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者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孫中山先生的大同思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莊政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大同思想 学者论述

    中山先生生平最愛書寫「天下爲公」和「博愛」條幅,貽贈於人。誠如所云:「人類進化之目的爲何?即孔子所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耶穌所謂:『爾旨得成,在地若天』。此人類所希望,化現在之痛苦世界,而爲極樂之天堂者。」緣以人類進化的最終目的,在求世界大同、天下爲公的實現。這不僅是人類共同的願望,而且根據歷史進化的法則,自然會臻於此一境界。可是對此說仍持懷疑態度者多矣,儘管其羅致很多理由,自圓其說,言之鑿鑿,然而皆難以對未來的大同世界之可能性,作根本上的否定。可...

  • 文章舜出生地諸馮在垣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孟昭民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舜出生地 历史研究 学者观点

    冯即今之垣曲县历山鎭境内之诸冯。目前的问题是,虽然《史记》未交待舜的出生地在何处,但为《史记》作注释的宋、唐大学者裴骃慈、司马贞和张守节却在注释中不厌其烦地罗列出舜出生地的几种说法,即越州余姚姚墟说,会稽上虞姚丘说,濮州雷泽东十三里姚墟说,据当代学者王雪樵先生介绍,还有山东诸城说,湖南苍梧说等。目前在运城流行的说法却是舜生于山西省西南部的永济,虽然古往今来任何史籍都无此记载。孟子不是说舜的出生地距文王出生地陕西的岐周「千有余里」吗,如果说舜的出生地是永济

  • 文章中國小説述評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王止峻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中国小说述评》 书序 学者见解

    普及教育,最有效的工具維何?曰小說與戲劇,喚醒國魂,最有效的工具維何?曰小說與戲劇、四庫全書、二十五史、少數知識分子之讀物、一般民衆、未能享受也。一般民衆、在知識上之享受、是小說與戲劇,而小說須賴說書者與不識字者聽、若夫戲劇、則不論識字與不識字,一經觀賞之後,便知某齣戲之故事如何?與在教室中所受之課業,同一價値,此於課室教育之外,賴有小說與戲劇,而爲普及教育之有效工具也。中國小說與戲劇,受傳統文化之薰陶,一以教忠教孝,褒善貶惡爲主。是以見戲劇上赤面長髯之...

  • 文章女媧非后土淺見(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陸峰波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女娲 后土 民间传说 学者观点 研究论证

    女娲、后土,都是从上古时期的人们口耳相传而来,女娲谓之华夏民族始祖之一,而后土则是与皇天对举的土地神祇。可是,有些学者却牵强附会地硬将「女娲」和「后土」往一起拉,说什么「女娲者,后土也。」甚至否定汾阴(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后土祠的「后土圣母」是大地之神祇,反而美其名曰「娲皇后土圣母」,实在令人匪夷所思。稽古务学,必须履眞践实,硏究须以史籍为证,以正史为据。对尙无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而言,则应依据考古发掘出土的遗址、遗物等文物及其所提供的资讯进行稽考,否则

  • 文章待民以禮有求必應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王壽來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民众需求 政务公开 对比美国 学者观点

    「八掌溪事件」讓國人領教公務體系的僵化,也讓我回憶起一椿「小事」。二十多年前,我剛進新聞局做公務員時,有一天接到一位高中生的電話,說他要參加校際英語演講比賽,希望我能找一點英文國情資料給他參考,並希望我能用「限時專送」寄去。我一口承諾下來,就跑去資料分發部門索取。承辦科長聽明緣由,啞然失笑道:「我看你,還眞是個菜鳥!我們這些東西,是用來贈送外賓的,不要說是中學生,就是大學生來要,也不能給。再說,此例一開,萬一全國的中學生都來向我們要東西,你又該怎麼辦?」...

  • 文章一位哈佛大學教授對閻公推崇簡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鄧勵豪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阎锡山 哈佛教授 理论硏究学者 推崇 赠书

    阎公伯川先生逝世之后其功勋有目共睹,而其理论多令人为之感念。甚至外国人亦有崇拜之者,在我的一九六一年(即民国五十年)日记中,记有一段外国理论硏究学者,对阎先生著作十分推崇。其人为美国哈佛大学硏究部主任,名培因(Dr.peng)博士,认为阎公是位中道主义者,他说外国人不知中道如何?以为道路走在中间即是中道,其实非也。所谓中者天下之大本,阎先生谓:中者得之则存失之则毁,也就是不偏不过,不不及。我们外国人有之不甚了解,这是中国文化使然。我们知道中国有五千

  • 文章鄧和教授著「中國文字結構選解」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书序 中国文字 六书 学者见解

    内容充实,为治国学者之工具书中不易多见之创作也。其书之优点可得而举者:一为字形之汇集:以小篆为主,系列金文、甲文。金文、甲文本字,极为清楚,易于识读。二为字义之解说:先释本义,就《说文》加「按」,分条析说,深入浅出,极为明确。次释引申义,兼及相关词语,释说明确,分类清楚,引证恰当,可称精审。三为字音之注解:在本字下有注音符号注音、同音字直音、反切三项;在文内对本字异读,分析极为明确。四为释说之简明:本书对所引文言文,多加语体文对译,易于读解;即对一般字、词

  • 文章霍縣段愼五先生抗戰時期二三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4期  作者:楊若愚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段愼五 生平简介 爱国学者 抗日事迹

    愼五先生,字子典,筆名竹園,一八九〇年出生於山西霍縣。幼年由父母教讀《四書》、《五經》,學業出衆,勤於思考,被視爲同輩中之才子。一九一四年考入山西大學,他和愛國師生一起參加反對袁世凱和日本帝國主義簽訂的《二十一條》賣國條約。畢業後,立志獻身於教育事業,曾任教於霍縣高級小學、臨汾六中太原國民師範等校。“七七”事變,先生在國難當頭的時候,送兒子士強參加抗日軍隊,英勇作戰,爲保護中華民族獻出了年青的生命。一九三八年二月,日本侵略者佔領霍縣後企圖利用先生在群衆中...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