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复兴中华共返回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孙中山先生与中华民族复兴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2期  作者:林家有  出版时间:2005-04-30
    关键字: 孙中山 三民主义 复兴中华 思想发展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中华民族遇到东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为了救亡图存中国产生了强大的民族主义潮流,在爱国救亡的呼唤中,一批仁人志士开始探索民族复兴的办法和路向。各种主张和实践都为中国的进步积累了经验。孙中山在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和承继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创造的三民主义思想是指导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思想武器。孙中山复兴中华的步骤分为三步,开始是从事革命救国,振兴中华;辛亥后转为实业救国,复兴中国经济;晚年发展为反对帝国主义支持军阀分割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

  • 文章不忘在莒的血戰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0期  作者:李鳳鳴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莒城之战 第五十九军 复兴中华 毋忘在莒 抗日战争

    历史上的小城,由齐复国而成名。「毋忘在莒」警惕的深意,常在脑海中萦回!面对当前时局的诡谲扰攘,追述这场血战,期能增进我们「复兴中华」的理想和热望。

  • 文章乡邦的文献工作即是复兴中华文化工作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期  作者:徐復觀  出版时间:1968-04-10
    关键字: 复兴中华文化

    万武樵先生来教,谓「湖北文献」将出中华文化复兴专号,要我写篇文章;谨略抒鄙见,以答万先生厚意。五七、三、七志复兴中华文化的意义,非只一端。保持对自己民族的记忆,由此以激发、凝集大家的意志,规整、策励大家努力的方向,这在今天来说,应当是许多意义中的重大意义之一。保持对自己民族记忆的方法,也非只一端。发扬鄕邦的文献,彰显鄕邦的山川人物,由此以使大家的精神,通过鄕土之爱而与祖国的山河大地,发生特别亲切的关连;这对我们流亡海外的人来说,应当是许多方法中的重要方法

  • 文章复兴文化的根本工作——读史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期  作者:錢納水  出版时间:1968-04-10
    关键字: 复兴中华文化 读史

    应该复兴中国文化,这无须我来再谈。如何复兴中国文化,已有许多学者发表高见,并有负责机关在实际推行现在只说我个人的管见。一个中心工作,一个根本工作,一个人人当今可实行的工作,而这便是好好读中国历史。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于历史之中。一个民族的文化,表现于多方面,但他的主流,也就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历史与文化是中华民族全部活动之纵横二面,静动二面。所以历史与文化,不仅是不可分离的槪念,有时且是可以互用的槪念。一个时代的文化,就构成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是生生不已

  • 文章中华文化复兴颂(寒韵)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1期  作者:唐右泉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中华文化复兴 诗歌赞颂

    中华文化复兴篇,改革过程三十年;二战废垆全重建,国防科技庆排前。观今民宅尽楼宇,足食丰衣皆美颜;四纵四横战略道,提纲絜领设施严。飞航潜海卫疆土,经济繁荣工业添;文学创新传播广,太空发展太空天。书刊译著信通雅,国际交流益世言;文化生活原一件,认真积极永居先。

  • 文章讚佩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0期  作者:加拿大 李銘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李发强 中华复兴 两岸统一 诗词

    一)赞李发强学长宏论篇篇立论著说牍篇篇,上下求索探古今。欲穷极目三千界,饱学不倦万卷书。豪情曾立青春誓,有我中国长巍峨。老骥伏枥今许愿,更倡王道兴社稷。注:李学长学生时代曾立誓曰:「有我在不许中国亡!有我在谁敢亡中国!」(二)赞李学长发强 陈女士玲美 伉俪志昭日月为复兴并肩奋斗,倡和平一对璧人。为国事热心无限,乡梓情一片摰诚。促统一献赤子心,摇旗提灯照前程。夫唱妇随排头兵,志昭日月天地神。

  • 文章六十學畫自述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8期  作者:羅博平 出版时间:1981-12-30
    关键字: 学习国画 国画要领 复兴中华文化

    国内外报章杂志画刊,经常刊登拙作,广为传扬,使能与社会人士,艺坛先进接触,实深感幸。如书画月刊,靑年人半月刊,中国书画、读友画刊、爱国画刊、中兴画刊、联合画刊、观光画刊、东南画刊、世界影艺、时事摄影等。日报如中央日报、中华日报、新生报、联合报、新闻报、靑年战士报、大众日报等,或登载图片,或传播消息,多方鼓励盛情可感,民国五十九年三月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曁国立历史博物馆擧行第一届全国书画展览会,余以墨竹一幅入选,参加展出一月。六十年十月台湾全省公务人员书画

  • 文章复兴中华文化基本纲要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5期  作者:趙恆惖  出版时间:1971-08-15
    关键字: 中华文化 本质特性 文化复兴 基本问题研究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绝世,举废国,扶顚持危,厚往而薄来,以互助互享,共存共荣,及民胞物与,天下一家,万国一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之世界大同主义的大同文化。举此二大端,以槪中华文化之所长,即可知不但可救西方科学与物质文明泛滥之穷,幷免人于物化机械化之弊!且可挽西方哲学家所主张物竞天择,优胜劣败,弱肉强食等偏激思想之病。由此,吾人可预言「中华文化」在不远之未来,将发扬光大而成为一种「世界文化」,可断言也。二 复兴中华文化之基本原则我 总统蒋公高瞻远瞩,洞烛几先,早曾以「整理文化遗产

  • 文章掀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再推进之高潮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2期  作者:謝衍泰 出版时间:1979-06-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文化复兴 礼义 中庸 思想文化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要求生活适宜,工作顺遂,应对允当,期使人人在食、衣、住、行、育、乐六大生活需要上,均能获得圆满之解决,今天,吾人于致力于文化复兴运动,以及今后之推进、工作,即是先总统蒋公四十五年前所提倡「新生活运动」以及国父手创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革命之再推动,再提倡,盖以二位圣者所创导之运动、主义、其本旨同在发扬中华固有道德、复兴中华固有文化耳。所谓中庸;其精义在于和谐与均衡,亦即中正平和、平实通达之义。要求人人在生活上获得安和,在心

  • 文章实践孔圣思想复兴中华文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9期  作者:錢紹偉 出版时间:1981-09-06
    关键字: 孔子思想复兴 中华文化 三民主义

    的。因此,他的思想构成了新旧时代间的一座桥梁。如果中国能毅然决然地踏上这座桥梁,那将是中国复兴的康庄大道。(语见戴季陶著「孙文主义的哲学基础」德译本的序文中)六、以复兴中华文化为天职统一中国我们都知道,在过去若干年以前,在中国大陆的**伪政权铳治之下,打倒孔子的运动,弄得越来越猖狂了。虽然目前似乎上述运动稍有缓和下去的现象;但是**处心积虑要将中华文化连根铲除,因而也不得不先把孔子思想彻底毁灭掉不可。相反地,自由中国的学人,在最近二三十年中,对于孔孟思想的兴趣

共31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