须有好文章」,三年来除充实其内容外,每期必刊出靑年学者及海外归国学人之作品,各方反映,均认本刊富有朝气,可配合时代,为法学界之公开园地,陶希圣先生为本刊撰「夏虫语冰录」,已历十六年,从未间断,漫长岁月,在人生过程中,作者与编者之相处,有如斯之久,殊不寻常。仁弟,汝安息乎!余有生之日,定将法令月刊继续出版,日进有功。且立志将其发行于大陆

  • 文章有生命的文學作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程石泉  出版时间:1981-12-01
    关键字: 文学创作 真善美的价值 战后文学界 民族精神 时代责任感

    文學創作無論其爲小說、詩歌、戲劇、散文,應是個人精神活動中崇高的表現,民族文化中的精彩絕艷。一位宅心忠厚的作家運用他的情理交融的神思、語言文字的技巧、追求眞、善、美高度綜合與統一的實現。同時那位文學家又離不開他所屬的民族和所處的時代。如此文學乃屬有血、有淚、有骨、有肉、有靈魂。文學作家無不以其個人生活經驗爲藍本,運用其飛躍的想像能力,構築故事情節,加以彩色藻繪,創造出他的文學作品。從表面上看來,文學作品似乎並不一定要牽涉到時代與環境。但是文學家天生的熱愛...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