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长白山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變色的黒水白山(三)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高士嘉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黑龙江 长白山 天池

    三、长白奇秀—三江源头、五山总汇白山黑水成为中国东北的代名词,诚属实至名归,黑龙江为我国第三巨川,源出蒙古肯特山麓,至漠河以东,乃称黑龙江,至同江县有松花江来会,折向东北,又有南来之乌苏里江流注,大江东去入苏联境,由鞑靼海峡出海,全长四千六百公里。满语称「萨哈连乌拉」,俄语称「阿穆尔」皆为黑水之义,古名乌江、乌龙江无非以水色绿黑之故。长白山古名不咸山,位于长白县北吉林省东南。山上终年积雪,岩石多呈白或灰白色,故名长白山。主峯白头山,海拔二千七百公尺为

  • 文章长白山天地——善变的「少女」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蘇武尚 出版时间:1994-09-01
    关键字: 长白山 林海长廊 人参 天池

    长白山原始林场参加台胞「东北旅行团」,游览长白山天池,是这次行程中,最兴奋刺激,而又充分享受自然美景的难忘之旅。「老爷」游览车循长白山林场载运木材的山区道路往天池出发,一路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前后车须保持相当远的距离,否则寸步难行,所幸路基维护尚好,不致太危险,只觉得车子有些「寂寞」,因为很少碰到对方有来车。太阳似有气无力地慢慢滚下山去,车子却一直在这个山区绕过那个山区。天色暗了下来,车上一片寂静,只有引擎声吃力地响着,恐惧侵袭到每个人的心底,万一

  • 文章长白山纪行(下篇)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石井英夫 王野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长白山 计划生育 沈阳 昭和时代

    六、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所谓长白山好的宴席,从那菜单上看,除了靑蛙、狗肉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在山麓的旅馆—天池宾舘,被当地的人们接待的宴席上的菜,把它写下来看吧!这是尽心做的鄕土菜,没有问价钱,感到很遗憾炖靑蛙、加汁肉块、炸麻雀、红烧鱼、辣椒炒蕨菜、炖木耳、鲇鱼磨菇汤、炖松茸、芝蔴叶包豆沙饼。几乎都是土地生产的东西,可是最出色的算是靑蛙了。身长六、七公分的靑蛙原形,加进马铃薯一起煮。日本中年男人所喜欢的「母亲的味道」其中的「猪肉炖马铃薯」,可是眼前竟是

  • 文章松花江之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梅濟民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松花江 长白山 水坝 哈尔滨 沼泽

    一位醉后的王妃,在娇艳中带着思愁,在兴奋中带着叹息。江水就在这种哀怨情韵中,载着那些浪漫的楼影,悄悄的从这儿流过。你看那些患著怀乡病的老白俄,站在缤纷的落叶中,目送著远去的流水,在悲怆的吟诵著一首首俄罗斯的古老诗歌。你看那些忧伤的流浪者们,含着眼泪在歌唱着他们那些古老的思乡曲。再向东流,江水分隔了长白山和小兴安岭,两岸嶙峋的山影,像在隔江述说着他们的离情。流过了笼罩着煤烟的佳木斯之后,就进入下游低湿的沼泽地带,你看那烟水茫茫的一片莽野荒江,到处长满了蒲草

  • 文章長白遊記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趙乃政 黃曉梅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长白山 旅游 人参 美人松 瀑布

    游山玩水是人生一大乐趣,到吉林省不登长白山观天池,就如同没到过长城称不得「好汉」一样,更算不上真正的东北人,因为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被视为「圣山」。所以东北老乡登山观景之外,更有几分追本溯源的思古情怀。我们从吉林省会长春市乘开往通化的火车,再从通化换乘往二道白河的火车,在二道白河找旅店住下等待进山。长白山的适合旅游季节很短,一年中七、八、九三个月是游山的黄金时刻。长白山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那里的自然博物馆,将长白山上各种的飞禽走兽及植物等都汇集

  • 文章皎洁神秘的长白山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陳嘉驥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女真 元朝 火山口 天池 长白山

    东北的大山脉,在北部有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西部有医巫闾山,但这些山脉都没有绵亘东北南部的长白山有名,尤其「白山黑水」更成为东北的一个代名词,几乎妇孺皆知。长白山是女眞人的发祥地,女眞人语称长白山为「果勒敏商延阿林」,其意译即是长白山。在春秋战国时,长白山名「不咸山」,汉朝时名「单单大岭」,魏朝时名「盖马大山」,后魏时名「太白马山」,金朝时女眞人正式命名为「果勒敏商延阿林」并由宋朝译为「长白山」。长白山系为东北三大山系之一,盘踞辽宁、安东、吉林、松江各省

  • 文章故鄕形勢簡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9卷 第1、2期  作者:劉毅夫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东北 黑龙江 长白山 努尔哈赤 司马懿

    故乡,通称「东北」;河北、山东人又称「关外」或「关东」;外国人,尤其日本人,称为满洲,这是不怀好意的称呼!东北,也称东三省,北边是黑龙江省,与俄国毗邻;东边是吉林省,与俄、韩邻界;西南是奉天省后改辽宁省,西南界于长城的山海关;西邻热河、蒙古,邻界处称为蒙边,也称柳边;正南为渤海,辽东半岛伸入海内,东隔鸭绿江、长白山,与韩国相连。东北有名山、大川,乡人多喜以「白山黑水」自誉,自山即长白山,黑水则为黑龙江,另有西北之大小兴安岭,南部之医巫吕山,以及风光万千

  • 文章长白山传奇色彩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譚伯雄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长白山 吉林三宝 东山围场 动物崇拜 国界

    长白山上的好儿郞,吃苦耐劳不怕冰霜……」,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道出了东北白山黑水垦荒者辛劳的一面。长白山是我国东北地方的第一高峯,也是东北来台人士日夜魂牵梦萦的精神堡垒,但是它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和备受争议的地方。长白山地为东北东南部山腰的总称,起于合江省南部,向西南延伸到辽宁半岛,呈震旦方向。地理学上把山脉作东北——西南走向者称,为震旦方向,西北——东南走向者称为朝鲜方向。长白山地的山势以中段偏南最高,位在安东省长白县境,这是狭义的长白山。地质

  • 文章盛夏東北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0卷 第3、4期  作者:德村 志成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长白山 东北三宝 人物事迹 天池

    在人们的印象中,说到东北通常就会想到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但近年由于保护动物意识的抬头,貂皮和鹿茸受此影响的关系,今将后逐渐消失在游人的眼前。将来到此访问的游客可能就不是为寻找东北三宝而来了,取而代之的将是到此享受大自然的游人,这一次我就是以这种心情来到此地的。话说「长白山」海拔二七四九米是中国众多名山中最高的一座,也是一座喷口最大的山体。因山顶堆了多量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灰白色玻璃发浮石,同时年间长达九个月的积雪,因而使它终年披挂著银色的衣装,将它

  • 文章漫谈长白山天池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鄧蘭儒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长白山天池 吉林省 历史沿革 圆池 白云峰

    是针叶和阔叶树种混交生长林带。本层属于平缓的玄武岩台地,气侯温和湿润,土壤为棕色森林土质。以常靑的红松为主,其次是落阔叶松,两种树混合生长。森林茂密。(2)海拔在一千一百至一千八百米之间的层带,是针叶林带。玄武岩构成的倾斜高原,以红松,云松,落叶松为主。树高林密,四季常靑。(3)海拔在一千八百至二千米之间的层带,是岳桦林带。是长白山垂直分布结构森林的上部界限。乔木灌木过渡。像不规则山裙围绕在长白山火山锥体的底部。地形坡度陡峭,七月平均气温十至十四度,土质薄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