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奉军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奉军二次入关(一)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顧耕野 出版时间:1979-11-01
    关键字: 奉军 奉直大战 二次入关 皖系

    而兵饷照发不误,民国八年起,直至北政府倒台,各机关欠薪已成定律,发薪反成意外,十二三年更甚,李大权在握,集军发与不发,这就在他一句话,各师官兵待饷殷如望岁,只要发饷,七折八扣,外加红包,均所甘愿,于是李处长财运亨通,注定了以后杀身横祸。那时冯玉祥也是属于直系部,同样受李尅扣,所以十三年冯倒曹吴,捉到李彦靑,问都不问,立即枪决,此是后话。再说奉直关系,奉军既因军纪不好,为北京当局所不满,张吴间亦有两雄不并立之势,吴总认张不是正牌军人,张看吴「秀才比武」,也

  • 文章北伐胜奉军河南大灾荒(续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北伐 战胜奉军 大灾荒 战争实况

    奉军既退走黄河以北,武汉政府重大压力方去。前此谭延关、孙科、陈独秀、瞿秋白等政要,私人间偶谈当前敌情,每为奉军兵力强大,装备精良,它吸取了吴佩孚、孙传芳败于革命军的经验,不免忧心忡忡,只怕唐生智、张发奎此去,不易求胜。试想,若奉军破武胜关,长驱而下,武汉兵力空虚,难于阻挡,那中国现代史,岂不要改写了?张学良在郑州退走时,留下一封信,交商会转给革命军,说自己是打败了。他对革命军的俘虏很优待。希望革命军对奉军俘虏,也同样优待。中国的事正是难说,我们将来都会

  • 文章北伐胜奉军 河南大灾荒(续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2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北伐 战胜奉军 大灾荒 战争实况

    思,也了然自己未免太热心过份,捞过界了。就不再提仍要组先遣队的话。打仗是生死相关的事,它没有什么神来之笔。尽管兵学大家高唱「战争艺术」,却并非你指挥官、大将军们,拿根粗红蓝色带,任意在兵要地图上,豪情万丈,潇洒自如的那么几条线,就决定了攻防部署的。针对当面敌情,经过高级会议决定,北伐军战略指挥是,大军分左、中、右三路北进。主力在中、右路。右路经汝南,上蔡进攻开封。开封为奉军与鲁军联络的要区。中路军沿京汉路北进,进攻郑州。郑州为河南枢纽,奉军在河南的根据地

  • 文章張蘅若先生與劍老書(遺件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趙牖文 出版时间:1980-05-01
    关键字: 奉直之战 东北政坛 内幕资料 派系之分 奉军入关

    以中校参谋任督军署参谋长兼奉军副司令部参谋长,常驻北京。郭公由广东回北京,见秦(二人师大四期同学)颇淡漠,致郭夫人常说秦伯秋势力眼,盖即指此时而言也。八年春夏之交,张老将任东三省巡阅使,筹办东三省讲武堂。郭公以兵工厂厂长陶励靑之推毂,任中校敎官,敎少帅战术,极被赏识,是为郭公与张结合之始。此时尙无派系之分。待十年夏郭任兼八旅旅长,初露头角,所有八旅编制独创一格,中下级军官佐,全用正式学校出身,是为郭公开始改革东北军之始,「谓之新派」。民国十一年春二月间

  • 文章北伐胜奉军河南大灾荒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3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北伐实况 大胜奉军 河南闹灾

    此系拙著「一九二七悲情史话」九章之一。一九二七前后几年,中国大动荡的时代,政治、军事、社会、经济,莫不具有极大的变数,关系著后此历史的发展。一九二七春,奉军进关,直扑豫南,武汉震动。五月、上蔡、临颍二大战役,革命军全胜。中原灾荒空前。本文陈述了许多近代史册不及叙述的事象,如像: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先遣队,四月间,在敌前的遂平县城,仅仅三天时间筹办,出刊了石印的「遂平革命日报」,时为中国报业史空前绝后之事。黄埔一期毕业的蒋先云,共党份子,曾在湖南安源作矿工

  • 文章北伐胜奉军河南大灾荒(续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4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2003-10-01
    关键字: 北伐 战胜奉军 河南灾荒 战争实况

    驻马店便有不少洋行设立的蛋厂,蒐购鸡蛋,制为蛋粉,集中运往上海出口)还有这些辩护士住宅,北洋军队乖乖的,一丝不敢侵犯。不道这一九二七年初夏,河南大大的变天了。革命军反其道而行之,他对老百姓,亲爱和平,一丝也不敢侵犯。却偏要进驻到教堂、教会医院、教会学校里,逞快其潜在的敌意。只是,态度是很和平,绝不盛气凌人。识者,那深于了解社会生活与群众心态的君子人,当时竟有一种论断,革命军这么样爱国家、爱百姓,打压「洋大人」的作为,乃是这年春夏间战胜奉军的精神因素之一。这种

  • 文章奉军与海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奉军 进驻 海州 往事追忆 人物回忆

    辽宁省在清末叫奉天省,张作霖的老家就是奉天,所以他的部下,人们惯称「奉军」。民国五年(公元一九一六年),张作霖被正式任命为奉天督军,尽管后来成为东三省巡阅使。可人们称他的部下为奉军一直没有改,它的活动范围就是东北三省;即人们常说的关外。我们海州地区—即今天的连云港一带,很少看到他们的踪迹。我们《连云港军事志》上就看不到有关奉军的记载。其实奉军确确实实在海州城里驻扎过。可惜记得的人都已作古。我有幸看到我的三伯父张石溪公的生前日记残篇,知其一二,今就敎于

  • 文章奉军二次入关(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顧耕野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奉军 奉直战争 二次入关 张氏父子 东北军

    奉直第一次战争,张、吴对阵,历时两月,直军获胜。平汉线上,长辛店上演拉锯战,双方进入与退出,达九次之多,这一决定性的战斗,奉方战死师长梁朝栋,重伤邹芬,旅团长伤亡十余人,京津奉军残部都被缴械,送到天津,军官不分大小各发现洋廿元,派船送囘来东北老家,京奉线上溃兵恢复本行,劫掠在所不免。五月十日,徐总统下令将蒙疆经略使东三省巡阅使等职一并裁撤,调吴俊升为奉天督军,冯德麟为黒龙江督军,袁金铠为奉天省长,其余仍旧。张虽然战败,他在东北十余年,根深蒂固,吴俊升是他

  • 文章第一次直奉戰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3期  作者:鐵軍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军阀 直奉战争 战争纪实 张作霖 辛亥革命 奉军战败

    一、奉军首领张作霖崛起东北张作霖崛起于东三省,以东北王自居,因对关内政治情势所知无多,本无问鼎之心。因直系冯国璋以副总统之身分继黎元洪为总统后,皖系感到不满,想推倒冯而由段祺瑞取而代之。直系曹锟、吴佩孚对段祺瑞亦不满之情形日渐显露,最后演化成直皖战争。段褀瑞一向对徐树铮言听计从,视为不可或缺的人物。尤其徐树铮掌握了边防军(原为准备参加欧战的参战军,欧战结束乃改为边防军),和国会中的安福系,所以自信能击败直系。开战之前,为求有必胜之把握,徐树铮密请巨商王祝

  • 文章歐戰勝利後之東北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顧耕野 出版时间:1979-05-01
    关键字: 欧战 奉军 第一次入关 国际联盟 欧战胜利

    的,对于苏联特别适用,因为苏联是不遵守国际法的国家,张作霖对苏俄亦所谓因人而施,无往不宜矣。奉军第一次入关民国九年,北方军阀开始内战,由于皖系首领段琪瑞与直系首领曹锟积有意见,段氏智囊徐树铮(号又铮),于学生五四运动,主张用铁腕对付,经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力争不得,次日蔡元培不辞而去,在北京晨报上,登小启事,曰:「杀君马者道旁儿」,「吾倦矣,吾欲小休!」政府才知蔡先生走了,于是被捕学生即予释放,也没有采取「斩立决」。徐是段的军事负责人,吴佩孚是曹锟军事首领,不免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