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战争共返回1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敵十四年紀要(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王守正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天津 北京 租借 抗日战争

    在平津從事黨政爆破工作余自參加義勇軍工作後,身份暴露敵僞偵騎,追捕甚急,遂禀明堂上雙親,於民國二十二年春由瀋陽輾轉經大連,天津遄赴北平。時東北黨政軍敎各界領導人士,雲集平津,分頭從事抗日救國活動,並在北平設立東北抗日救國會,余由舅父介紹參加該會工作。當時日軍在東北站穩腳步,成立傀儡組織,其軍事侵略,分兵沿山海關,古北口,喜峯口等長城各口向關內進攻,惟以遭我軍迎頭痛擊,經數月時間戰爭,了無進展,只得偃旗息鼓。救國會工作,因而積極展開活動,余曾奉派携帶大批物...

  • 文章懷念韓靜遠姊夫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包萱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台湾 韩静远 悼念 抗日战争

    姊姊賜鑒:去年一年精神體力大大減退,每日下班便動也不想動,總覺宿乏不消,疲倦日積,原想秋天返鄕展墓,也以亞運擁擠及園內事忙未能成行。乃在年底毅然請假四週,去美與孩子們渡歲,藉得休息。除夕電話穎眞,知道 姊夫竟於臘月廿五日仙逝。因爲買的減價來囘票又加實在疲憊,借諸「不是理由之理由」未能遄返台北,親臨喪禮。不止內心不安,也實在失禮千萬。未蒙罪責,更是慚愧。二十七日囘天草來,翌日起上班照常工作。但心中不安,與日俱增。總想電話或是寫信,聊伸慰忱。但由效愈囘美後電...

  • 文章永難忘記的噩夢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鮑曉暉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轰炸 昆明 抗日战争 裕隆客栈

    戰爭可怕,和平美好。戰爭是毁滅,和平是新生。戰爭是失去人性的政客暴行。和平是有悲天憫人情懷政治家的堅持。没有走過戰火歲月的人,不知戰爭的無情。没有經過戰火洗禮的人,不知戰爭的殘酷!但時光會讓人的記憶模糊、失憶。五十多年,半個世紀,生活在安逸中的中國人,有幾人能記得中國人曾迎接一次驚天地、泣鬼神的民族求生戰?一甲子的歲月,當年浴血抗戰的中國人,已隱入青史。當年稚幼兒童,垂垂老矣,也將帶著記憶隱向歷史。還有誰去訴説在煙硝彈雨中躲避戰火的戰慄,目賭戰火的殘酷?...

  • 文章東北詩壇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6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96-03-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流离失所 诗歌

    (待續)

  • 文章關母朱夫人麗華懿行槪述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8-09-01
    关键字: 朱丽华 博士 哲学 抗日战争

    關母朱太夫人麗華女士,民國九年農曆八月十四日生於河北省東光縣。廿七年在天津市讀書時,結識關公大成先生,因仰慕其讀書人氣質與愛國情操而以身相許。大成先生時在華北從事抗日地下工作,曾遭日方逮捕拘禁,太夫人一面照料家人,一面奔走營救,其間迭遭日軍毆打,但不爲威武所屈。時年尙不足二十也!二十九年子關中出生後,大成先生奉命潛赴東北工作,太夫人偕同關府老少家屬返安東故居,三十二年全家二十餘人,均被日軍監禁,長女年僅二歲,病死獄中。太夫人以二十五歲之前,卽飽嘗人間苦難...

  • 文章抗日老兵自述(五)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韓静遠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马占山 内蒙 重庆 抗日战争

    (十一)馬占山將軍派人助我由内蒙赴重慶馬將軍派馬匹及護衞三人送我到陝北之楡林——也是一個長城關口。住進辦事處,繼而送我向西安走。路經荒涼貧瘠的米脂縣,全境是黃土層的地區,絕少草木,傳說是楊貴妃的出生地,所以人們都注意這塊土地;其實歷史上說明楊貴妃生於四川。過米脂,則經過延安城外;我想入城看看,送我的人怕惹麻煩,乃作罷。再向南走,經過黃陵縣(舊稱中部縣),瞻仰了我們民族的祖先黃帝之陵墓,據云也是衣冠塚。陵墓依山而建,最可貴者是前有流水:中國人相信水流是相徵...

  • 文章追念桓仁抗日战争七二烈士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呂積德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桓仁县 烈士

    桓仁縣原屬遼寧省東邊道,抗戰勝利後,東邊道設治安東省,因而改轄,縣治建立於鴨綠江支流之渾江邊岸,與北鄰之通化縣相似,復因鴨、渾兩江交流之江口,卽在縣境之邊緣,水路交通可直達安東市,陸路交通因距瀋陽市、安東市及通化市均不謂遠,所以在商業及文化方面,亦不落後,就敎育而言,民國初年設有縣立簡易師範學校,當時敎育局長孟作忱先生係瀋陽高等師範畢業,因鑒於師資較淺及免學生深造,須赴瀋陽及鳳城兩省立第一及第二師範投考之苦,乃將原師範學校改爲五年制師範學校,不僅可提高縣...

  • 文章東北民衆控蘇宣言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苏联 中苏条约

    東北民衆控蘇宣言,係旅台東北同鄕配合立法院前此之控蘇案,所採取之有效步驟。曾於九一八第十八週年紀念日,以中國反侵略大同盟東北總支部全體盟員大會名義,集會於台北中山堂光復廳,并招待中外記者而宣佈者。此文爲筆者所撰,宣傳機構曾在戰時行都廣州及自由地區以電台播出,昭吿世界,以正視聽云。編者

  • 文章故馮庸先生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冯庸 人物传记 抗日战争

    東北耆宿馮庸先生,初名英字鎭雄,其先世自秦徙遼,曾祖父友輔公,曾祖妣史氏,懇殖奉天(今稱遼寧)海城,祖父廣裕公海城縣書吏,祖妣任氏,尊人麟閣公,母隨太夫人,閨名懿仁,甲午之役,淸廷敗北,關外遍嘗倭寇凌辱,庚子拳亂,東北幾同鬼域,民心激憤,志士群起,麟閣公遂棄耰耜而執兵戈,結豪傑而誓忠義,糾集鄕勇,組織莊會,被推任團總,保家衞鄕,凡百廿鄕村,賴安耕織。當黑龍江東六十四屯,慘禍旣作,麟閣公乘日俄戰酣,出其不意,率勇深入廟街,遊弋海崴,重懲俄寇。乙巳日俄朴資茅...

  • 文章辛酸憶往(七)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王盛濤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沧州会战 人物回忆 渡黄河

    抗日先鋒隊民國二十六年二月中旬,六十七軍參謀處長孫權東先生向劉興沛專員(劉先生是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任平涼區行政專員,我曾親自聽過他講述東京革命的事故。)介紹我到華亭縣任保安大隊長,人數約一千多人,此時省政府有計劃,預定將每個縣裡的保安大隊編爲一個補充團。孫先生栽培靑年,是一種好意思,可惜我沒敢接受,還遭孫先生很不高興。緣以我此時沒有當過營長,驟然間接長一個團級的主管,誠恐經驗不夠,恐難勝任,不如事先辭掉好的多。後來我碰到稽查處劉中興處長,(瀋陽人)遂將...

共116条记录 1/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