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节俭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一个节俭的故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期  作者:晋人 出版时间:1974-01-01
    关键字: 乡野故事 节俭风俗

    小罐食油,其母尙未用罄。消息传出,鄕人议论曰:区区一小罐食油,以如此漫长之时间及诸多之用途,三年尙未用罄,其珍惜程度,直与毒药相等,甚或尙有过之。于是「毒药罐子」之外号,不胫而走。如此节俭累积,数世之后,成为巨富,「毒药罐子」之名,遂亦遐迩皆知。难免有人要问:一小罐食油,究系如何用法竟能维持三年而不罄?据其子以后说明:其母日常生活,炒菜时,以棉花球醮油搽锅,不使菜蔬黏锅为已足。夜间非有特别需要,例不燃灯。夜晚纺花时,燃香一柱以取光。祭祖敬神、款待亲友,虽不

  • 文章崇尚节俭兴家兴国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張其祥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文化根基 崇尚节俭 奋斗精神 大同文化

    我在台湾生活整整六十年,得知台湾有三官(尧舜禹)庙、孔庙、关公庙,台湾民间尙有勤俭风气,保存著中国固有的优良风俗。前清康、雍、干三代,山西在台文武官员五十余人,文化根基相当深远。山西在台鄕亲现约一万人,寿庆婚丧,孩子满月,多一切从简,俭朴办理,子女上大学或出国留学,更不烦扰亲友。家鄕俗语有言,「好出门不如歹在家」,言其出门在外,谋生不易,固然有家鄕勤俭成家的习俗,也由于环境与在家不同,谋生艰难,不得不勤劳节俭,维持安生。鄕亲邓和、庞俊,去世后皆不发讣闻

  • 文章山西民俗文化發展概述(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張余 曹振武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山西民俗文化 区域划分 崇尚节俭 重商善贾 胡汉相融 沉稳保守

    日常生活的各方面,不论生产经济民俗,也不论精神信仰民俗,都是企盼丰收,庆祝丰收。但山西地处黄土高原,降雨量偏少,气候干燥,山地多而植被差,贫地多而沃土少,且自然灾害频繁;在如此贫穷艰难的条件下从事农耕生产,维持基本生计,一要靠勤劳、二要靠节俭,崇尙勤俭,就成为山西民俗的首要特色。春播夏锄,秋收冬藏,一年四季周而复始的农事生产活动是最频繁的民俗事象。俗话说:「人勤地不懒。」只要辛勤耕作,总归有所收获。因此,辛勤劳动既是日常习俗,也是一种道德价値。与崇尙勤劳相伴而生

  • 文章诗经与三晋文化——忧患意识·勤苦节俭·孝亲敬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王建堂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诗经》 产生时代与地域 三晋文化 忧患意识 勤苦节俭 恋家孝亲

    后屈灵均似之。」这是「知识阶层」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二、勤苦节俭的精神朱熹《诗集传》云:「魏,国名,本舜禹故都……其地狭隘,而民贫俗俭,盖有圣贤之遗风焉。」说明晋人有「勤」与「俭」两个特点。「魏风」和「唐风」中诸多反映劳动生活的诗篇,就很好地说明了这点,同时,晋人的勤劳品格,还具有忍耐乐观的精神,这是人们能在艰苦环境中生存下来的一种宝贵品格。如《伐檀》中的边笑骂、边劳动,《硕鼠》里愤怒呼喊之中还要「适彼乐土」的期盼。至于《蟋蟀》,则勉励人们及时努力,去享受丰富多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