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外婆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的女兒小蓉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3期  作者:李秀英 出版时间:2016-02-01
    关键字: 小蓉 结婚 外婆 爸爸

    一个月后,妳有1900公克了,虽然还很瘦小,但一切正常健康,医生认为妳可以回家了,我们当然高兴,但妳爸感觉妳瘦小得不敢帮妳洗澡。妳外婆一再表示她要带妳这个外孙女,但我认为外婆已七十多了,不忍让她带妳这个小丫头。但我跟妳爸要上班,白天不能带妳,只好接受宏舅妈推荐的一位邻居太太做妳的保姆,谁又知这位太太竟然在替妳洗澡时,不小心热水烫到妳嫩嫩的前胸,虽不严重,但我立刻抱回暂将妳托给宏舅妈,这时外婆再也忍不住了,坚持要接手照顾妳。我不得已,只好把妳交给外婆。感谢外婆

  • 文章漫漫小路(二)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19期  作者:劉敏坤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湘乡 幼年 外婆 往事 追忆

    故鄕湘鄕虞塘周围的那一条条漫漫小路,总在我的眼前忽隐忽现;尤其是从我家去外婆家的那条小路和小路上的一切,就更是人事分明、情景交融、历历在目了。我家去外婆家要经过枫树塘、小塘坳,穿过山壁冲,爬过整整一座名叫长茅仑的大山,进入云居GDI内再经灵官庙、月塘口,才能到达外婆家大头冲。这一路眞是要转过九湾,越过十沟。那路边上,有的是一坵接一坵的梯田;有的是两旁杉枞直立,篇箕遍地,毛栗丛生;有的是顺山脚而流的石底清泉小河。而那河水里常藏着丰富的小鱼虾,一块蚊帐布缝个

  • 文章外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薛同大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外婆桥 乡音乡情 思乡情

    儿时常去外婆桥,外公外婆喜迎笑。长大远离外婆桥,梦中时见外婆笑。多年再探外婆桥,不见婆公不见桥。如今我早成外公,心里梦里念婆桥。

  • 文章外婆

    来源期刊:《浦東》 第23期  作者:戴天 出版时间:1981-01-15
    关键字: 童年回忆 外婆家 阿姨姐夫坟 思乡

    外婆家,吃死不肯罢,只剩一个神主牌,还要拿囘去当树柴。」前面一段话,是故鄕流行的俗语,意思是,外婆个个喜爱外孙,外婆家的一草一木,只要外孙喜欢,决不吝啬!我的外婆,比别人家又有些不同,原因我母亲是独生女,我父亲有兄弟二人,排行第二,外婆常说,我母亲是被我祖父骗走的,当两家攀亲的时候,我祖父答应以我父亲入赘,可是结了婚,我父亲不肯,生米既已煑成熟饭,反悔也没有用,协调结果,我父亲挑起两家香火。就因为这样,我们和外婆家虽是两个家,实际上,就是一家,相距六里

  • 文章海一样的胸襟——外婆一百冥诞追思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8期  作者:張其進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怀念外婆 百岁冥诞 看海梦想

    阜宁 张其进记述我外婆出生于清末阜宁县城内李大巷,后迁至阜宁西乡薛荡村落户,一生命运多舛,但有乐观,豁达的秉性,乐善好施,有人饥已饥,人溺己溺的慈悲心,宽大为怀,以德报怨的胸襟,为后人树立了推已及人做人处世之典范。举一、二事例如后:当我记事的时候起,外婆已七十多岁高龄了,但是身体很硬朗,她生在那个封建时代,家教严谨,妇女没有地位,她虽个子长得很高,却裹成一双三吋金莲小脚。直到乘鹤西归时都没有名字,以姓氏代之。一辈子过着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平淡的生活。由于

  • 文章外婆家去看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32期  作者:杜台元  出版时间:2004-10-25
    关键字: 外婆 护法运动 长沟别墅 商品博览会 对联

    幼小时常听妈妈讲,老家在常州,曾祖父朱稚竹追随国父中山先生革命,两度在北京任国会议员,并参加广州护法革命。晩年隐居林下,在北直街择地造屋,建有厅屋及二层楼房各一座,屋后为花园,其中以玉带河相隔,自架木桥相通,前园种有桂花、玉兰,腊梅和紫荆,后园造有亭子间,四周种满桃、梅和竹,河边则种以垂柳,环境优雅宁静,邑人进士谢霈题其门额为「长沟别墅」。我想外婆家多好啊!眞想回去看看。前年,我随武进同鄕会社团参加在常州举办的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商品博览会,得有机会到外婆

  • 文章我的成長過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0期  作者:蕭掌玉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萧掌玉 外婆 客家话 理想大学 联考 新闻系

    政大新闻系二年级 萧掌玉略带寒意的十一月,我降生在风城—新竹,从此沐浴在民风纯朴的环境里,度过温馨快乐的岁月。我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自然倍受欢迎和疼爱,而我又是女孩,因此父亲取名为掌玉,有掌中之玉的含义。自我了解父母取名的「典故」后,我就一直非常喜爱这个名字。虽然叫起来不顺口,但它代表父母对我的关爱和企盼,他们希望自己的女儿经过一番琢磨、历练后,不仅品德高洁,而且具高深学识,为社会国家提供服务回报。感激外婆的照顾记得父母当时都在交通大学上班,我们住在交大

  • 文章也谈奔牛(我的外婆家)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5期  作者:卜國光  出版时间:2007-01-31
    关键字: 回忆 童年 外婆家 家长里短 亲友事迹

    想起小时候,最喜跟着我娘坐在小船上到奔牛舅婆家去玩,后来进了小学,在书本上读到「摇摇摇,摇郅外婆桥……」。才知道这舅婆家,就是外婆家。前在本刊读到奔牛这名称的由来,是一只老年吃了仙草,在奔跑中拉出来的粪便,居然变成了黄金,于是就把这传说当作地名,听来十分新奇,因此也引起了我思念舅婆家各种悲欢离合的往事,我的舅公名恽伯和世居西夏墅家道富有,舅公和舅婆结婚时,嫁粧中送来了一件「白衣」,害他没有考上秀才,使他抱恨终身,这话是听我娘说的。君主时代的读书人第一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