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仙洞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靑芝寺纪游点将体

    来源期刊:《闽聲》 第34期  作者:張一白 出版时间:1969-07-15
    关键字: 梅花楼 岩石 题字

    台,下有洋猫石鳌鱼等景。惜都不似,岂面背换向,步武换形,未能髣髴其万一欤。我等异而悬悬,而导者忽僜言曰:西方美人首视之,宛如眉目口鼻迫薄于眞,古化工手亦染此时习见之山邪,历足费人解,即或染此,觉太奇不似山矣。综之,靑芝以石胜,石之态,不可以一面定,环视四山巉石怪峰,跄跄「秋悴」,而槎牙兀,秀而玲珑峭削。猿声惊梦江秋悴无石不奇,有峰皆秀,目无应接不暇,洵胜境也。北转而行,复有鹰鸟,仙桃,抱桃,猴遗矢,双趺观,仙洞,猿公岩诸胜。猿公岩以岩顶一石,绝类猿首

  • 文章東台灣之旅

    来源期刊:《連聲》 第12期  作者:黄冰玉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稻田 八仙洞 甘露泉

    是我国第一座拱式单孔长桥。伫立桥头,既可饱观秀姑峦溪的山光水色,又能欣赏太平洋的波涛雄姿。我们顶着炎热的太阳,好不容易走到了「静浦」,这时,口干舌燥,肚子又饿,大家坐下来休息,补充水份。「静浦」位于秀姑峦溪口右岸,背负纳纳山,与港口遥遥相望,以前很荒凉,现在好似大码头一样,游人甚多。据说,是有名的鱼场,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垂钓。八仙洞,是台东十胜之一,人称「灵岩八」,为海边一处大石壁所形成的岩石洞穴,由于陆地间歇性上升,岩层受海浪日夜撞击,于是形成长扁形,半圆形

  • 文章對聯三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杜守京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对联 神仙 伊芦山

    一、神仙洞,堪称仙洞;有门无门,才是神门。二、云洞洞里无长物,有士携云而去;山中有真意,问谁戴月而来。三、伊芦山(传说是一只卢花大公鸡演化而成)餐风吸露,金鸡独立听三唱;纳秀吐华,伊芦傲然啸几空。

  • 文章仙洞长滨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69-06-01
    关键字: 八仙洞 长滨文化 考古 历史变迁

    台东八仙洞的长滨文化,经过科学的探证,它的历史至少在五千年以上。台大考古系敎授宋文薰说:在潮音中发现的木炭,经过台大物理系作的碳化研究,已经证明出,它距离现在有着五千年的时间。在八仙洞中,潮音距海较近,它的历史也较短,而潮音中所保存的物件有着五千年历史,可以想见,长滨文化的久远时间了。宋敎授说:潮音中所发现的木炭,也送了些到美国耶鲁大学作碳化试验,如果试验的结果也是五千年,就可眞正确定了长滨文化的可贵处了。宋文薰敎授应邀在国立科学敎育舘演说,讲题

  • 文章衛真集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6期  作者:謝明古  出版时间:2011-02-02
    关键字: 赤水河 四仙洞 散文诗联 艺文选粹

    赤水市 谢明古《之江东下》一泓绿水绕山行 几闻滩涛击棹声青峰迎客飞泉笑 幽篁拂我故乡情桫椤丽瀑多奇趣 广厦高楼一色新天边竹海连天碧 三转笔架九转丁注:赤水河,又名之江《桫椤园》远古桫椤一色青 幽谷群山万伞撑恐龙遗迹今犹在 可去金沙梦里寻《四沟》四仙境景色幽 万竿青竹抱激流丽瀑连倾世稀有 山珍竹饭任君留《春归》—赤水博文中学初三作文,时年十五岁—春假归,值微雨送人。车驰于道,大风自窗来掠我发,夹细沙使目不能睁;或睁,只见彤云而不见春色。车停雨止,下车始

  • 文章臨海沿江勝蹟(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8期  作者:陳平山 出版时间:1970-10-20
    关键字: 临海名胜 来历传说 西岑百岩 枫山泉 观音洞 海门区

    民众,均获无恙,故事后民间集资,为二徐先生建筑祠庙,后改为二徐学校,今尙存在。石妇 沿江南岸,有村落称石妇,江边满堆石块,方形光洁,远观绝似箱,橱,桌、柜、椅、櫈,等一切嫁具,旁有大石,上放石冠一顶,状若新嫁娘所戴之凤冠然。据村人传说,昔日有新妇远嫁,到此日暮,停轿小休,忽有脚夫遥指温岭县之石度人吿众曰:「你们来看呀!新郞石度人在彼处迎接新娘了」。新妇闻言,攀开轿帘窥看,果见远处山峯立有巨人相候,一时心胆俱碎,以为如此巨人,何得为婿,此身非死不可,心急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