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张学良共返回4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楊宇霆之存亡與東北軍之興衰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趙全璧 出版时间:1988-09-01
    关键字: 东北军 张学良 杨常 杨宇霆 奉军

    之后,密不发丧,人人怀疑,沈阳盛京日报,日本刋物,造谣生非,诬称杨隣葛勾结日本,炸死老帅,又说杨隣葛在前方为张学良所枪杀,以蛊惑人心,搧动内乱,并说炸弹是土匪所为,资为借口,推卸罪责。本人不信,(时任交通总司令部第三科科长住在锦州)因赴滦州北山关帝庙,面谒杨公,探问安危,并报告谣言,当蒙杨公面告:「别人毁我,说是造反,你相信么?」说时面向窗外,说:「东北军,无论官兵,那一个人,不是受张老帅父子栽培长大的,我只有十几个衞士,能造反吗。转身右向,西墙上挂一张

  • 文章張學良將軍和我岳父的情誼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李費蒙 出版时间:1988-06-01
    关键字: 张学良 冯庸 往事回忆

    写这篇文章之先我得先加以郑重声明。非为「翻案」,非为凑热闹出风头。更非为促进某一事件之加速进行。很单纯的述出事实经过,和我个人的感受。东北四大公子「张冯吴卢」义结金兰张学良先生是我的长辈,关系在于我的岳父冯庸先生——东北四大公子「张、冯、吴、卢。」义结金兰的磕头兄弟。(四大公子除张学良仍在「坐牢」外,其余皆已作古)张学良先生号汉卿,我的岳父冯庸先生也号汉卿,一个张汉卿,一个冯汉卿,他们是故意的或是巧合,我搞不淸楚,也不想追究了解。说到我的岳父冯庸先生

  • 文章西安「张学良公馆」参观记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牛向明 出版时间:1993-03-01
    关键字: 张学良 西安事变 张学良公馆 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

    中华民国七十九年二月十六日,假西安探亲之便,由内姪颜力,陪我去参观位于西安城东门内建国路「张学良公馆」;该公馆是五十年前「西安事变」的指挥中心,故可说当年一变成名,震惊世界。「西安事变」,在我国近代史上占着重要的一页,所以一提起这件事,中年以上的国人,可说是无人不知,能有机会看看当年事变指挥中心,实属难得。张学良西安公馆,原属于「西北通济信托公司」所有。民国二十四年九月国民政府,设立了西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为蒋中正,副总司令为张学良,同时代行总司令之职

  • 文章张学良进关秘录考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王鐵漢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传记文学》 刘绍唐 张学良进关秘录》 抗日战争 张学良

    张学良进关秘录」在「传记文学」第五十卷第三期连载发表以来,博得海内外广大读者一致爱好,争阅抢购,称誉备至。原辑注人刘心皇先生在其长篇引言中,开宗明义敍述秘录之获得,出之于偶然缘会。辑注内容则引证「蒋总统秘录」中有关中原大战与所谓扩大会议之记载,提示统一中华民国付出代价之巨大,以表明张学良当时地位之重要,与进关一擧之成功。切实扼要,足以阐明秘录之意义与价値。而「这不得不感谢刘心皇先生保存史料之功」。传记文学社社长刘绍唐先生手撰「为发表张学良进关秘录说

  • 文章张学良凭良心直觉走爱国的路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郭冠英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张学良 抗日战争 国共关系 人物评价

    孤臣孽子一穉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五十年代,张学良谒郑成功祠后写的一首自况的诗。历史吊诡的是,当现在台湾在尽力脱离中国的版图时,有人仍归罪于张学良发动的西安事变。说没有西安事变,就没有中共的起死回生,就没有国民党的退来台湾,就没有今日的两岸分裂。以前,国民党丢了大陆,理直气壮的怪张学良;现在国民党丢了台湾,不知道要怪谁了。「一个学良,各自表述」,以前如此,以后更如此,只有等到有「一个中国、共同表述」的那一天,有关张学良

  • 文章少帥逝世東北鄕親同感哀悼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台北市途寧同鄉會秘書長 關甲申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张学良 人物悼念 东北同乡 少帅

    西元一九三六年发动西安事变改写中国现代史的张学良,于台北时间十月十五日下午二时五十分在檀香山史特劳比医院逝世,享年一百零一岁。张学良离世时女儿张闾瑛、儿子张闾琳及亲友均随侍在侧,张学良妻子赵一荻去年病故,张学良将与她共葬于生前选定的长眠之处—檀香山神殿之谷。海峡两岸的领导人对张学良的辞世均表哀悼,陈水扁总统立即向家属致唁电『惊悉汉卿先生捐馆,曷胜哀悼,谨电致唁,敬祈节哀。』中共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唁电称颂张学良为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他谨代表

  • 文章愛國過度 主導西安事變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王作榮 蔡志豪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张学良 西安事变 软禁 国共关系

    东北少帅」张学良昨日在夏威夷逝世,对历史颇有研究的前监察院长王作荣表示,张学良一生光明磊落,虽然主导闹出西安事变,且事后并未获得先总统蒋公谅解,以致从大陆到台湾一直软禁,但从张学良晚年前往美国后仍拒绝中共的邀请,拒绝回到大陆一事可知,张学良仍是效忠中华民国的。王作荣认为,张学良及其父亲张作霖都是爱国者,因为张氏父子都希望中国能富强、统一,虽然张学良一度因为「爱国过度」而遭当时反国民政府的西北军利用,闹出西安事变,但他一生光明磊落,是值得尊重的一位人士

  • 文章蔣介石與東北易幟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2、33卷 第1、2、3、4期  作者:劉俊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蒋介石 东北易帜 北伐战争 张学良

    有利的地位。矛盾可谓错综复杂,这就为东北问题的和平解决埋下了伏笔。蒋介石认为:「东三省为我国重要边防疆地,乃日本势力侵入已久,吾处置办法,非慎重周详不可。」并决定:「吾必以至诚,力促奉军将领觉悟,欣然而来归也。」[2]其实,蒋介石对东北的和平试探早就开始了。早在一九二六年,蒋即派代表与奉张联系。次年三月,蒋又派何成浚与张学良在彰德密晤,劝张学良参加国民革命,以实现国家统一。宁汉分裂后,蒋曾有意结成蒋、奉、阎三角同盟共同对付武汉政府,因蒋张意见分歧太大而作罢。但蒋张

  • 文章北平擴大會議與東北促成統一之史實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顧耕野 出版时间:1982-05-01
    关键字: 北平扩大会议 中原大战 张学良 东北

    中央措置,海内贤达,不妨各抒伟见,共谋长治久安之策,良如有得,亦必随时献纳,藉效众志成城,时艰共济,庶几国际地位可无堕落之虞,是则区区所企望者也,痛切直陈,敬维亮察,张学良叩,巧」。十九日,阎锡山代表贾德耀、孔繁蔚、冯玉祥代表薛笃弼,亦离沈返平。廿日东北军进驻天津,全市商民欢迎。廿八日,东北第一军军长于学忠,率部进驻北平黄寺,并招待新闻界,声明东北军出平津,意在倡导和平,停止内战。十月九日上午十一时,张在辽宁省政府,宣誓就国民革命军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职,中央

  • 文章「九一八」事變史實及其發展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董文琦 出版时间:1982-08-01
    关键字: 九一八事变 日本 张学良

    日本深恐张氏回东北后,更难为其所用,故在沈阳附近皇姑屯北宁铁路桥下预埋一炸弹,张氏遂被谋害。那时我在名古屋,晚上到学校附近鹤舞公园散步,见到公园里正放映皇姑屯张作霖被炸的实况录影,炸弹爆炸只是一刹那间的事,日本能将它录影下来,足证早有预谋计划,日本想要炸死张作霖,乘东北政局混乱之际,擧兵攻占东北;幸东北当时应付得当,日本此一阴谋诡计又未能得迳。「张学良继掌父权后,深感国恨家仇必须奋发图报,乃于民国十七年冬,不顾日本反对而易帜改悬靑天白日国旗,服从中央领导,并

共44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