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姑娘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川康民歌選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9期  作者:許牧野選輯 出版时间:1972-07-01
    关键字: 民谣 泸州姑娘 守空房

    泸州姑娘——流传宜宾一带一根扁担颤悠悠,挑担白米下泸州;泸州爱我好白米,我爱泸州好姑娘。有钱买得三五个,无钱买得眼泪流;眼泪流在石板上,石板开花我回头。妈妈不要愁——流传成都一带巴狗巴狗你看家,我在后园种红花;一种红花未种了,双双媒婆到我家。我问媒婆来做啥?来给小女说婆家。小女本是年纪小,带不得钥匙,管不得家。妈妈妈妈你别愁,婆家修到转角楼,热了请你高楼坐,冷了请你火边头。妹相思——流传泸县一带妹相思,不作风流到几时?只见风吹花落地,那见风吹花上枝!妹

  • 文章请门臼姑娘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期  作者:鳳子  出版时间:1971-03-20
    关键字: 元宵节 请三姑娘 请门臼姑娘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故鄕有一种风俗叫「请门臼姑娘」也叫「请三姑娘」的事,这完全是太太,小姐和女孩子们的事,参加的全体是女性,男人不论老少一律不许与问的,她们在元宵节晚上,叫男人统统走开,关上大门,在门角落裏把一只畚箕覆在地上,由两个六、七岁还不懂事的小女孩子,在两边把畚箕的口扶起,前面点着香烛,烧过纸钱,磕过了三个头,就跪在地上,向着畚箕问:「三姑娘!我家今年财运好吗?」,小女孩扶起的畚箕口像点头似的顚动几下,表示好的。又问:「三姑娘!我个人今年

  • 文章姚母李太夫人行述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姚先侃 姚先偁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姚母 李太夫人 翰林四姑娘

    先母氏李讳幼仙,世居陕西省三原县之东里堡,东里堡李家系唐李衞公嫡裔,姓氏显赫,名宦代有,外家所居府邸,被称为「翰林院」名噪遐迩,誉满全邑,先母生而聪颕,赋性温良,受宗风之董陶,承家学之续緖,熟娴诗礼,躬备四德。年稍长时,又为关中大儒朱佛光亲作启蒙,诲廸所加,才智益广,恒为亲朋与闾里所赞誉,咸呼其「翰林四姑娘」而不名,更于斯时奠立其坚贞不拔,通情达变之志节,及归先父承厚公,贤德益彰。因余家世以忠孝相守,耕读相传,勤俭为习,谦让为风,且先父不喜名利,崇尙淡泊

  • 文章姚母李太夫人八秩壽序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高景亮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姚母李太夫人 翰林院四姑娘 民航局

    延家学之续緖,熟娴诗礼、躬备四德。年稍长,复启蒙于关中大儒朱佛光门下,亲受诲迪,才智益广。识者咸呼为「翰林院四姑娘」良非虚誉,实有所本也。日后持操于通情达变;固节于坚贞不拔,诚厚植于斯时。及归同邑世家姚公承厚,佳偶天成,相敬如宾,公性不喜名利,惟以淡泊自甘,专事于耕读之中;陶情于唱随之乐,幸得贤助,殊感慰怀。而太夫人入门伊始,事翁姑以孝,处妯娌以和,驭僮仆以宽,一庭之内,雍容和睦。至若友爱亲朋,和协隣里,时闻济贫䘏困之擧;迭有截发延宾之行,恒为鄕人德之。且

  • 文章返鄕謅得竹枝二闕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0期  作者:爲林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凉粉 扒糕 枣糕 红姑娘 山楂

    而成。(即香港所云之仙查)其色略似玫瑰红;稍加糖、芡;酸甜爽口。江米即糯米,用亟粘之江米铺成,并夹以枣泥、豆沙,及去核之小枣;全部约十公分厚,切片而卖,红白相间,层次分明,极具色、香、味的诱惑。啖而唱曰:汉乡桥畔一贪饕,乍见金糕与枣糕,为慰乡思动食指,琼膏滋味胜香醪。三、红姑娘志载徐一夔元故宫记云「棕毛殿前有野果,名红姑娘;外垂绛囊,中含赤子如珠,甜酸可食,盈盈绕砌,与翠草同芳。」因忆儿时,要得零钱,多买「红姑娘」而食。小贩反转绛囊,用秫楷杆三五一排,绑而

  • 文章花山崖画和花山姑娘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陳汶彬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 花山崖画 花山姑娘 瑶族习俗

    几千年前壮族曾于此处生活过的佐证。贝丘遗址发现的器皿,是属于新石器时代,长约六公尺,宽有三公尺,面积占十八平方公尺,挖掘出来的地层堆积物,坦露螺狮、贝壳和碎陶片,之后又出土过石斧、粗陶等石器,表示曾有人在此生活过。从宁明县坐引擎小船,沿着明江走约五十分钟,没有到崖画所在地之前,先可到达花山民族山寨。山寨里住的汉、壮、苗、瑶、侗等族人准备了一箩筐的节目来迎接嘉宾,其中就数「抱新娘」最让游客乐开怀。「抱新娘」节目源自于瑶族的婚恋习俗,瑶族姑娘到了成年时,就搬到二层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5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1967-02-01
    关键字: 方言 谚语 地方风俗 把酒姑娘

    把酒姑娘「把酒姑娘」,顾名思义,非靑楼侑酒的妓女,即酒家执壶的酒女,可是本文所写则否,那末是什么身份呢?乃待字闺中千金小姐是也。在五六十年以前,家鄕缙绅之家,结婚之日,有一种把酒的仪式,增加热閙气氛。演出者须邀请,素有经验,容貌昳丽之少女担任。当彩舆临门,新人交拜天地祖先尊长之后,夜酒开始,在中堂另备筵席一桌,款待新娘,名曰「待筵酒」,由四位或六位小姐陪席,坐定后,「把酒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珠光宝气,手捧银盘,中置银壶,从中堂门外,徐徐擧步入内,乐队

  • 文章新年遊樂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79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9-03-01
    关键字: 捉迷藏 请七姑娘 新春旧俗 打麻将 特色赌博

    是小孩子玩的,在广西湖南,则大人们亦玩干子宝,输赢很大。妇女方面:除了打纸牌外,在正月里,喜欢请七姑娘。按古籍所载,正月十五为紫姑诞神,赛紫姑一事,于诗词中屡屡见之。或谓即系厕神。川俗,妇女于正月请七姑娘以卜休咎,是否即紫姑,不敢断言。请七姑娘,须夜静时于后花园等处,由少数人密秘为之。先以桃木枝扎成拱手人形,上身加净榖草,面部覆以小饭瓢,再糊白纸,画眉目鼻嘴,再着一件淸洁女衫。把两条櫈子叠起,一人执七姑娘一边小腿,主请者焚香点烛,化钱纸,奠水饭,唸请七姑娘咒语

  • 文章新年「请姑娘」的占卜游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楊士采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春节 风土习俗 姑娘 占卜游戏 学者观点

    和烦闷的情绪驱散得乾乾净净。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年也是为了松驰人们一年的劳累与紧张的情绪。旧时在海州,特别是在东海县的南部和灌云县,过年除了上述种种趣施,还有一项特别逗人的活动,就是「请姑娘」。「请姑娘」并非请人,而是女人们办的一种类似「扶乩」的占卜游戏,一般在正月初头喜庆气氛甚浓的日子里举行。「请姑娘」有着很好笑的思想内涵:由于「处处有神灵」,所以人们认为平时那些养不活的小猫小狗,死后被当作垃圾扫到路边、村边或扫进粪塘(农村各户堆积粪便与垃圾处)也有灵气;既有

  • 文章沭陽縣鄕村新年風俗回憶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姜紹眞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地方民俗 姑娘 土地庙 春节

    沭阳县每到新年正月初二后鄕村每庄女孩齐聚同乐,大的十七、八岁小的十三、四岁,商议请姑娘,问本身同家中长者休卜杂事,用帚地大竹帚在扫头插上几朵纸花,披上妇女包头巾,由一个小女孩拖着帚柄,后面女孩拿着香纸到本庄土地庙前,焚香祷告念念有词说:「一碗盐二碗盐我请姑娘过新年,一碗卤二碗卤我请姑娘过初五」,把扫帚在土地庙前拖了两圈回家用烧柴劈开两半枝由两小女孩在两头拿着,请问姑娘,如我家平安今年有喜庆请将竹枝高起,如不好请两边湾起,问完了把竹帚拖回土地庙送回姑娘了事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