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传播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土史話 徽州碼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李德生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徽州码 记账规矩 历史传播 名称由来 民间传说

    代名词;二是记数符号出现后,由于传出的主地点因素,就称徽州码。肉码字的称谓,则是在近年发现这种记数符号用在肉上划数而依现象称呼的,在用文字表达时更便于使用需要而设立的名称。今后,这种记数符号随着专家、文字学者、史学工作者认真深入地研究,定会得出可靠的结论来,还它真实的历史面目,给它一个应有的准确历史价值地位。

  • 文章福建傳入臺灣的神道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9期  作者:陳香 出版时间:1983-11-01
    关键字: 神道 历史考究 文化传播

    台灣是個求神拜佛最盛的地方,而除供奉釋道等偶像外,又都神化了自己的祖先來拜祀。閩人到此旣早又多,所以其信奉的亦以閩省一般之所信奉者爲多,蓋亦淵源有自,不忘本也。「福建文獻」前曾刋有陳香所著「福建傳入臺灣的神道」一文,覆按事實,深入硏究,堪於一讀,上期本刋已就原文前段轉載,玆續刋完下段於次。

  • 文章溫州人 受摩尼教之影響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3期  作者:紹結  出版时间:2014-06-01
    关键字: 温州 摩尼教 迁居历史 宗教传播

    文、利普特文、粟特文、回鹘文、希腊文、阿拉伯文、大夏文及汉文等文字,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对各地文化,生活及历史均有主导性之影响,虽然后来遇到了欧州基督教会之反抗及迫害,但对西亚五—六世纪人民反对贵族运动产生直接性影响。尤其在七—九世纪摩尼教的信仰造成伊斯兰教传播的重要障碍,他们在中亚形成了独立教团,一度是回鹘民族的国教,而在我国摩尼教徒,在历代亦造成影响数次的农民起义运动。二、许地山先生在半世纪前发表的:「摩尼之二宗三际论」,述明二宗:谓光明和黑暗,即善与

  • 文章明代海州佛教寺院概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朱炳旭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 摩崖造像 佛教传播 寺庙建设 历史沿革 宗教发展

    民物康富,财用饶足,故相率而为之也。今寺观日废,固不足惜,但以见民力之薄,不暇为此也,岂不惜哉?」张峰的论述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写照,也是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由盛而衰的历史见证。从明代海州佛教寺院的建设情况,我们可以反观明朝社会经济演变的历史足迹。明朝开国之初,百废俱兴,遭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也得到恢复,在此基础上,海州地区大量的唐宋佛教寺院得以修复。而正统以后,明朝走上衰落的道路,海州地区的佛教寺院也随之冷落下来,可见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很差,人民生活陷入

  • 文章对当下文化发展的启示秦腔的历史兴衰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2、83期  作者:陳彦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秦腔传播历史 清朝“花雅之争” 发展低谷 再度复兴 兴衰启示

    ,被列入文化强省的第一品牌。近年不断致力于以「文化惠民工程」的方式购买秦腔演出,服务大众,并以低票会推动秦腔市场发育,鼓励剧团以多演出促非遗保护,是新时期值得探究的秦腔发展方略。无论怎样,秦腔和更多的民族戏曲艺术,都是有数百年生命的老人,已经经见过不少世事,也就更应该以一个历史老人的淡定情怀应对沧桑巨变,即不「讳疾忌医」,抱残守缺,也别见医就投,以至于过度治疗而死。更别眼馋时尚艺术的「灯红酒绿」与随物赋形,金钱固然是好东西,但对于一位文化「长者」的千年标高与

  • 文章吃「醋」的由來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王真一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醋”文化 历史考证 晋商传播 酿醋过程 民间故事

    醋,古字作酢,(學梁錄)中記有:「……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其中醋是酸性,是調味中不可或缺的佐料,有句順口溜:「釀酒釀成醋,罈罈酸」。醋歸納於酒類,和酒一樣釀造時也是藉「麴」促使原料發酵,也是講究年份的。醋是何人?何時硏發出來的?已無從考,然據史書上的記載:「遠在二千四百多年前山西晉陽(今太原)即普遍設有醋坊」。足證醋的發源地是在山西,當時所釀製的醋都是尖酸味的白醋。太原醋業老字號「美和居」則稱:他們遠在西元一千三百多年前廠坊...

  • 文章客家人遷徙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客家人 迁徙历史 文化传播 石壁村

    迁徙、移民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一个主要渠道,没有大迁徙的移民,就没有今天的中华民族繁衍于五湖四海,也没有客家民系孕育于闽粤赣形成和发展再出洋播衍世界五大洲,而根系中原。汉族因逃避灾难,谋永生存不断地由北方向南迁移;在成千上万里的迁徙过程中,源源不断传向四方;客家先民在迁徙的历史交错中有六次大迁徙,客家民系就是一个不断迁徙中动态方式形成的。客家大师罗香林认为,客属民系自晋以来,历经至五次大迁徙;后来不少学者考证,在秦汉两朝分别有南迁移民,加上罗香林大师认为

  • 文章从两岸佛教看江西和台湾的历史渊源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7期  作者:況興國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两岸关系 佛教文化 历史渊源 佛家发展史 台湾传播

    曹洞宗、杨岐宗,还是净土宗,都是在江西创立的,而且是以江西为中心,向闽、粤两省、乃至向全国辐射的,可以说江西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二、佛敎向台湾的传播大陆佛教向台湾的传播,是随着大陆向台湾的移民开始的,它的传衍发展,又是和台湾的沧桑变化分不开的。大致分为二个阶段:㈠封建时代向台湾的传播封建时代的传播主要始于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佛教渐受重视,其子郑经尤为虔信,发展较快。清初,闽、粤僧侣赴台更多,寺院渐次兴起,较著名的有开元寺、弥陀寺等,而且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