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文獻

卷期(号): 第15期

出版日期:1990-02-01

出版周期:年刊

开  本:16开

記漢民先生二三事
作  者: 張志韓 出版日期: 1990-02-01
文章页数: 2 页 报告大小: 1.39M
文章字数: 2830 字 所属期刊: 第15期
浏览次数:   下载次数: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下载阅读

摘要:

張鄕長志韓先生,貴陽人。早年參加國民革命軍北伐,任東路軍指揮部機要秘書。福州底定,先生任福建省政府委員兼秘書長。民國十七年,北伐竟事,國民政府開始訓政,先總統 蔣公任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先生任行政院長,胡漢民先生任立法院長,王寵惠先生任司法院長,戴傳賢先生任考試院長,蔡元培先生任監察院長。先生任立法院立法委員,與胡先生公私交篤,有師友之誼。當時同任立法委員之士,目前尙有先總統 蔣公之德配 蔣宋美齡女士,亦在臺灣。對日抗戰期間,先生轉任貴州省政府委員兼敎育廳長,隨而又任第六戰區長官部中將參議。政府遷臺之初,先生任臺灣大學敎授。後來私立東吳大學在臺復校,禮聘先生擔任敎授兼訓導長。另外,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成立,先生並任委員。先生碩壯健康,性行豪邁,而學養有道,境界崇高。平居交人接物,不論少長親疏,男女士庶,無不感通相得,彼此外適內和,隨心所欲,而不逾矩。至於言談行事,總以社會國家爲首要,以進德修業爲根本,以心性契合爲繩墨,以莊諧融合爲表現。何以見得?如前所稱,先生早從漢民先生遊,交篤旣久,自然同德同心,同心同志,以致於有如史記吳王濞列傳所說的可以:「同惡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趨,同利相死」。這種情景,在先生所記本文的字裡行間,無不躍然充動。乃至於所涉「臺灣民進黨人」之言,其措辭遣字之功夫,臧否寓意之深遠,也是少見。爲什麼?周易略例說:「投戈散地,則六親不能相保;同舟而濟,則胡越何患乎異心」。先生之記,果能促進海峽國人之了解:此間人才輩出,發展空間有限,惟有朝野「同舟一命」,樹立民主憲政之軌範,講求自由平等法治之功夫,作爲彼岸的榜樣,讓他們早日認淸時勢之所趨,抛棄共產專政的敎條,走向我們一樣開放自由平等法治的民主社會,那時候此間政治菁英的發展空間同時擴大,「臺灣獨立」之音自然就會風平浪靜,縱然仍有標新立異之人,也會變成無的放矢,沒有作用,徒遺笑柄了。易繫辭說:「同心之言,甘臭如蘭」。先生之記胡先生事,眞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也是先生自我體現的方式之一。所以選刊出來,與我們這些後生讀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