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中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旅台兴学开先河戴日标鄕长和东南中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期  作者:周言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戴日标 东南中学 教育

    我们阜宁人能够在台湾创办私立学校,受人称道,完全是戴鄕长日标先生开其先河,可以说所有创办私立学校的人,都直接间接受他的诱发和鼓励。日标先生为云林县东南中学的创办人;民国四十一年辞卸了嘉义县吴凤鄕香林国民小学校长的职务,参与农复会的工作,到云林县督导「耕者有其田」,因为家住西螺鎭,结识了当地许多人士,耕者有其田的工作结束后到西螺中学任敎(即现在的西螺国民中学),发现云林县敎育不甚普及,全县八十余万的人口,祇有普通高初中及职业学校十余所,所以希望办一所学校来

  • 文章諸葛武侯南征考㈣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1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73-07-01
    关键字: 诸葛武侯 南征 史料 南中 军事

    三、南中之善后措置武侯于南中军事上之底定,已如上述。然大军之后,夷人之创深痛钜,固在意中,如何化此裂痕,复归安定,易言之,即武侯所采取如何之善后措置,兹据现存记载之可考者,加以分析,略述如次:㈠全部撤兵:武侯既定南中以后,将其入南兵力,全部撤回。三国志诸葛亮传载于其秋悉平下,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曰: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或以谏亮。亮曰: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伤,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吏累有废杀之罪

  • 文章絳帳春深憶梅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黃妙材  出版时间:1986-12-30
    关键字: 华南中学 郭兆华 祝寿诞辰 往事回顾

    心向往之。又闻有由香港迁来之华南中学,师资优良,学生表现出色,升学率也高,于是决定前往投考。是年暑期未了,即和邻鄕的两位同学约好日期,然后各自由家出发,到二十多里外的小鎭上会合,不料到达会齐后,忽遇天下大雨,历久不停,我们乃临时决定不走陆路,改乘运载木材之小船前往,于傍晚登船住宿,时大雨迄未停止,仍一阵又一阵的下到天亮,以致河水暴涨,洪流滚滚,加以由此地到下游百十里地方,都是丘陵地带,两岸多山,河牀狭窄,益见水流湍急。船扶于饱餐后解缆开船,只见船开处船身随着

  • 文章河南省立中學與省立師範學校之雜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3期  作者:原景輝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杂忆 教育 河南中学 河南师范学校

    拜讀張邃青鄉兄大文,引起我對八、九十年前河南省立中學與省立師範學校的回憶,拉雜記來,以供參閱。清光緒三十年(西元一九〇四年)頒布廢止科舉,改辦新制學部,各省遂有普設學堂。為培養這些新制學堂的教師,乃籌設優級師範學校,招考當時文人秀才廩生加以訓練,雖然為數不多,但他們都很努力而且優秀,到後來成立的學校任教,對國家社會貢獻很大。民國二十年前後,我到開封中州中學就讀,就遇見好幾位老師,例如:王桂菴、高少軒、程揖唐、李繼鄴等諸先生,都是優級師範學校畢業,很有名望...

  • 文章河南省三十五學年度四百二十五個中等學校一覽表甲、中學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0-04-25
    关键字: 河南中学 学校名单 一览表

    敎育部資料卅六年元月一、中學(高初合設)⑴省市立中學(23.)校⑴省市立中學(23.)校⑴省市立中學(23.)校⑴省市立中學(23.)校⑵縣市立中學(1)校(3)私立中學(⒒)(注:)(3)私立中學(⒒)⑷未經本部備案之私立中學(47.)校⑷未經本部備案之私立中學(47.)校⑷未經本部備案之私立中學(47.)校⑷未經本部備案之私立中學(47.)校⑷未經本部備案之私立中學(47.)校(待續)

  • 文章平南設治沿革暨大事紀畧(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盧國富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平南中学 历史发展 设治沿革 概况表

    陆荣廷借故杀害。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壮举,竟在悽悽惨惨的阴风吹袭下烟消云散了。民国元年春,平南中学堂改名平南县立中学校,监督改称校长,招收四年制中学生一班。民国十年,陈烱明率领之粤军进驻平南,商民均遭骚扰,学校被迫停课。十一年春夏之交,粤军撤回广东后,陆荣廷、谭浩明旧部及各地豪绅,甚至绿林、会党杰出之士,都纷纷以自治军名义各据一方。在平南的有卢殿林、陈宏庆、陈天泰各部,互争地盘,学校数度停课。民国十二年冬,卢殿林率部与民团联合,把陈宏庆、陈天泰两部击败,逐出平南

  • 文章南中巖洞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4期  作者:許紹明 出版时间:2004-04-10
    关键字: 南中岩洞 鹤林玉露 罗大经

    許紹明、平樂縣人,空軍少校退伍,曾參與抗戰。愛好詩詞、文學。有詩、文著作。曾在數所高職詩詞社授課。在雲林縣文化中心教授詩詞班,學員作品曾出版「雲文詩集」兩期。爲「雲林縣詩學研究協會」創立者。

  • 文章梅县的华南中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3期  作者:張載琅 出版时间:1987-02-04
    关键字: 梅县华南中心 历史功绩 郭兆华 祝寿

    对日抗战末期,国家元气大损,交通阻隔,人民生活困难,所幸民心团结,青年投笔从戎,蔚成风气,十万青年十万军,亦于此时兴起。兆华先生则以敎育救国为职志,发挥其无比毅力,仅凭其对敎育之理想与经验,一股热诚,在梅县兴办私立华南中学(复校)。当此之时,粤省岭东地区,以梅县最为繁荣,全县中等学校数量之多,为全省之冠,县城之梅州、梅师、东山、乐育、广益、农职、省商等校,历史悠久,校舍堂皇,新设立之华南中学,绝难与之比拟,然兆华先生办学有方,开办之初,即以重金礼聘多位最

  • 文章南中国海岛屿命名的商榷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符駿 出版时间:1978-09-30
    关键字: 南中国海岛 岛屿命名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一、前言我中华民族发源于西北,先民初以游牧而逐渐进入农业社会,由于疆土广濶,物产丰富,游牧可以任意驰骋于西北高原,务农可以随处择江河沼泽而耕作,数千年相沿成习,安土重居,不作他求。秦汉以还,由于民族发展,政治因素,天然气候条件,疆土展伸至东南海岸,民族相继南迁,然历时一千多年,仍然辗转于江湖地带,未能适应海洋生活环境,致俯拾即是取之不竭的海洋财富,不知利用,任由广濶的南中国海冷落与荒废。二、名家著述中的海洋认识迨明代倭寇为患,海盗横行,东南各省备受蹂躏

  • 文章紅巖訪碑記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4期  作者:任可澄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红岩碑 文物古迹 毁坏碑文 南中第一奇迹

    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羊。后画部主吏乘马旛盖巡行安卹。又画牵牛负酒赍金宝之象。以赐夷。夷甚重之云云。碑文颇有类似牛马尊酒旛盖之形。意即侯敎夷人图谱之遗蹟。山近旁有诸葛营。故世传为武侯碑欤。亦姑存其说。以俟后之论定。所惜此南中第一奇蹟。乃败于俗吏村愚之手。诚不可恢复之损失。非予亲至碑下。详询邑人。将使神物永世蒙垢。爰为此记。用吿来者。勿为所瞀惑。又尝语邑人。尝谋湔去之而改镌旧拓文于碑。庶名蹟虽湮。犹得见其眞形于世上。倘亦好古者所乐闻乎。特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