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侨社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海外各地永春侨社槪况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4期  作者:子湧  出版时间:1974-09-30
    关键字: 侨胞 永春侨社 名单

    吾永土地面积窄狭,粮食生产不足供应,自昔即须向外发展自海禁开放,相率南渡,披荆斩棘,辛苦经营,多有成就,为谋团结鄕谊,集中力量,各地永侨均有同鄕会、永春会舘、或桃俱乐部之组织,为侨社各种活动中心,负责人亦属当地侨领,本刋与各侨社关系至为密切,除按期寄赠本刋外,今后将辟专栏刋载各地侨社槪况,及职员表,藉资联系,尚祈各侨社惠将现有组织,及名册赐寄,以便陆续刋登,兹觅得马六甲永春会舘现任职员表,曁印尼椰城永春公会历届职员录以供参考。马六甲永春会舘复兴第十届

  • 文章言蔡惠珍赴日转美 访问侨社宏扬佛学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4期  出版时间:1982-08-20
    关键字: 同乡会 蔡惠珍 佛学 侨社

    同鄕会理事言卓君夫人蔡惠珍女士,为虔诚之佛敎徒,宏扬佛敎,不遗余力,于本(八)月三日随同台北佛学社团赴美旅游,搭乘华航班机飞往日本,再转美国,一路参观旧金山、洛山矶、拉斯维加斯、圣地耶哥、夏威夷等地名胜外,并与各该地区侨社佛学界人士展开访问,宏扬佛学,约需月余方能返国。

  • 文章所望於泰國廣西會館當局者——寫於會員大會及選舉第九屆新理事之前夕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8期  作者:鄧深元 出版时间:2000-04-10
    关键字: 泰华侨社 广西会馆 历史发展

    在泰华侨社中的任何一个侨团,无论是商业性的商会或公会,地方性的会馆或同鄕会,血缘性的宗亲会或家族会,慈善性的善堂或医院,以及其他具有敎育性的文敎机构团体,其成立的历史过程,相信大部份都是经过一段极其艰难的途程。我们「会馆」,这个作为八桂同侨集体活动的最高机构,而又是代表一部份泰国华(裔)侨的一个侨团,且更是泰华全侨性「九属会馆」之会馆,它的创馆过程,也与其他侨团一样,是经过一段黯淡而漫长的岁月,同时也走了一段崎岖且是曲折的道路。会馆自发起运动是经过十年

  • 文章三十五年来我对横濵侨社一点贡献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侨社 故乡往事 《怀乡集》 人物回忆

    这是我的愿望,也是做国民党党员,应尽的义务。现在我再将这八本刊物,分别加以介绍,以便了解我在横滨这三十五年间,默默的竟做了些甚么?一、怀鄕集—民国七十年十二月出版,约有二十九万字。内容包括1.故乡风物2.怀念亲朋3.史事风俗4.追忆往事5.山川胜蹟6.政经措施。二、高明吴笑安先生八十回顾集—民国八十年七月出版,约有二十万字。内容包括:1.前言2.故乡及家世3.家族及教育4.独立创业5.服务侨社6.中华会馆及华侨总会7.横滨中华街今昔8.横滨中华学院及苏曼殊

  • 文章侨社会漫谈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梁子衡 出版时间:1971-06-01
    关键字: 华侨社会 基本观点 变化趋势

    一)笔者对华侨社会之硏究,兴趣向浓,惟限于学力,尙少建树。玆擧对华侨社会的若干基本观点如下:第一、许多人指出我国移民,是出于经济因素。但笔者却认为我国移民,是我国社会内部转变的结果。我国社会在不断蜕变中,国人由农村向都巿走,或由国内向国外走。侨民中之所以多属闽粤两省同胞,除了受我国社会内部变化影响之外,并且是受岭南文化冲动力的鼓励。因此,我国移民与其说是出于经济因素,不如说是出于文化因素。否则,如果单纯出于经济因素,闽、粤同胞可以像江西同胞一样落鄕耍猴

  • 文章讀「頌大漢魂」書後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7期  作者:柯俊良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菲律宾华侨 文艺运动 写作 华侨社会

    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意谓燕赵人士的性格多慕义疆仁者,我们此时若借用古人此语来形容华侨众多的菲律宾地区的华侨社会,也十分恰当。我引述这句话并不是特别偏重赞誉菲律宾地区侨社人士,而是有其可擧的事实为证。记得民国三十八年,中原板荡,神州沦陷,我政府播迁台湾,以一弹丸孤岛,抵抗大陆共敌乘胜之众。当时是,国际形势孤立,民心惶惶,幸赖先总统 蒋公的威望,鎭驭台、澎、金、马,整军经武,团结民心。在此危急存亡之秋,投机者坐事观望之际,而率先对我政府持效忠之大纛者,乃

  • 文章侨社会是孙中山先生革命基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1期  作者:謝美華  出版时间:2002-01-31
    关键字: 华侨社会 保皇党 辛亥革命 孙中山

    辛亥革命以推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目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运动之一,海外华侨为之作出了重要贡献。孙中山先生为中国革命奔走四〇年,几乎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活动于海外华侨社会中。他创立的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就得到檀香山等地华侨的大力支持,在最早的会员当中有不少是华侨。孙中山先生在《中国革命史》中回顾华侨踊跃参加革命时写道:「综计诸役,革命党人以一往直前之气,忘身殉国,其慷慨助饷,多为华侨;热心宣传,多为学界;冲锋破敌,则在军队与会党。」孙中山先生

  • 文章美國勞工訪問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0期  作者:水祥雲 出版时间:1978-10-06
    关键字: 美国劳工 华侨社团 访问纪实

    必恩、邓望溪。六、广泛接触华侨社团本团此次赴美为笔者生平赴美之第六次,亦为接触面最广濶之一次,擧凡华府、纽约、芝加哥、西雅图、洛杉矶、旧金山等地,中华会馆、中华公所、安良公所、秉公堂、黄氏宗亲会、伍氏宗亲会等侨领,均能一一见面,并承热诚招待,全团同仁至深感激。各地华侨忠党爱国热情洋溢,感人肺腑,华侨虽身居国外,而心向祖国,对自由祖国复兴基地—台湾的政治修明、军事壮大、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工业起飞、全民富裕、安和乐利,种种铁的事实,鼓舞感奋,赤诚拥护;而对

  • 文章推动侨社法务硏习活动营志宏提高华人地位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7期  作者:馬千里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侨社法务 研习活动 华人地位 《留美法律常识全书》

    國大代表張瑞芸鄕長,有個出類拔萃的兒子營志宏,現年37歲,執業律師於洛杉磯;他爲了中國人來到這個典型法制的國家—美利堅合衆國—不再走寃枉路,不花寃枉錢和不受寃枉氣!!!曾集遊學美國十餘年及從事法律實務的豐富學養與平時在中央日報海外版、華夏週刊等處發表的「法律問答」、「移民信箱」、「專題講座」等專欄作品,編著成最新「留美法律常識全書」鉅著,文字簡潔,包羅萬象,深入淺出,翔實可靠。特將此書獻給他的母親—張瑞芸女士作爲其盡孝珍貴禮品。吾人咸認處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

  • 文章仰光客家侨社过去与现在动态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5期  作者:池章慶  出版时间:2011-02-13
    关键字: 旅缅客属联谊会 旅缅梅属青年互助会 客家侨社 历史简介

    缅甸 池章庆常言道: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仰光客家侨社,正是如此而有如一盘散沙。首先成立组织的客家应和会馆,附设育新小学,算起来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馆址在瑞当坦,众所周知,应和有雄厚馆产基金,是其前主持先贤购下一产业在广东大街,十九条与二十条街中间「益新饼家」,现今改建成八层新楼出租给「生其爷」百货商店,每月可进租金一百多万元,大家未曾察觉的廿三条街上,有先贤购下木宇一座,命名「德胜议院」,比应和会馆更早一点成立。此时仰光华侨组织洪门热,计广东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