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情桥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乡情·亲情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6期  作者:王海靜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乡情亲情 探亲互动 家庭相聚 乡情

    本文九月八日由株州市竹林馆寄来,乡情亲情,流露无遗,此时禩炆先生卧床不起,未获过目,惜乎、痛乎!讵料十一月八日与世长辞,恶耗传至故乡,其侄媳王海静女士,寄来哀悼文,补刊于后。编者谨志

  • 文章乡情桥——建甘苦谭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1期  作者:蔣秋冰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乡情 江西头村 经过 海外资助 质量安全

    了。(三)乡亲齐建「乡情桥」精心设计,反复硏究、讨论的大石拱,长约一百公尺,宽约四公尺,共五墩四拱。鄕亲们经多次构思及硏究讨论,决定取名为「鄕情」,表示本系全村鄕亲们出钱(全村鄕亲每人集资人民币一〇〇元,其余由县、鄕、鎭、亲友及我叔父蒋禩炆先生捐助。)出力,以全村鄕亲情感凝聚而建成的梁。这种梁坚固耐久,造价较低,但建造技术及难度较大。一九九三年七月三日,「鄕情」在建委员会领导下,动员全村鄕亲,正式围水、破土动工。第一墩与第二墩,因靠近河床水浅处

  • 文章江西頭采風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5期  作者:孫仲琦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江西头村 蒋禩炆 捐建乡情 诗词采风 纪念词文

    一脉情。陆岛亲缘千万缕,津梁倒影紫川明。(注)木栅,指蒋先生台北巿别墅所在地木栅路二段。江头即蒋先生生长之地江西头村。二、摊破浣溪沙,过乡情桥有感碧水粼光映画楼,春风拂柳过江头(注1)。昔日渡河凭一叶,满心愁。今过阳川(注2)空照影,翁童迈步越清流。霞映虹花似锦,笑声稠。(注1)江头即江西头村。(注2)阳川,紫水原名大阳川。三、梅香堂红梅酆丽满园香,为报椿萱筑玉堂。父泽长存兰桂茂,母恩广被仲昆昌。楼高瓦碧招飞凤,室敞厅明寓宿凰。一片诚心营孝宇,亦为村景促

  • 文章外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薛同大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外婆桥 乡音乡情 思乡情

    儿时常去外婆,外公外婆喜迎笑。长大远离外婆,梦中时见外婆笑。多年再探外婆,不见婆公不见。如今我早成外公,心里梦里念婆

  • 文章舂鄕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0期  作者:李發強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舂乡 旅外 乡情动态 栏目综述

    一、「枣阳文献」是我枣阳旅外鄕亲,象征团结、联谊、服务。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卹。发表著述、报导鄕情,交换意见的园地。自本期起,我们再辟「舂鄕语」专栏,分别报导旅外鄕亲动态及同鄕会工作等。如婚丧喜庆、生老病苦、事业发展、迁徒异动,重要建言,找寻亲友及故鄕动态等。深盼各当事人能将消息主动通知本社。尤祈各地荣誉理事兼联络人,要滴水不漏的,汇提本社,以凭报导。在此先说声:谢谢!二、本刋主委姜法干鄕长,现荣任第四届同鄕会理事长。副主委兼主编李光启

  • 文章浙江近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4期  作者:郁介沼 出版时间:2013-04-10
    关键字: 故乡乡情 浙江 象山港 跨海大桥 温泉

    的集温泉旅游、休闲养生、商务宜居为一体的综合性高品质胜地。争取一年后让广大市民,享受温泉沐浴,三年到五年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八年到十年打造成一个「温泉新城」。所以她必然在日新月异,半年小变化,一年变了样,三年大变样。[1] [2] [3] [4] 故乡乡情;浙江;近况;象山港;跨海大;温泉[5] 故乡风貌;交通水利;山川文物[6] 255.3NB;255.3JX[7] 普通

  • 文章古村的戊辰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適觀·調古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戊辰 家乡建设 纪念亭 乡情乡谊 捐建过程

    古村北向约一公里,有一座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拱形梁—戊辰侨,其前身是木质的〝端阳〞,由于是木,每遇山洪暴发辄被洪水冲掉,或夜行人遗下火种(当时乡村尚未使用电筒,夜行一般点燃松光和竹子作照明)而被烧毁,时令行人裹足。此地处交通孔道,南下太宁、茶阳、北往大觉、丰溪以至永定,行商、肩挑者每日络绎于途,对交通十分重要。古村先贤们有鉴及此,遂商讨建计划,并组织班子,经理人有钟柏澄、钟词臣、钟基然、曾玉亭、钟子澄、钟子亭等六人,经过多方筹集资金,于一九二八

  • 文章亭诗联赤子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诗联 乡情乡谊 乡亲捐建 桥梁建筑

    “四海华胄同心干、八百善士著碑铭”。茶阳镇旅外知名人士饶师泉先生在美国的四位公子饶仁雁等在家乡洋桃村为其父母兴建了一座“金婚”及头东端引旁的“怀乡亭”,飞檐绿瓦,白壁圆柱,四周雕花,两旁亭柱有一鹤顶联云:“怀德庆金婚,百丈长留纪念;乡情思建树,千秋伟业永留芳。”写出了欢庆父母金婚和怀乡建的真意。一九九一年秋,海外著名实业家船王罗新权先生捐资兴建了枫朗大。在隆重的落成剪彩典礼上,罗先生表示今后还将尽力为家乡建设多作奉献,众人称善,有贺诗云:“枫水现

  • 文章竹院談叢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馮著唐 出版时间:1971-07-01
    关键字: 赵州桥 中国地方文献学会 学者论述 卢沟桥 乡情

    齐头并进,才是中华儿女的时代使命。以东方儒家思想挽救人类的偏颇之失,东西方学者已逐渐增加其向心矣。一、由赵州说起多年习见于舞台的一出歌舞短剧,小放牛,可谓独具风格而俗雅共赏。在其对唱戏词里有这么一段:「赵州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儿骑驴上走,什么人儿推车就压了一道沟吧伊呀嗨………」这是遥指杏花村的牧童,短笛无腔信口吹的问难。那村妞却毫不含糊的一一唱答:「赵州鲁班爷爷修,玉石的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上走,柴王爷推车就压了一道沟吧伊呀嗨

  • 文章同安逸仙藝苑籌備大型書畫特展 迎接世界同安聯誼會在故土召開

    来源期刊:《同安》 第57期  作者:陳常煜  出版时间:1996-11-01
    关键字: 逸仙艺苑 大型书画特展 通知启示 乡情为桥梁 两岸情深 欢迎第二届世界同安联谊会

    下,在艺术领域的探索和提高,已获得相当的成就。特别是以艺术为枢纽,以乡情梁,来促进同安的本地同胞与海外乡亲的文艺创作以及海峡两岸乡亲的交流和合作,都有显著的成绩,已为公众所肯定,一九九三年度受同安县政府民政局评为人民社团先进单位,授与奖牌表扬。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