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原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先考賈公景德遺稿及其二三事(書簡)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賈元茂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中原大战 蒋介石 电稿释文 贾景德

    主编先生文席:贵刊编者荷史迁之钜任,取材务臻翔实;执董狐之椽笔,立论务极公允;至如勘校精细、排印正确,犹其余事。益以对中原大战之报导,多属珍稀史料,捧读之暇,尤增佩赞。旧存民国十八年阎伯公邀冯焕章(玉祥)先生莅晋(其后,即系自太原市典膳所之舍间小客厅放冯回陕。)电稿一通,系先考贾公煜如(讳景德)所亲撰书;弟敬谨保藏,未敢失轶。窃念东北使命,乃先考毕生中极辉煌之一页;因中原大战阎公败绩,后之鄕愿论及此行,辄出以侮蔑荒诞辞句,弟亦不屑与其辩。参诸徐公次宸

  • 文章编遣会议与中原大战平津甫告收复即决定裁减军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编遣会议 中原大战 相关史实 阎锡山 裁减军队

    而直隶于军事委员会。现有之军团与军一律废置。各集团军同时着手编置。编遣会后,组织编遣委员会。四个集团军总司令,皆为编遣委员会常务委员,各任一部主任。并派定中央委员会同各集团军总司令,分组编遣区,自十八年八月二十日起,实行编遣。全国兵额八十师,全部军费以国家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为限,各省得就编余官兵改编为地方警察保安队,每省人数,最高以六千人为限。编遣会议引发中原大战编遣会议于十八年一月二十五日颁布「国军编遣委员会进行程序大纲」后闭幕,阎返晋,冯回豫,李去沪。惜

  • 文章徐永昌先生從孤兒到將軍(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徐士瑚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徐永昌 北伐战争 参战经过 参政经历 中原大战

    年十月张学良率军入关,任王树常为河北省主席),徐先生让我交代时不能少了一草一木,对于款项未领者不再领,转行交库,已领未用者,全数移交后任。这是永昌终身一尘不染的又一证明。一九三一年七月,永昌参加北平政分会期间,因河北农田水利委员会收得的基金百万元已由奉军移做他用,他偕国民党元老冀人张继找奉方负责人,要求如数归还河北农田水利委员会而未成功,使他感到遗憾之至。九、参加蒋阎冯中原大战大战原因主要是蒋介石在编遣会议上出于想搞独裁的私心,主张除四个集团军各设一编遣

  • 文章閻錫山先生——見證中華民國近代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王真一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阎锡山 辛亥革命 中原大战 八年抗战 和平解放太原

    前言阎锡山先生,字伯川,是我国建肇以来最重要、最杰出具有军事、政治、经济于一身的人物。一生功勋,光照日月,永垂人寰。赴日留学 入同盟会阎锡山先生,清光绪九年(西元一八八三)农历九月初八,诞生于山西省五台县(今定襄县)河边村。父书堂(子明)务农兼商为业,五岁丧母,六岁时入村私塾接受约十年我国传统的儒家教育,奠定了深厚的儒家思想与文学基础。一九〇一年入中原武备学堂,一九〇四年满清政府甄选保送赴日公费入东京振武学堂学习军事。之后再至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一九

  • 文章徐永昌傳(十三)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0期  作者:趙正楷 出版时间:1982-07-01
    关键字: 徐永昌 中原大战 阎锡山 人物言论 相关作战计划 全师还晋

    十六 中原大战永昌的屯垦计划,已得阎总司令的赞许,但迄未能实施,主要原因是由于各方军人都不愿编遣裁兵。北伐告成,中央策划,各方呼吁,主张裁兵,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各总司令先后晋京。十八年元旦国军编遣会议在京开幕,同月二十五日颁布「国军编遣委员会进行程序大纲」后闭幕。阎返晋,冯囘豫,李亦赴沪。当时各方如果都能遵照程序实现编遣,和平统一即可确保。不意二月十九日冯有令第二集团军在京人员囘豫之电,两日以后,以李宗仁为主席之武汉政治分会,又有改组湖南省

  • 文章汾河与中原文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8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史前文化 汾河流域 中原文化 人类遗址 旧石器时代遗址、 合河文化 丁村文化

    这一支大形灵长动物演变而来。人类祖先从南方北上,自华南丘陵地带向北缓行,走到河南与陕西邻接地带伏牛山脉东麓,这儿是进入华北大平原的缺口,也是华北西部高原与东部平原在南部的分水岭。由这里向北便到了华北核心地带——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也就是黄河、渭水、汾河三水交汇点。在更新统早期(约五十万年以前),黄河流域地形尙未成熟,而汾河河谷,已经有数十万年历史,是一条平坦宽濶河谷,介于太行山脉与陕西高原之间,南接中原西联关中,北扼桑干河源。要自华南向北走到桑干河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