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修撰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榔山曾氏修族譜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9期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修撰族谱 两岸交流 探亲互通

    尊敬的湘鄉旅臺同鄉會會長閣下:您們好!我湘鄉榔山曾氏正在大張旗鼓地修全族族譜,我們想向族居在臺灣的曾氏宗親講幾句心裡話,特寫信聯絡,懇請您們幫忙,轉交信件給同鄉會已故軍人曾次陽將軍的長子,曾樂堯先生。謹致三鞠躬以表示衷心的感謝,並懇請您們幫助曾樂堯先生聯絡旅居在臺灣的其他湘鄉曾氏宗親,以便登記上譜。祝: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全家福!湖南省長沙縣省建四公司曾立成謹呈2011年7月26日樂堯宗親:您好!我是中華曾氏湘鄉宗親會領導成員曾立成,從有關方面獲悉,你們的父輩...

  • 文章阮元廣東通志輿圖中所見之香港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81-12-31
    关键字: 《广东通志》 修撰者 内容 舆图 阮元

    廣東通志,明淸兩朝共有七種,最早者爲明嘉靖十四年(西元一五三五年)戴璟所撰之初稿,凡四十卷,惜今無傳本;繼爲嘉靖三十六年(西元一五五七年)黃佐改撰之七十卷,及萬曆二十九年(西元一六〇一年)郭棐所纂之七十三卷 淸代則有康熙十二年(西元一六七三年)劉秉權改修之三十卷,繼有康熙三十六年(西元一六九七年)金光祖重修之三十卷,雍正九年(西元一七三一年)郝玉麟之六十四卷,及道光二年(西元一八二二年)阮元之三百三十四卷。各志中以阮志爲最詳盡。一、阮通志之撰修者阮元,存...

  • 文章修譜二三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5期  作者:楊壽明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谱系修撰 重修宗祠 目的意义

    宜黄 楊壽明緣自一九九六(八十五)年本人回鄕探親時,有遠房宗親數人來我住處探望,談及有關楊氏子孫散居各地,成家立業,但對自己來自何處,不明其詳,因而興起修宗譜之議,當時我問大陸當局政策如何?有一位曾任縣政委楊國榮說:「不鼓勵,不反對,不干預」三不政策。於是商議成立重修宗祠及宗譜籌備委員會,推舉本人任名譽主任,舍弟楊壽慶任執行主任,下設訪編、財務、印刷、行政等組織,分工辦事。經費除收紅丁費外,其餘開支由本人贊助,歷經兩年時間,計參加入譜人數竟達二千八百多人...

  • 文章江西廣昌銀溪黃氏八修族譜弁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黄群英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广昌银溪黄氏 族谱修撰 时代变迁 修谱特点

    廣昌 黄群英家之有譜,如國之有史,可以覘宗族之興衰,明子孫之繁衍。探本溯源,鑑古知今,敦睦宗親,啓迪後昆。我廣昌銀溪黃氏,源遠流長,枝榮葉茂,素稱望族。後裔獻身各行各業,皆能秉承祖訓,發奮淬勵,自立自強。而奉獻社會,報效國家,莫不竭智殫慮,克盡眞誠,是以氣節文章,淑德懿範,代不乏人,緬懷遺徽,曷勝景仰。惟自七修族譜以還,迄今已歷五十寒暑,世事滄桑,舊譜散佚,人口增遞,居住遷徙,流動極大,年湮代遠,深恐難於稽考。尤以在此五十年中,處於鼎革時代,經歷空前變異...

  • 文章重修大寧(巫溪)縣志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5期  作者:高維嶽 出版时间:1973-01-01
    关键字: 巫溪 县志 高维岳 修撰 人物

    州縣之有志也,上以備輶軒之採,下以備文獻之徵。顧欲其備,貴收其殘;欲輯其殘,宜乘其會。能及時而捜羅補綴之,以具其規模,卽蕞爾僻壤,亦足彰典章大備之庥。寧邑處萬山之中,昔唐宋以鹽泉設監,其先或隸楚隸川,其後乃建州建縣。縣治之設,東連房竹,北接漢興,崇山巨壑,鳥道旁通,爲秦楚入川門戶,昔人用兵,恆在於此。我朝定鼎以來,收復最後,而聲敎之通,遂遲至十餘年之間,蓋夔北陸路扼要之地也。其間山川奇特,代有偉人,如前明之譚侍御,國朝之向忠武,與夫科名宦迹,達人義士,孝...

  • 文章不匱錄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2期  作者:姚蒸民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家谱 修撰 曾世宣 王卿骐 生平介绍

    民國三十六年秋,族人議續修家譜。族長玉書兄囑余爲之序,並以先曾祖考世宣公、祖考卿騏公,俱有德於闔族,謂不可無文以昭後奕,囑併爲之傳。余允之而未果。次年春,復來函金陵,索稿付梓。適余有事申江,無暇著筆。下榻上海地方法院推事祝崇實學兄官舍後,始以該院用紙撰就三稿,返京次日,謄寄威遠宗祠。倏忽二十餘年,漸忘之矣。月前淸理擕臺舊篋,於塵封故紙中,發現手稿數篇,取視之,則當年所撰之「續修嚴陵姚氏家譜序」,「曾大父世宣公傳」,及「王父卿騏公傳」之初稿也。因大喜過望,...

  • 文章遜清廩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1期  作者:鄭伯誠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廪生 科举制度 家乡故人 修撰墓碑

    上饒 鄭伯誠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爲人子女者,對父母尊親,當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愼終追遠,彩衣孺慕,圖報春暉。我生不逢辰,十歲前遭方志敏之亂,旋求學在外,習藝軍旅,民卅八年由台吿假兩週,返鄕探親。因應父命結婚,續假二週。詎料戰況逆轉,家鄕解放,雖蒙上主庇佑,歷盡險阻艱辛,仍得返台安身立命,娶妻生子,以至兒孫繞膝。惟西望家園,馳念親顏,年老愈深。旋兩岸開放,得以返鄕團聚,青山綠水依舊在,高堂雙親音容邈,傷痛曷極!於是先修建父親及生母、繼母之墓,繼...

  • 文章董莊李氏宗譜修成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34期  出版时间:2004-12-25
    关键字: 修撰宗谱 李亮 李汶徽 李公朴 姓氏文化

    十月五日「武進董莊李氏宗譜」七修發譜大會在湖塘召開。該族李氏係唐代太祖李淵的叔父鄭孝王李亮的後裔。李亮八世孫李文徽,中和四年(八八四年)進士,在唐玄宗時任常州晉陵丞。晩年隱居武進滆西,即今之湟里。李文徽二十世孫李喬林,自興化縣反回常,定居于湖塘橋東,其後分遷東、西二村。自李文徽定居常州至今,已達一一〇〇餘年,子孫衍爲四十一世。著名愛國人士李公朴先烈爲此族第三十六世孫。新修「武進董莊李氏宗譜」共十冊,線裝本,豎式排版,用紙考究,印刷精良。該譜系常州市姓氏文...

  • 文章中華道統表撰修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2期  作者:郝世昌 出版时间:1984-12-30
    关键字: 中华道统表 中庸之道 王政思想 修撰记录

    一·緣起七十一年三月,筆者服務於臺中明道高級中學,校長汪廣平先生爲加强民族精神敎育,擬設立「弘道館一,並以「中華道統」爲佈置中心,囑予撰表,予以玆事體大,未敢承命,經婉謝者再,惟情不可却,乃允以撰寫初稿,再就正於高明,始敢動筆。二·溯源回溯民國十年 國父在桂林答覆國際共黨代表馬林、曾說:「中國有一個道統,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相繼不絕;我的思想基礎,就是這個道統;我的革命思想,就是繼承這個正統思想來發揚光大。」先總統 蔣公說:「三民主義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國固...

  • 文章武城曾氏龍溪支派族譜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2期  作者:曾采堂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武城 曾氏家族 龙溪支派 族谱修撰 家族史略

    吉水 曾采堂吾曾氏始祖參,爲聖門高弟,得一貫之道,獨成《大學》,垂世立敎,與顏孟同功,尊稱「宗聖」,世居山東武城。十傳尙谷太尉浼生二子,長曰旓,次曰光。旓三傳武威太守寶。寶長子琰,琰生據、援兄弟,均事漢封都鄕侯,而據有功加封關內侯。昆仲懷忠義,恥事新莽,始建國二年(10)十一月十一日,攜族渡江南遷,家廬陵縣吉陽鄕之上黎堡。據子闡十八傳尙書丞,生珪、舊、略。珪仍居上黎堡。舊大歷十一年(七七六)進士,累官左僕射中書門下平章事,於唐元和二年(八〇七)徙雲蓋鄕;節...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