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鄱湖遺韻》編者序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董晉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鄱阳遗韵》 中华诗词 历史文化遗产 陶渊明 出版

    状物,形逼神似,更在《妙香斋诗钞》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还有人评徐灼的诗「音外有音,味外有味,置诸晚唐集中,几莫能辨。一冯天问在上海更是诗名天下,遐迩咸钦。吴楚英于景德鎭武坛文苑,驰骋自如,成为一代典范。为了节约篇幅,他们的诗例免予列举,读者自味即知。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我们绝不能采取虚无主义态度,重犯历史过失。在编辑《鄱湖遗韵》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如果听任这些历史文化明珠在反复经历红羊浩劫之后幸存下来仍然风流云散,淹没无闻,不去抢救,我们就要成为历史

  • 文章夢繞雲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楊建峰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山西大同 历史沿革 历代发展状况 历史文化遗产

    的云岗石窟、九龙壁、悬空寺、应县木塔、善化寺、华严寺等,不仅规模宏大。且艺术极为精湛,华严寺、善化寺的辽塑完全可与唐塑媲美,九龙壁较之北京北海的九龙壁,不仅大而且年代久远。木塔和悬空寺在建筑艺术和审美价值方面评价在海内外得到公认,且作为孤例为世人所崇,至于云岗石窟则更不待说。在其开凿并形成规模近百年后,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始建龙门石窟。目前这两座石窟都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云岗石窟第五窟释迦牟尼坐像高十七米宽十六米,是石像最大的一座。二〇〇二年初夏的一个早晨

  • 文章一加一不等於二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4期  作者:潘霦  出版时间:2004-12-25
    关键字: 西北地区 开发状况 旅行所见 交通条件 历史文化遗产

    中國大陸於二〇〇〇年一月啓動開發大西北,中外傳媒不少報導,但語焉不詳,未見事景之述,可說只聞其聲,未見其事。西北地域遼闊,人口稀少,且無水無電,缺乏動力,開發建設,何其艱困,難免心存懸疑。此次藉絲路旅遊,潛心觀察,始略窺端倪,且覺開發一年績效已著。今後必將締造豐碩成果,爲廣大西北闢一新天地。這趟旅遊是隨旅遊團走三大絲路中天山南緣,世稱河西走廊的中部道路。爲求詳覽沿途景點,捨飛機、火車,而就緩速之汽車。啓程由台北飛西安,再飛蘭州,此兩地人多熟諳,此文不贅。...

  • 文章冀公唐封平遙縣修城開河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冀家琳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冀唐封 平遥县 修筑城墙 平遥的城墙 历史文化遗产

    裁拆,平遥的县城因当时平遥经济发展较慢,而被保留成为仅存的几座古城墙之一,最著名被保留的几座城墙如西安城墙、荆州城墙、规模都不及平遥城墙宏大,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六日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平遥的城墙从古代防御外敌的建筑改变为历史文化遗产,它将会随着时代变迁永久留存在人间,这是历届修筑城墙的人所想不到的事情,他们的劳绩将永留人间,平遥城墙依照龟型设计,古时龟代表长寿,如今应验了此一设计的寓意。先曾祖父冀公唐封在修筑城墙工程完工后,一再强调

  • 文章山西方志源遠流長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張仲偉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山西方志 《五台县志》 《泽州图记》 《山西通志》 历史文化遗产

    营治村志》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村鎭方志著作。山西方志是山西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硏究山西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必不可少的珍贵资料。近代以来,山西频仍的战乱和反复的政治运动,给山西方志的编篡、保存及流传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大量珍贵的方志文本流散、湮灭在了历史的尘雾中。时过境迁,即便是民国时期山西最著名的地方文献收藏大家——张籁先生,其所藏极罕见的清顺治《云中郡志》也早已流出省外,现藏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与文献珍本的竞相追逐形成极大反差的,则是作为善本的地方

  • 文章願河南安陽洹水商都永恆光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安阳历史 世界文化遗产 考古研究

    摘要安阳洹水中游,二十世纪由甲骨证实,为商代后期首都,且长达二百余年,西元二〇〇六,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追溯洹河之水,当时必甚丰沛,两岸船只来往定甚频繁,向东到海,往南至河,水运亦当发达,至今又活泼起来。愿以后配合商朝服饰、音乐、美术、武艺、舟车、体育,以企业方式开发,定可如宋之清明上河图,永恒光明照耀于世界。一洹水史地考:甲骨文——《殷契粹编》一〇六·一,有「东洹」。《库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辞》一〇九,有「西洹」。《殷垆文字甲编》一〇六一,有「洹水

  • 文章「千年古县——长子」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牛向明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山西长子县 历史底蕴 世界文化遗产

    长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千年古县」,文化遗产。「千年古县」评选是由国家民政部,中国地名标准化委员会发起,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察评选后列入世界的文化遗产。「千年古县」是指距今千年以上且一直沿用建制县及县以上古行政区的名称,而且文化底蕰深厚、县名一直沿用至今未曾改变过;这种「千年古县」的名字,将被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长子县」是山西省首家申报并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的「千年古县」文化遗产。长子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 文章滄桑運鹽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5卷 第1~4期  作者:吳成芳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盐仓古城 运盐河 历史资料 文化遗产 名胜古迹

    本地区的盐得以销往外地,促进了上下游的经济交流,给沿岸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也给出海口地区带来了进步与繁荣。古游水因盐而兴旺,因水而繁盛。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它永驻在人们的记忆里。缘由还得从头说起:相传公元前二八〇〇年,黄海岸边的州海边,住着一个原始部落叫夙沙氏初作煮海为盐,后人称作煮海为盐之「鼻祖」,尊崇为「盐宗」。当时的赣榆县那边海岸靠近青州海域,原始先民也纷纷效仿用海水煮盐,他们逐渐学会用海盐来交换商品,改善

  • 文章珍贵的文化遗产手稿本 百泉书院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9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1987-09-30
    关键字: 文化遗产手稿本 百泉书院志 学术资料 历史资料

    百泉书院志,全集,共三卷,六册。淸代孙用正撰,乾隆十三年著者手稿家藏本。现珍藏于台北南港,中央硏究院历史语言硏究所傅斯年图书馆收藏之善本书。用正原名用祯,字以宁,号缄斋,辉县人。八岁能属文,十二岁能作诗,康熙丙子科擧人,于雍正年避讳改名用正(淸世宗,讳胤祯,祯以正代),署禹州、许州学正,许州府敎授。父洤,字静紫,号担峰,康熙进士,官中翰,邃于理学,以扶持名敎为己任,有担峰诗文集,唐诗通等著作。祖父望雅,字君孚,读书以尊闻行知为务,喜怒不形,涵养纯密,卒年

  • 文章五臺山牌樓文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周祝英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五台山 牌楼文化 历史渊源 具体介绍 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悠久,形式多样,艺术精湛,内涵丰富,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牌楼作为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遍及于鄕村闹市、园林名胜、陵墓祠堂、庙宇寺观和街衢道路。这些古朴凝重、庄严肃穆、雄伟壮观、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绚丽华美的牌楼,构成了一幅瑰丽多姿、蔚为壮观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人文景观。一、牌楼的历史渊源牌楼的起源很早,它从产生到成熟至兴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牌楼源于春秋时代的衡门,它的雏形为两根柱子上架一根横木。我国从春秋战国到唐代,城市都采用里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