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哈尔滨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學擠窄門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哈尔滨 哈尔滨农大 推荐入学 珍珠港事变 抗日战争

    一、哈尔滨农大1.推荐入学制伪满时期计有伪国立大学十四所,私立大学两所,直属日本政府之大学两所。余所就读之伪国立哈尔滨农业大学,位于哈尔滨市马家沟。为配合伪满于民国二十八年五月十五日,所公布之「北边振兴三年计划」而设立者。民国二十九年五月公布哈尔宾农业大学官制,六月开学,计分农学、兽医学二科。与哈尔滨农业大学同时公布官制者,尙有长春畜产兽医大学、佳木斯医科大学二校。余为民国二十九年十月考取哈尔滨农业大学农学科第二期,由本年度起,伪满各大学改为统一招生,并

  • 文章東北的摩電車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許景春 出版时间:1982-03-01
    关键字: 摩电车 故乡风物 哈尔滨

    电车分为有轨,无轨两种,本人所到的都市中,如上海,天津,沈阳,哈尔滨等,除上海有两种电车外,其余都是只有有轨电车。电车顾名思义,是利用电作动力,不过有轨电车,还要在马路上敷设轨道,无轨电车是胶轮,就省去了这种麻烦,同时在马路上行驶,行动上也较自由些。在载客上讲,一节车的无轨,到不如两节车的有轨来得大,不论在那方面讲,这两种电车,都是很好的市内大众化交通工具。民国四十三年,我在左营海军中山堂,看「罗马假期」的加演片,义大利首都罗马市,也有无轨电车行驶,好像

  • 文章變色的黒水白山(四)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高士嘉 出版时间:1984-08-01
    关键字: 哈尔滨 松花江 中日战争

    四、哈埠风光—道里、道外、太阳岛哈尔滨是最具特色的名城,不仅穹窿顶的敎堂,独树一帜,小石块舖的街道,也散发著欧洲城市的古色古香。名字更是奇特,一说为蒙语平地之意,另说是女眞语阿勒锦的转音,本义为荣誉与声望。哈尔滨为俄国势力深入东北的标志,有何荣誉之可言?西方文化与基督敎互为表里,基督敎三大宗派公敎(即天主敎)、正敎(希腊东正敎)、新敎(习称之基督敎)分别形成了南欧、东欧、北欧或拉丁、斯拉夫、条顿的副文化。公敎于一五〇八由利玛窦传入中国,一六八二到达东北

  • 文章哈尔滨市的追忆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1973-11-01
    关键字: 哈尔滨市 地方志 地理

    哈尔滨市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人口约有七十六万余,共有三十余种人种杂居,堪称为国际都市。自一八九六年六月三日(光緖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李鸿章和威德订立中俄秘密协定后,即开始敷设中东铁路。又依据马关条约附款的规定,开辟为商港,人口逐渐增加,工商业日益繁荣。笔者于三十年前于此地读大学时,对哈尔滨的一切,留有深刻的印象,迄今思之,尤萦怀不忘。像那春天开江的奇景,甚为壮观,冰封数月的松花江,在一夜之间,忽然解冻,如巨石般的冰排,汹涌而至,当地人称之为流冰。使

  • 文章説東北風土諸(十)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宁古塔 松花江 哈尔滨 故乡风物

    淸、吴振臣「寗古塔纪略」。前代文人喜字句典雅,将俗称的乌拉草写为「乌腊草」,乍述见之,反而有生份之感。到了宁古塔,永世千年回不来;不是不回家,贪恋大脚丫。大脚丫,天足女郞也。哈尔滨有三多:野鸡,洋面,斗子车。王良述。娼妓多,面粉厂多。斗子车,御者和乘客并肩而坐,一鞭扬起,快步如飞,在哈尔滨市街上,举目皆是。天堂,地狱,人间。同右。哈尔滨市区之整洁与杂乱,有天堂、地狱、人间之说。天堂是「道里」,俄国人所在地区。地狱是「道外」,原为沼泽地区,中国人多住此。人间

  • 文章哈尔滨素描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顧耕野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哈尔滨 “道里” “东方圣彼得堡” 安重根 刺杀伊藤博文

    世外桃源,不过如是,当时该区封建彩色最浓,绝对禁止华人羼入,若无特别许可证,往往立遭枪杀,毫不矜惜。2.商业区—亦称「道里」。这是以铁路为标准,因中东路自哈尔滨以南是南北线,自哈尔滨起即改为东西线,中东路自长春到哈尔滨车站,再一直向北,经约五华里即松花江,穿过江桥,即黑龙江省界,所谓道里,即是由南岗车站起北行至松花江岸,约五华里铁路,西名曰「道里」,即俄人所定为商业区者是也。其间主要中心大街叫中国街,这道街是循铁路,也就是从南岗下坡与铁路平行,向北延伸,铁路与

  • 文章「桃園工作」始末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白獻競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桃园工作 哈尔滨 贺春泰 三省党部事件 非法判决

    民国三十三(一九四四)年三、四月起,日寇在全东北发起了代号为「桃园工作」的大规模镇压活动,疯狂搜捕国民党东北三省党部,及蒙旗特别党部所属的国民党地工组织成员。这一事件一般称作「三省党部事件」。作者以五十年代被拘押在大陆的日本战犯,和有关人员的笔供为依据,简单介绍此一事件的始末。 ·编者·一、缘起根据前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警佐王蕴璞一九五四年七月廿九日的笔供,一九四四年二月,当时哈尔滨市警察厅特务科警佐宫仲书的「腿子」,与国民党哈尔滨联络站王友辰认识,并发

  • 文章艮園隨筆十一則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大学 金牛 考古 大明宫遗址

    哈尔滨工大人才辈出哈尔滨工大与东北大学在九一八事变以前即为全国著名学府,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一年间,张学良曾任哈大理事会主席,前行政院长孙运与立委孙桂籍等人,即出身于该校,时至今日,因往日基础良好,已成为培养中共高级政府官员的摇篮。在中共政府高级官员中现任国务委员邹家华、宋健均现毕业于该校。从这里毕业的首长包括建设部长林汉雄,冶金部长戚元靖,广东省省长叶选平,福建省省长王兆国,江苏省省长陈焕友,河南省省长李长春,黑龙江省省长邵奇惠。还有该校毕业生担任副部长

  • 文章入黨五十年 離亂歲月之十三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哈尔滨农业大学 邵永刚 合作社 张宝慈

    一、地下工作期民国二十八年二月,余考取哈尔滨农业大学第二届农学科,当时入学人数不足三十人。有同班同学邵永刚,呼兰县人,二人感情融洽,相处友善。当时同学中有蒙古人一人,韩国人二人(一人半年后病故),其余均为汉人。第一学期住道外景阳街三家旅馆内(学校代租免费居住)—四海西、会宾饭店、三泰栈—每日乘市电上学,于哈尔滨车站前换车,直达马家沟终点,再徒步至学校,多与邵永刚同行。某日,书写「思想、信仰、力量」见示。韩国同学南丙祐,画阴阳八卦游戏,当时均不知何意,当

  • 文章李植初將軍傳稿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栗直 出版时间:1978-08-01
    关键字: 东北军 “九一八”事变 哈尔滨战役 抗日战争 吉林自卫军

    熙洽屈膝事敌,李氏拒向省府解款,组织吉林自衞军总部于三姓,请置副都统在此。扩充三团编为三旅,复将依兰桦川各县地方民团王勇,周云生等部编成支队。时吕铭,陈范,潘秉智等激于爱国赤诚,组织在学靑年,从事救国工作。积极准备应战,迨日寇进攻哈埠之际,乃引孤军挺进,以保全宾县吉林省政府行辕为己任。拥护诚代理主席允,行使吉林省政之职权。于民国二十一年,一月二十六日,命令马宪章团长克复哈尔滨市,设自衞军前方总指挥司令部于南岗,压迫于逆琛澂率部撤退。迨至二月一日,日军由长春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