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仁義其敎之本乎,先王以是繼道德而興樂者也。禮其皇極之門乎,聖人所以嚮明而節天下也。二、言政而不及化,是天下無禮也;言聲而不及雅,是天下無樂也;言文而不及理,是天下無文也。王道從何而興乎?王道之駁久矣,禮樂可以不正乎?大義之蕪甚矣,詩書可以不續乎?汪按:王文中子感於隋代禮壞樂崩,道喪文敝,故深憂之,續書以存漢晉之實,續詩以辯六代之俗,修元經以斷南北之疑,讚易道以申先師之旨,正禮樂以旌後王之失。王陽明説:「文中子續六經未可盡非,以為聖人復起,不能易也」。...
-
禮樂是公衆道德,和人性發育的基本,也就是古人所謂「仁近於樂、義近於禮」的政敎之原。——戰地政務和政工的方針與要領樂是什麼?樂就是節,唯其節奏和諧乃成其音樂高美,而樂之節奏與禮之節度,就其意義與作用而言,實在是一個東西,所以我們要知禮一定要知樂,要尙禮一定要重樂!——新生活運動之中心準則純正高尙的音樂,可以陶冶性情,敦厚風化,慰藉哀怨,激揚志氣,使一般人的精神有所歸宿調劑,而消除種種禍亂於無形,更能使整個社會煥發生機,漸漸向上發揚,其有助於政敎的實施與革命...
-
真正的友誼有如健康,不到失去時不知其可貴。
-
論治事△人類謀幸福,替造化表功能。個人的成就在此,人生的責任亦在此。△利己之事,可以做,可以不做,則勿做。利人之事,可以做,可以不做,則做。(以上錄自閻伯川先生百年誕辰紀念「道範流長」)論立志△凡立志救國者,當爲同胞謀萬世之幸福,卽不能計一身一時之毁譽,方可貫徹我目的,否則遇挫卽退,勞怨不任,乃永無達到福國利民之目的,豈不辜負自己乎。(錄自「陳英士先生文集」)△耻不若人,是上進的動力,迎頭趕上,是上進的捷徑。△自強不息,是成事之母。不能自強不息的人,應從...
-
十七、中者立法之本,信者行法之要。法者,因天理,順人情,而為之防範禁制也。當以公平正大之心,制其輕重之宜,不可因一時之喜怒而立法。若然,則不得其平者多矣。十八、立法之初,貴乎參酌事情,必輕重得宜,而可行無弊者,則播告之。旣立之後,謹守勿失,信如四時,堅如金石。十九、處事最當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天下事,緩則得,忙則失,先賢謂天下甚事不因忙後錯了,此言當熟思。二十、處事當詳審安重,為之以艱難,斷之以果決,事了卽當若無事者,不可以處得其當而有...
-
原德汪敬輯一、予每呼此心曰:「主人翁在室否?」至夕必自省曰:「一日所為之事合理否?」予每夜就枕,必思一日所行之事,所行合理,則怡然安寢,或有不合,卽輾轉不能寐,思有以更其失,又慮始勤而終怠也,因筆錄以自警。二、不善之端,豈待應物而後見耶?如靜中一念之刻,卽非仁;一念之貪,卽非義;一念之慢,卽非禮;一念之詐,卽非智,此君子貴乎慎獨也。三、每日所行之事,必體認其某事為仁,某事為義,某事為禮,某事為智,庶幾久則見道分明。省察之功,不可一時或怠,詩曰!「夙夜匪懈...
-
最近,內政部林部長感於今日社會「價値觀念是非標準的混淆」,呼籲民意代表導正問政方向,要求公務人員堅守「法」的立場,共同來「做好心理建設」,「導正民心世俗」。廣義而言,民意代表亦是「服公務」人員,服公務人員大家都同時一方面爲民衆服務,一方面爲國家辦事。如何建立正確的「服公務」觀念,筆者想起曾文正公三句話,相信可作爲我們思想行爲的指針。文正公說:「報國之道,總求實浮於名,勞浮於賞,才浮於事。」這三句話,我們可以從消極積極兩方面探討其意義。消極方面:公務人員,...
-
一、修身修身就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也就是致知格物的基礎!不能修身,決不能治國平天下,也決不能致知格物!一個人一定注重德性的修養,使良知不昧,無所愧怍。我們要修身,必需內心與外表都能整齊純潔,養成整齊純一的心志,光明磊落的人格,與整飭純正的生活。我們要卓絕自拔於流俗汚穢之中,達成「兼善天下」的事業,就全靠我們自己來訓練自己!自己來修養,來鍛鍊自己!聖人也不過是普普通通的一個正人,一個人要成爲聖人,並沒有什麼稀奇,就是他能知道做人的道理而身體力行之,其思想言...
-
我郡馮夢華之道德文章,及其生平事跡,已由陳雲昭先生作詳細之報吿,(見本刋新一期)本人茲僅就其立言方面,略加補充,先生云,明哲保身四字。世之偷生害義者,皆以此藉口,不知詩曰,旣明且哲,以保其身,下即繼之曰,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此明哲保身之實事也,知幾見幾四字,世之趨利避害者,多以此藉口,不知易曰,知幾其神乎,下即繼之曰,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凟,其知幾乎,非惜身保己之謂也。全受全歸四字;世之苟且偷安者,皆以此藉口,不知記曰,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下即繼之...
-
我們祇有在內心存着天理本然之善,而無外誘之私,更不為威武所屈,私慾所蔽,旣不偏於悲觀而失望,也不偏於樂觀而放佚,止定靜安,泰然自得,這就是未發之中,乃是存養省察的「存」的工夫所由致之,亦就是修身立業之大本。祇有內心能棄舊更新的人,才能產生新的精神、新的生活、和新的力量,知道何者為善,何者為惡,並進而能抱定從善的決心,發揮去惡的力量。一個有哲學修養的人,不論遇到任何困難的環境,決不灰心喪志。當其失敗的時候,一定以「打脫牙齒和血呑」的精神,獨立自强,勵志雪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