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三傑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鲁北三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霍太行  出版时间:1986-12-20
    关键字: 魯北

    张兰堂(畹九)阳信人。王豪卿(冠英)乐陵人。高秉然(文靑)临邑人。他们人于民国廿年,同在北京大学敎育系毕业,人的情谊,诚挚笃实,亲如手足。廿一年秋、人一起在省立第八鄕师工作。王为校长,高为敎务主任,张为事务主任。不知从何时起,山东老鄕们称他们个为「鲁北三杰」八鄕师为新创立的学校,不知何方神圣的高见,竟将校址盖在与黄河一堤之隔,也就是寿张县东门外半里许(王彦章故里)与张百忍祠堂为右邻,该地地势低洼,平日即有积水处,一遇大雨,满校顿成泽园,校墙泡在

  • 文章写在「通江三杰」后(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8期  作者:陳則東  出版时间:1973-07-15
    关键字: 通江 通江文社 吴藩 恽澍 蒋志

    读鄕讯张一啸鄕长所记之「通江三杰」一文,对于本鄕先贤名儒轶事,历历如绘,益引起『擧头望明月,低头思故鄕』之离情别緖!惟是综亲前后所述,其中不无失实之处,为存眞起见,特补述一二,以资充实,当亦为各同鄕先进所乐闻也。所述吴藩、恽澍、蒋志杰三先生,为作者四十年前之老友,他们的道德文章亦素所敬佩,盖以相距非遥,(作者家在孟城北鄕七圩埭),一月中有数次见面机会,尤其吴藩先生在丁氏义墪执敎,与作者之学舘距离祗有华里,可说朝两日会碰面的,因之在私交上较其他二人更为

  • 文章云南起义与护国军三杰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期  作者:李宗黃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云南护国起义 护国军 唐继尧 蔡锷 李烈钧

    司马迁云:「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之事业,有非常之事业,然后可以立非常之功」云南起义,再造共和,为非常之事业,必有非常之英雄豪杰支柱其间,方能演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兹申论之:一、护国三杰·唐与蔡李当李烈钧先生,于民国四年十二月十五日,蔡锷先生于十九日抵达昆明,赶上了云南首义前夕第四次会议,然后便与云南将校歃血为盟,誓讨袁贼。云南首义主要人物,自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罗佩金、黄毓成、殷承瓛、赵又新、顾品珍等最具威望,克享盛名。其中尤以唐、蔡、李位为

  • 文章貴州六君子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5期  作者:胡濤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贵州六君子” 人物介绍 何应钦 “谷氏

    中华民国诞生后,我们的贵州还是一个边陲的弱省,交通不便,人口仅千万,但在中央政府任职者,倒有六位显赫人物。其中首推何应钦先生,人们尊称何敬公。他在兴义的故居虽已荒芜,但中共仍把它列为重点文物保护。敬公是消灭西安事变的关键人;要不是他坐鎭首都领军蓄势待发,恐怕张学良将军和中共就未必肯终止事变,历史便要重写了。除何敬公外,我们便想到谷氏三杰。抗战胜利后,谷正伦先生任农林部长,谷正纲先生任内政部长,谷正鼎先生任组织部长,一门部长传为政坛佳话。好事者把他弟兄

  • 文章写在「通江三杰」后(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9期  作者:陳則東  出版时间:1973-08-15
    关键字: 通江 吴藩 丁甘仁 通江文社 同乡会

    作者参加文会时,祗有十六、七岁,离开时亦不过二十多岁,由于幼年多病,身材矮小,体格瘦弱,人皆以小童生呼之。在民国十五年秋间,接连获取两次榜首(一次为『禹闻善言则拜义』,一次为『成王以桐叶封弟论』),与会者多数不认识作者,要求吴藩先生代为介绍见面,吴先生作了一次戯剧性的动作,事前用一张方桌,桌上放一张坐椅,强把作者坐在椅上,高声向与会人士说:「这就是连居榜首的『陈泰来』先生,他并没有头六臂,而且也是一位侏儒(矮子)后裔,你们看淸楚了没有?」作者当时恨不得

  • 文章廿世纪河南西华三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竇克武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西华 王拱璧 王黄石 王陵南 人物生平

    从青年村走出位名人王氏兄弟:王拱璧、王黄石、王陵南都出生在河南省西华县孝武营村,今属漯河市召陵区青年乡青年村。孝武营村距西华县城八十里,是一个偏僻而落后的平原农村。孝武营村是个历史名村,是个人地灵的地方。孝武营村原来是明代后期,河两周橚后小周王的食邑庄园,清初将周王府改建为中岳庙,清末中岳庙已成为废墟,王氏兄弟的宅基地就座落在中岳庙的废墟上。王拱璧,一九二〇年从日本留学归国。在孝武营村进行村治改革实验,将孝武营村改为青年自治村,同时创办青年公学,由于

  • 文章張良的歷史定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张良 汉初 历史名臣 人物评价 历史功绩

    从陜西宝鸡,循川陕公路往成都,途中有个留坝县。汉朝开国三杰中,功劳第一的张良,功成不居,退隐于此修道。其地有个庙台子,就是张良庙,庙门有一副对联,写的是:前追齐尙父,后启武乡侯。这十个字,说明了张良的人品、智慧,居于承先启后的关键位置。齐尙父,就是扶佐周武王灭纣的军师姜子牙,姜子牙原名吕尙,是河南汲县人,汲县临近殷商的朝歌,(淇县)他对于纣王的一切,应是了如指掌。张良是郏县人,都是咱们河南的先贤。至于武乡侯诸葛亮,原籍山东,却自称躬耕于南阳,后人亦称他谓

  • 文章一门三杰话王非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3期  作者:縱亞萍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王氏 王传孔 铁道界 生平事迹

    鄕人皆知,王传授烈士是吾萧抗日御共的英雄人物,其一生传奇,与壮烈成仁的英风烈节,皆为鄕人所称颂,但对王烈士长兄二兄之卓越成就,可能知者不多,笔者忝为烈士之表弟,是对王氏三杰之行行谊谊,颇有所知,援笔出来,以飨鄕贤、兼彰表兄传孔之英。传授之长兄名传孔、单字非、二兄传贤、单字豹,皆为大学毕业,在政界、学界各具崭然成就,而传孔少小离家、奋励苦学、一生事迹、尤具传奇色彩。传孔幼承庭训,聪颕过人,六岁入学,学绩即名列前矛,处处表现不群,祗是爱与老师辨是非,质疑

  • 文章記在石家莊殉難的吳祿貞先烈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1期  作者:劉伯川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吴禄贞 石家庄 同盟会 “湖北 “镇压山西”

    历史关系,曾一起驻扎东北,感情甚睦,统制官—吴禄贞、陈宦、蓝天蔚在东北时,因都是湖北同鄕,故有关外「湖北三杰」雅号之称,因之乃派吴至滦州宣慰,但实为一刀两刃之计,表面上是倚重吴之声望,骨子里是调虎离山,使吴脱离第六鎭,不能兴风作浪,岂料吴到滦州,张绍曾正好借重其声望来强化第廿鎭兵卒之团结,并请他对官兵将士讲话,吴于是乘机作了一次动人之演讲,分析革命情势大意以:「荫昌南下督兵,北京城市空虚,保定又有第六鎭呼应,此时突袭北京,必可一举成功,变更帝制,传檄东南

  • 文章云南起义与护国三杰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6期  作者:沈雲龍 出版时间:1986-12-25
    关键字: 云南护国起义 护国三 生平介绍 讨袁过程

    同鄕,年年此日,例行集会纪念护国军起义诸先贤先烈,这种爱国爱鄕的精神,是亟値吾人敬佩的。(二)有关纪述护国军起义的史料,并不在少,但能保持公正客观而不自我渲染夸大者,则不多见。即以护国三杰——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将军而言,确乎是云南起义擧足轻重的领导人物,然而究竟谁是主动?谁是被动?则说法不一,大抵为关系亲疏、私人恩怨、党派成见、地域观念所囿,致不免各有偏执,莫衷一是,益以当年及身参与者,多已先后下世,无法求证,若仅凭一家之言,即轻率论断,又何以求眞求信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