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国共返回5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印度詩人泰戈爾訪問山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印度诗人泰戈尔 中国访问 《泰戈尔在中国言论集》

    印度诗人泰戈尔一九二四年来中国访问,到上海、南京、天津、北京,继至太原,并表示:「我此次来中国,是为找中国文化,但在上海、天津、北京均找不到,在太原也找不到,想到鄕村考察,即留一助理的英国人,在山西鄕村的人民实际生活中考察了半年,临别时表示:此次考察已有收获,中国文化,不在城市而在鄕村,从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中、日常生活的事理中,看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悠久深远,山西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文化基础深厚,蕴藏于社会人心中,表现于日常生活中

  • 文章我对制造中国乐器的硏究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期  作者:趙璞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赵璞 中国乐器 研究论述

    我是一個生活單純而無嗜好的人,公餘除敎育子女外,唯一愛好者則爲國樂。感於市面樂器品質低劣,結構粗濫,尤有要者,製作商人,不諳國樂器之特性,任意製作,致使音色有逐漸脫離五聲音階與古代調式之趨向。鑒此,爲發揚國粹,遂生硏究樂器之心,爲提高水準,乃有改良試製之擧,經五年硏究試製,在成品方面:如絃樂器部份有;漢式古箏、唐式古箏、宋式古箏、高音三絃、中音三絃、低音三絃、舊式四絃琵琶、新製五絃琵琶、阮琴、七絃唐代式古琴、七絃明代式古琴、四絃低音大革胡、四絃低音小革胡...

  • 文章钓鱼台列屿属中国固有领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馬英九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钓鱼岛 中国领土 主权

    台北市长马英九于九月二十七日上午在一场「钓鱼台列屿问题学术硏讨会」的演讲中强调,钓鱼台列屿并非如日本所称的「无主之地」,从历史史蹟上来看,我国不仅经常使用而且也将之纳入海防,有许多「斑斑可考」的证据,至于争取钓鱼台列屿主权,则还有待历史条件成熟。台北市长马英九参加由东吴大学、中国国际法学会、中华比较法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钓鱼台列屿问题学术硏讨会——历史发展与法律地位」中,以「钓鱼台列屿争议的回顾与前瞻」为题发表演说。马英九指出,不论从历史、地理、使用及

  • 文章海外創業的武佩琴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期  作者:楊申春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武佩琴 海外 创业 中国第一饭店

    我们一个下午都谈论着她新近开张的饭,她语调忽然缓了下来,颇富诗意的说:我在旧金山种了一棵树,希望它开花结果,祗要见它枝叶繁茂,绿荫广被就行了,我并不一定要吃到它的果实…」。山西孝义的黄武佩琴女士,去年十月,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的巴娄奥图(PALO ALTO),和友人合资开了一家著名中国餐馆——中国第一饭店,供应纯中国风味的佳肴和美㸃,不到半年的时间,已经远近知名,享誉美国。一家销行十万多份,专门指导美国人士上饭馆的刋物,杰克·西尔顿斯(Jack

  • 文章大漢聲威在越南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牛向明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越南汉文化 中国建筑 会安古城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的东海岸,狭长的国土,东滨南海,越南人常形容自己的国土是一根扁担挑二担米」;北方的红河三角洲每年农粮有二次收成。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更是世界产米地区最多之一。扁担指的是安南山脉,它是一条山脉链,占越南国土约三分之二,山脉的东方有一条狭窄的沿海平原。越南人是我国长江流域迁来的驼族所组成的,由此看与我国的关系始终难分舍。早在秦始皇时,便有越南之名出现于中国史籍上。因而我国始终视越南为藩属国。但因处于边疆,也始终难善加管理。因此虽在文化上,越南

  • 文章中国小说述评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王止峻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中国小说述评》 书序 学者见解

    普及教育,最有效的工具维何?曰小说与戏剧,唤醒国魂,最有效的工具维何?曰小说与戏剧、四库全书、二十五史、少数知识分子之读物、一般民众、未能享受也。一般民众、在知识上之享受、是小说与戏剧,而小说须赖说书者与不识字者听、若夫戏剧、则不论识字与不识字,一经观赏之后,便知某出戏之故事如何?与在教室中所受之课业,同一价値,此于课室教育之外,赖有小说与戏剧,而为普及教育之有效工具也。中国小说与戏剧,受传统文化之薰陶,一以教忠教孝,褒善贬恶为主。是以见戏剧上赤面长髯之

  • 文章中国华尔街——山西太谷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中国华尔街 山西太谷 晋商

    上个世纪二〇年代的一天,住在中国上海的一对年轻夫妇,正在筹备一次路途遥远的旅行,旅行的目的地是丈夫的老家——山西。这是他们婚后第一次回鄕省亲,所以准备工作就做得更加愼重、充分。这对年轻夫妇的名字叫孔祥熙和宋蔼龄。日后,他们将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家庭之一。宋蔼龄对这次旅行,内心充满了不安。一九七三年,美国传记作家罗比·尤恩森,曾用这样的语言描述了宋蔼龄内心的想像:「那里的生活是艰苦的,原始的。」但以后发生的事证明,宋蔼龄完全想错了。当她坐着一乘由

  • 文章梁思成林徽音考察山西古建築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黃健敏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梁思成 林徽音 山西考察 古建筑 《中国建筑史》

    的时间搭梯架,费了三天的时间细读梁下题字,确定佛光寺是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八五七年)。这幢中国境内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全亏林徽音的「利眼」与锲而不舍的精神才得以发现,写下了中国建筑借由实物验证能够推向更远古的新页,也终于实现他们多年寻乱唐代建筑的心愿。关于这趟旅程,在林徽音回到北京写给女儿再冰的信附有路线图,参照日后梁思成发表的文章,可以知道他们是在六月二十六日离开太原,先是坐汽车,尔后骑驮驴进入山区。山路崎岖,有时驮驴不肯前进,逼得他们必须牵着驴走,花了两天

  • 文章中国古科技文物展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王蘭芬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台湾展览 文物介绍

    你知道古时候如何测量地震吗?你知道中国明朝时曾经有叫做「神火飞鸦」和「一窝蜂」的武器吗?你知道古时候的战车也像我们现在的计程车一样,会每走一里敲一下鼓吗?你想看看老祖先在四千六百年前所使用的铜刀和世界上第一本印刷出来的书吗?台湾博馆刻正展出的「天工开物——中国古科技文物展」,由大陆北京历史博物馆及许多其他单位共同提供了两百四十九件展品参与展览,文物超过三分之二,其中有六十件大陆一级古物。总归纳这些展品,共可分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十个专题——天文、造纸

  • 文章钓鱼台确属中国领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周玉山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钓鱼岛 中国领土 驳李登辉 历史记载

    最近,李登辉先生对国人重申,钓鱼台是日本的领土,从未属于中国,而属于琉球;琉球既归日本,钓鱼台亦归之。这样的话题,无异重新点燃了战火,照亮了钓鱼台的夜空,我觉得是好事。重温史籍,可知钓鱼台分明不是琉球的领土,的确属于中国。一五三四年,即明朝嘉靖十三年,陈侃在「使琉球录」中指出,他以皇帝册封的使节身分,于五月八日自福州梅花所乘船出洋,向东南航行,在鸡笼头(今基隆)海面转向东,过钓鱼台:「十日,南风甚疾,舟行如飞。然顺流而下,(舟)却不其动。过平嘉山,过钓鱼

共54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