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遗址共返回5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話説河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周應星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女娲 女娲陵 西侯度遗址 匼河遗址

    应时而生罢了。有人说:「风陵」是「风后陵」,风后是黄帝相,风陵是风后陵,府志确有记载,但比之女娲陵根据要少得多。且风后与女娲两人事迹传说不能相比。所以「女娲陵」,如果能注意妥善修复,这是人类的始祖啊!是河东一伟大的文物景点,旅游胜地。二、西侯度和匼河遗址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和战天斗地的女娲,是否眞有其人?很难说,传说毕竟不是信史。可神话传说是历史眞实的影子,即使没有眞的女娲其人,可女娲也是集中这一社会的存在发展的一个人物形象罢了。女娲活动地区既在冀州—河东,在这

  • 文章「炎帝陵」訪幽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嘉惠仁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羊头山古迹遗址 炎帝庙遗址 游记

    去(八十五)年八月中旬带子返鄕探亲,来去二十天,到家后全赖胞弟仲雨夫妇他们照顾,一切行止料理的有板有眼。此行从胞弟之议往访羊头山古蹟炎帝陵。八月十八日天气晴朗,我们一行五人坐车从长治市出发先到的地点是团池鄕鄕公所,适逢星期日,由副鄕长接待,并介绍兼任古蹟导游的李老师(女性)及其女伴和我们同行,爬坡越涧,曲径通幽,行行重行行,回来已是傍晩时分。此行因受时间限制,无法登上羊头山巓峰,只是看过了羊头山所属的古蹟遗址:清华寺、上清华寺、炎帝庙、神农城、白清二泉

  • 文章平陆县前庒遗址探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衛斯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平陆县前庒遗址 商代古文化遗址 大祁遗址 考古研究

    夏商考古是我国考古学硏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夏到商前期这一段历史,在考古学方面还没有划分出一个完整、准确的时间阶段。山西平陆前庄商代遗址不仅是山西省一九五〇年以来发现的重要的商代古文化遗址之一,也是全国发现的重要的商代古文化遗址之一。本文打算根据前庄遗址的考古发现,结合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对前庄遗址的历史地望及相关问题作以探析,为便于展开讨论,笔者先对前庄遗址及其文化内涵和大祁遗址加以介绍。一、前庄遗址及其文化内涵和大祁遗址的关系前庄遗址位于山西省平陆县

  • 文章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突破——陶寺龙山文化遗址介绍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龙山文化遗址 历史记载 相关简介 陶寺遗址

    陶寺在襄陵汾城合併後稱襄汾縣(縣城在史村)城東七點五公裏處。編者識。

  • 文章山西古戰場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姚姬娥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山西古战场 河曲之战古战场遗址 战国雁门关遗址 阏与古战场 长平之战

    不用打地基,地面土层都是六公分厚的夯土层,十分结实,而且农家院子里时常能挖出三棱青铜箭镞。广东中山大学求学四年,我主学历史学专业,因匼河有驰名中外的匼河人遗址,距西侯渡遗址仅有〇·五公里,自然我的脑海里对此印象更深,对匼河北垣村的「怪」现象疑团更大。一九九二年秋,我已在山西日报社工作了五年,结识了一些知名学者,认为解开此疑团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邀请了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靳生禾、《山西地图》杂志主编谢鸿喜,一道赴风陵渡考察。没想到,收获颇丰,河曲之战古战场遗址

  • 文章堯都新探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陶寺古城遗址 考古领域重大突破 文化价值

    据媒体报导,我国考古工作者,于公元二〇〇〇年六月六日前后在山西省襄汾县境内首次发现尧舜时期的古城遗址。这堵城墙东西长约一千三百米左右,古城遗址位于该县陶寺村。古城遗址发现之前,人们在这里发现过四千多年前的古墓,并从中挖掘出世界上最早的铜器,还在陶片上发现有「文化」的「文」字。专家们根据这一发现指出,陶寺古城遗址的发现,使中华民族国家起源的文明历史提前了一千年。这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探索尧都、探寻尧文化这一考古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究

  • 文章长平古战场遗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常士龍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长平古战场遗址 白起 唐玄宗 骷髅王庙

    使反间计,赵孝成王换将易帅,白起暗使长平,赵括被围等几个阶段,最后以秦胜赵败而结束。秦将白起坑杀赵卒四十余万,尸骨遍野,头颅成山,血流成河,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杀害战俘的一次战役。此次战争,秦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为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此次战争对于硏究战国晩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变革兴衰以及秦统一中国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平之战遗址,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范围广阔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

  • 文章北魏平城(大同)的明堂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劉俊喜張志忠高峰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明堂遗址 文物价值 考古发现

    一六〇〇年前,平城(今大同)以北魏王朝的首都而成为北部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公元三九八至四九四年,首都平城宫殿辉煌、人文荟萃,一派繁荣。在平城三里之外,有一处布局严谨、广袤肃穆、主次分明、宏伟壮观的大型皇家建筑,耸立在空旷开阁的籍田、药圃之西,晶莹透澈的河水在宽约十五米的圜水沟中流畅,并紧紧地将五座高大的建筑包围在里面,这就是著名的北魏礼制建筑——明堂。明堂遗址位于今大同市东南二.五公里处南关柳航里住宅小区,一九九五年

  • 文章垣曲县洪庆观商城遗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吳麥黃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洪庆观商城遗址 考古发现 墓葬

    一九八五年,中國歷史博物館和山西省考古工作者在垣曲縣發現一座商代夯土城址。這是繼鄭州二里崗、河南偃師西亳、湖北黃陂盤龍城之後,發現的又一座商代城址。新發現的城址位於垣曲縣東南三十公里的古城鎭洪慶觀村。城址緊靠黃河北岸,高出河床三十多米。城東北有亳清河圍繞,西有雞籠山爲屛,南臨黃河,地勢十分險要。城垣平面爲平行四邊形,城內面積約十二萬平方米。四面城墻中以北城墻較爲完整,迄今仍暴露在地面,長約三三〇米,寬爲五至二米,高三至五米。東、西、南三面城墻皆埋地下,以...

  • 文章春秋晉銅鞮宮考察報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謝鴻喜靳生禾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铜鞮宫遗址 云纹瓦 三贤坟 考察报告

    辄见数层古文化堆积层。这是一处颇具考古发掘价値的遗址。[1] 《史记·晋世家》。[2] 靳生禾、谢鸿喜《阏与古战场考察报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一九九六年第一辑。[3] 《太平寰宇记》卷五〇。[4] 唐·慧琳《一切经音义》。[5] 《太平御览·州郡典·潞州》。[6] 《水经·浊漳水注》。[7] 《明史·地理志》。[8] 《汉书·地理志》记载「铜鞮,有上虒亭、下虒聚」,后世或有以今属襄垣县濒临后湾水库的虒亭鎭

共52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