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战争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南山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陳紀瀅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黄桷垭 文峰塔 四川 抗日战争

    此经验,相信与大陆沦陷后的逃难情形相若,但轰炸所给予的精神威胁则远甚。我们乘滑杆[2]与轿子,从太平门过江到海棠溪,经过七华里的山坡石路才到达黄桷垭鎭。黄桷垭仅有一条小街,房屋栉比,商店林立,算是个旧市区。一般疏迁居民,集中地是沿右首公路的堡上园与复兴新村。我们搬去时,由梯田变为新社区的复兴新村尙在开辟阶段,房子不多;南山小学刚盖起,中学还没盖;邮政总局的房舍仍在计划中。堡上园的已有十几幢土砌式[3]楼房,系由高阳商会会长常翊华先生投资兴建,一部份东北朋友就住

  • 文章唐聚五傳稿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栗直 出版时间:1979-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辽东政治委员会 为国捐躯 举行公祭

    (注:唐聚五)唐故中將;聚五將軍,字甲州,吉林省雙城縣藍旗三屯人也。生於民國前二十年,體格偉岸,襟懷磊落,少負大志,性喜交遊。行年二十有六,投筆從戎,畢業於東北講武堂第六期兵科,遴派東邊鎭守使于芷山部,歷任排連營及副團長等職。九一八事變後,將軍以上校團長之職,駐防鳳城,憤日寇之侵略,念國家之艱危,卽以一團之衆,擧義遼東。組織遼東政治委員會,推王育文爲主任委員,被委爲遼東自衞軍總司令,直轄東邊道十五縣市,加委各縣鎭長,各警察局長,及地方民衆領袖,爲各路司令...

  • 文章董彦平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董彦平 东北讲武堂 抗日战争 国大代表 归皈佛法

    東北耆宿董彥平先生字佩靑,民前十六年歲次庚申八月十六日生,行年八十一歲。祖籍山東省淸平縣先世遷居盛京昌圖府(今遼北省昌圖縣)定居於金家屯,而墾殖及於洮南,遂設籍焉。先生束髮受書,依次升學,聰明仁厚,成績優異。少年英發,胸懷大志,民國七年四月留學日本,十年十月獲明治大學法學士位。歸國後入東北講武堂習軍事,十四年十月畢業。十六年十二月再赴日本入陸軍大學深造,十九年十二月畢業。學識韜略,融會兼資,報國濟世,於以奠定基礎。嗣又先後接受本黨革命訓練,及思想敎育,親...

  • 文章松花江的浪(八)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趙淑敏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哈尔滨 关东军 抗日战争 松花江

    老叔帶著小黑兒不知去了那裏。爹去了哈爾濱。一天、兩天還没有回來;没人問,可是都懸著心。大夥兒自動地保持沈默,規規矩矩做事,不多言不多問。金生聽見爺爺晚上翻身翻得更厲害了,白天悶坐炕上抽他的煙袋,有時都忘了點火;再不就玩那兩個鐵彈子,越玩越快。金生不知怎麼解開這個局面,祇是隔些時候就到卡子門外去張望,看看有没有人或是有車走過來。連最愛招貓鬥狗的小小兒,都老老實實的儘量不討人嫌。終於,爹回來了;那是在第三天的下午。但是,孩子大人没有人喳呼百叫地表示歡迎。金生...

  • 文章我同王大任學長相處的日子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方慶瑛 出版时间:1994-09-01
    关键字: 黃陂突围 抗日战争 励进社 东北文献 王大任

    不以为意,我问王庆吉兄长,他告诉我:大任的确离世了,当时我极悲伤,并写一首旧诗,也载于东北文献,聊表追悼大任。后来我与其公子王兆祥联繋,晓祥联繋,得知大任逝世情况。昔人云:「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我与大任可谓「贵相知心」,道理在那?(一)乡缘、学缘。(二)黄陂突围,相依为命,患难与共。(三)由于情投意洽,在渝共同创办励进社。(四)我同大任在自己生活上都省吃俭用[2],勇于从公做些有益于民众的事,符合我们「励进」的义意。但我不如大任者,也作诗来得快,来得好,惜乎

  • 文章松花江的浪(十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趙淑敏 出版时间:1994-09-01
    关键字: 松花江 反满 塘沽协定 故乡 抗日战争

    到北平已經第三天了,還摸不清那兒是那兒,合著真成了土包子。老叔出去了,交代不許隨便亂跑,省得走丢了回不來。其實老叔就是叫金生出去跑,他也不樂意。因爲一顆心好像還在家裡,還在火車上。非得調整調整不可,至少得把坐火車的那份緊張忘了;要不,心老懸在腔子裡。從哈爾濱到瀋陽的火車上,盤查得好一些。老叔教的,不管人家怎麼問,都不能説去北平,要説去天津;上了車,叔姪倆不能坐在一塊,要好像不認識。靠著杜神父的幫忙,老叔找了一件黑長袍穿在身上,假如日本兵查到頭上,就説是哈...

  • 文章「義縣仁義軍」事件側記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9卷 第3、4期  作者:白獻競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仁义军 义县 抗日战争 秘密会议

    的招兵工作…,但不久由于资金困难,招兵工作不能如意。干部间进行协议后,于昭和十年七月,与正进行华北正义自治军招兵工作的张广田联络,遂与该军联合,以后,有关招兵工作,受张广田的领导。2.张广田的反日满招兵运动。通辽的张广田,别名张垣,也具有反日思想。昭和十年春,张知晓奉天白坚武,为反蒋介石及华北独立,而以正义社名义组织华北正义自治军,遂投靠白。昭和十年三月加入正义社,同年七月任该军第四路军总司令,以兴安南省、热河省、锦州省为活动区域,表面上标榜亲日,实则着手招兵

  • 文章我的抗戰經歷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凌光武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铁路 军校 豫西 抗日战争 艰苦生活

    一中華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在蘆溝橋打出了引發全面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第一槍,是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到了!全國上下無分男女老幼都怒吼起來。當時我和同學們正困在文化古都北平城裡,天天聽到遠近傳來的隆隆砲聲;大家莫不爲那英勇奮戰的二十九軍將士喝彩,不分晝夜地守在收音機旁企盼打勝仗的消息。很不幸的,人們由最初的興奮和熱望,隨著日寇的節節進逼而逐漸變成沮喪與焦急。那萬惡的日本兵在七月二十九日進佔了北平城,日本憲兵及浪人便開始搜捕愛國的「抗日份子」;有的同...

  • 文章長城外面是故鄉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鮑曉暉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长城 故乡 抗日战争 柳塘 “青纱帐”

    「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黃金少災殃。……」「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裏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不知什麼時候,流行起老歌來。歌星唱老歌,會唱老歌的人唱過去流行的老歌,一些會唱歌,有付金嗓子的文友們,竟然也興致勃勃的組成了一個唱老歌的歌詠隊,每月定期相聚高歌數曲。有幾次南下參觀郊遊,在途中她們展歌喉、吐鶯聲,美妙的歌聲響徹車廂。而那些耳熟能詳的老歌,一一重現在我這愛歌卻不擅唱歌人的記憶中。唱那些歌的往事,都回到...

  • 文章東北義勇軍四年(九)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黃恒浩 出版时间:1977-05-01
    关键字: 东北义勇军 抗日战争 光复东北同志会 反对采取暗杀

    壬、與日本軍隊作戰,應採處處設伏以及夜襲奇襲,使其利器減低效用,我們的大刀甚至可以勝他的利器,如果狹路相逢,必出於一戰時,那應該以智取之,卽是設計採用夜襲或奇襲或設伏,總希望能用一個人換他兩個人,甚至四個人,使其倍受損失,最低限度亦要殺傷相當,這是捨短用長,必使於我有利。癸、義勇軍目的雖然不是爲得升官發財,但政府如能不吝名譽上獎勵,以增加其號召力,亦是於事有濟的。十二、會商東北大團結問題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二日接李錫恩和臧啓芳由上海來電,邀我卽到上海去,卻未...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