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军阀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奉系军阀史硏究述议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遼寧大學歷史系主任 胡玉海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北洋军阀 奉系军阀 军阀史 学术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关于奉系军阀集团形成问题。从总的方面看,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的一部分,其形成的原因是相同的。但奉系军阀的形成又有它自己的特殊历史背景,周大文在《张作霖集团的形成》一文中说:「由一八九四到一九〇四年,奉天省乡镇长期不安,促成了张作霖和冯麟阁两个军事集团。」[1]在这十年间,东北经过三次战乱[2],三次战乱之后,便出现了张作霖和冯麟阁这样两个军事集团。这表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在东北非常明显。陈崇桥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奉系军阀的形成:拥有

  • 文章近代中国军阀政治产生根源初探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汪海燕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军阀 军阀政治 经济根源 政治根源

    新兴的军阀官僚凭仗政治上、军事上的特权,在兼并土地的过程中,采取了各种手段,掠夺了大量的土地。山东的王占元以二元一亩的廉价收购土地。[1]曹锟弟兄是天津静海一带最大的地主,而且垄断了那一带的水利机关。[2]袁项城(即袁世凯)从前在彰德、汲县、辉县等地有田产百顷左右,徐世昌在辉县有五十多顷地,罗山大地主刘楷堂,曾任云南总督,拥有土地二千七百多顷,约合二万五千多亩。[3]与此同时,传统的封建地主却因清王朝的覆灭,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政权的保护,走向没落之路。他们

  • 文章论奉系军阀统治时期东北农民抗捐抗税斗争的特点及原因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邢豔茹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奉系军阀 农民 抗捐抗税 自然灾害 军阀混战

    发起人和领导者的污蔑、诋毁。如果没有他们,农民反抗斗争很难组织起来,他们在斗争中起到了主心骨和顶梁柱的作用。2.地方乡绅在斗争中具有两面性的。地方乡绅是指在地方拥有较多土地,经济实力较强,名望和社会地位都较高的人。他们一方面为维护自身利益,有反抗政府剥削的要求;另一方面他们和军阀集团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在农民抗捐抗税斗争中表现出两面性。如奉天义县抗捐风潮中,「各村士绅拟联名来省求免」[10],可见这里的士绅代表了广大农民的意愿,希望政府能够免除捐税;奉天

  • 文章張作霖的三個矛盾點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文化大學史學系敎授 陳立文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张作霖 直奉战争 奉系军阀 外交关系

    奉军磨擦日深。而奉军内部明争暗斗,郭松龄为阻止奉军南下增援,与冯玉祥结,于十四年(一九二五)十一月廿三日在滦州电请张作霖下野,是为郭松龄叛变,张作霖得吴俊升马兵力战和日本炮兵相助始转危为安[2],十二月廿四日郭兵败被戮,战事告终,但此后奉军趋于分裂,新旧之争终不能和衷共济,势力逐渐弱,张作霖此时原有意退回关外,闭关自守,然而终未能保自守之局,不久复与吴佩孚有吴、张合作之议,同向北京挺进,此时南方国民革命军已进抵湘鄂,吴佩孚向河南撤退,革命军转兵东下,十五年冬

  • 文章論田中奏摺之眞僞 台灣志士蔡智堪逝世卅週年紀念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程玉鳳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蔡智堪 田中奏折 史料考证 日本军阀 抗日战争

    伪作,不能欺人,故未发表正式文告否认此文之确实」[2]云云,而事实上并无任何资料以证明此文件为伪造。此后由于日本政府矢口否认,诬为中国政府伪造,遂使田中奏折之眞伪成为一大悬案,但是终抵不过事实证明,如上海「申报」于民国二十年十一月八日的「时报」所说:「……日本对于这一极其毒辣、极其狂妄的阴谋之揭破,「做盗的心虚」,自然立即感受到异常的恐慌,但他们在口头上却不得不百般狡赖,百般否认。当然,「做事不认帐」本是日本政客和军阀的惯技,而对于此一意外的打击,企图掩蔽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