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格品质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劉林華先生行誼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刘林华 抗日战争 人格品质

    先生諱林華字荊樸,河南省宜陽縣人,生於民國七年十月廿五日,世代耕讀,不求非分之財,不為悖理之行,故能培養先生一生為官清廉之高尚品操,其尊翁傑三公、陝縣高等學堂畢業,學養深厚,且擅書法,對先生自幼修學影響至大,故能奠定其高深之文學素養,裨益其步入社會處世接物甚大,先生高等小學畢業後,以第一名考取宜陽師範學校,因家貧放棄就讀,但其童年曾熟讀四書五經,及幼學瓊林等古籍,學養基礎甚佳,為鄰里所素稔,經地方士紳推荐出任河西村小學教員,由於教學認真頗獲佳評。民國廿六...

  • 文章憶欒鼎臣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張拙夫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人物生平 追思悼文 工作精神 人格品质 栾鼎臣

    播遷來臺,瞬逾卅載,同志之間,莫不因日月之不居,而復國雪恥之志亦愈切,是以時相往還,無不以此相關切、相激勵、相期勉也。何期造物弄人,而志士仁人竟先後故去!壯志未酬,目實難瞑,蓋天下悲憾之事,無過於此者也。舊雨之中,日盼反攻最殷者,當以欒鼎臣先生爲最,詎與世相辭已十餘載矣!追憶謦欬,不勝唏噓,因掇其生平,成此蕪文,以誌悼念之至忱云爾。(注:位於臺中市中山路十七號之臺中市中區民眾服務站)欒鼎臣先生以字行,山東省招遠縣二區欒家河村人。抗戰前從事地方敎育工作。抗...

  • 文章湯顯祖的《四香戒》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9期  作者:楊友祥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汤显祖 《四香戒》 人格品质 人物述评 清廉 人物轶事

    临川 杨友祥汤显祖不但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戏曲家、文学家,而且严于律己、刚正不阿,无论是做官为吏,还是挂冠居家,始终保持着高尙的道德和纯洁的人品。汤翁的人格品质,集中表现在他提出的《四香戒》中,其文曰:「不乱财,手香;不淫色,体香;不诳讼,口香;不嫉害,心香。常奉四香戒,于世得安康。」(见《汤显祖诗文集》中的《与无去上人》,上海古籍出版社)汤翁还一生身体力行,完全按照《四香戒》的要求去为人处世,终于把自己锤炼成「文章超海内,品节冠临川」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

  • 文章道德之修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史延祚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道德解释 人格品质 社会风气 道德修养 名人思想

    道德」字典的解释是人人应遵守的理法,「德」字按孔子的说法:是仁和义的混合体,仁者爱也,义者事之宜也,换言之,应当不应当,就这么简单,人人做事必须严守分际,遵守理法,切勿逾越,否则昧著良心,为所欲为,道德有亏,叫着「失德」人人得而弃之,社会才能安定,人人快乐。不然,社会脱序,虽然短时间得不到惩诫,但使你一辈子良心不安,前因后果,可能祸延本身,何苦来哉!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所谓上达,就是有高尚的人格,下达是卑鄙的人格,而上达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孔子曾

  • 文章使者·學者·仁者——深切悼念仇德哉兄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8期  作者:茅萬良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仇德哉 两岸交流 学术渊博 乐于助人 人格品质

    德哉兄離開我們已近兩年了,然而,他那高大英俊的身影時時在我腦際浮現,他那爲人處事的美德時時觸動我的心靈。交流交往的使者一九八九年,德哉兄踏上闊別四十多年的故土,從臺灣來鹽探親,我時任市委臺辦和市政府僑辦主任,接待了德哉兄。我們從相識到相知近二十年之久,彼此間建立了如同兄弟般的情誼。在這近二十年中,德哉兄曾往返六十多次來鹽探親、旅遊,停留時間長達2066天。爲方便回大陸,乾脆在市區的八菱花園買了一套房子,基本上一年有半年時間在這裡居住,成了一位不是定居的定居臺...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