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文獻

卷期(号): 第15期

出版日期:1990-02-01

出版周期:年刊

开  本:16开

國立貴州大學創始者陳立夫先生九秩壽序
作  者: 華仲麐 出版日期: 1990-02-01
文章页数: 3 页 报告大小: 2.12M
文章字数: 4450 字 所属期刊: 第15期
浏览次数:   下载次数: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下载阅读

摘要:

本文作者華鄕長仲麐先生,時常開導後進:做文章,有正筆,有伏筆,有穿揷,有比附,不只是一個記錄而已。編者在取材之前,爲什麼要把這篇文章刊出,列入貴州文猶,深感有格外加以說明的必要。讀者也許會懷疑:就此文的主題和內容而論,除了作者是貴州人之外,幾乎看來與「貴州文獻」無干,若單憑貴州人的作品一個理由,而文章的主題人物,是一位浙江籍的大老,敍述他的思想、學術、德行,以及他對黨國的貢獻,則其人誠可敬,其文亦極美,但囿於本刊地方文獻的狹窄範圍,恐終於愛莫能「取」。如此說來,那又爲什麼決定要刊用它呢?原因是:此文的背景、作者華鄕長、與主題人物陳資政立夫先生,對於發展貴州的文化敎育,都有相當的關係,而且還有一段故事可說。這是編者靑年時代念高中時,在貴陽所目覩的。後來編者升學,進入中央政治學校,又曾親炙於陳先生。所以,於公於私,都應該把這些情節作一個報導。玆特爲讀者道來。作者華先生,凡是貴州人,幾乎都能知道,他是出於一個「富而好禮」的文化世家。以前的不談,現在只說與陳立夫先生有關的故事。當對日本抗戰期間,陳先生任敎育部長,在各省興辦了好幾個國立大學。因此,素無大學的貴州,也選定了花溪風景區,歸併了一年前所創立的國立農學院,改爲國立貴州大學,增設法商學院、文理學院,同時,農工學院分設爲農學院、工學院,任命時任敎育部蒙藏敎育司長的張鄕長廷休先生爲校長。那時,華鄕長任陳先生的機要秘書,黔中耆宿任志淸先生之公子任泰博士任陳先生的英文秘書,楊恩元先生之公子楊葆昌博士亦任職於敎育部所屬的科學敎育委員會。任楊二先生皆出身淸華,留學美國,尤其任先生以英詩蜚聲國際,皆黔人中一時之隽彥。因爲陳立夫先生好士禮賢,故一代人才,往往歸之,以共赴國難。及貴州大學成立,張之長有請於陳先生,以敬恭桑梓爲理由,暫調以上三位黔籍學人,帶職同回故鄕,襄辦貴州大學之開創事宜,分別受聘爲敎授兼任敎務長、院長、系主任等職。因他們三人都是黔中世家子弟,故一時有貴大三公子之稱。於是,貴州大學羣賢畢集,辦得有聲有色。例如:東南史學大師柳詒徵翼謀先生,時爲部聘敎授,國內學人。如胡適之,陳寅恪等出類拔萃之士,亦因原爲張校長東南大學業師,迎養來校講學。此外,專家名敎授之應聘入黔者,不勝枚舉。而今貴大同學之在臺服務且頗著聲譽者,亦復大有人在,而尤以司法界爲最,目前以全臺澎金馬地區而論,女性之任高分院長者,也僅有貴州大學校友劉惠霖一人。故陳立夫先生之創辦貴州大學,對貴州文化敎育之發展,其功蓋不可沒。而其貢獻,卽與貴州文獻之關係,實不可分。至於本文作者華先生,他家歷代皆殫心於文化敎育的事業。民國初年,卽捐資興辦優級師範學校,公立中學,南明中學,樂羣小學。所謂「南明四校」,無不人才輩出。試舉有功於 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世業者,早的如王文華、谷正倫諸先生,稍晚出身於南明中學,今猶健在的如谷正綱先生,他如袁世斌、王亞明、張志韓多位長者,都已高齡九十左右。至來臺而已作古及留滯大陸者,不遑列舉,要皆曾任要職而有功社會者。華府旣有此優良傳統,故華鄕長仲麐先生回黔參與貴州大學之建校工作後,其母高瑤涵太夫人立卽捐贈田產多頃,年收稻谷數百石,以當時田價計,約値黃金壹仟兩,作爲修建圖書館之基金,並依太夫人名,命名爲「瑤涵圖書館」。張校長以此義舉呈報敎育部陳部長立夫先生,陳部長嘉其懿行,特頒匾額,以旌其廬,題贈「繼善承暉」四字,寓意是包括華氏母子在內。陳先生更復層報當時的蔣委員長卽先總統蔣公及國民政府林主席,隨蒙蔣委員長頒贈「重義興學」四字,林主席頒贈「殫心敎育」四字,連同陳部長之頒贈,共三匾額,一併飭交貴州省政府,轉令貴陽巿政府何巿長輯五,製匾親送。編者適在省垣,目覩三大彩亭,迎三大匾額,以省府樂隊爲前導,遊行巿街,路人夾道列觀,洵極一時之盛。據聞貴陽城中之榮獲林主席頒賜者,尙另有人,惟榮獲蔣委員長頒匾者,止此一家。或曰:蔣公最重母敎,尤敬淸節孤孀,故格外加勉。此雖民國三十一年間事,但記憶猶新,故以此文之背景和故事,與貴州文獻資料有關,特爲輯刊,以供鄕人欣賞其文,兼述文獻掌故,藉表風德永昭之意云耳。編者後學,見聞有限。前陳各節成稿之後,辱承華鄕長過目,藉以核實,亦省後人考證之勞,並此誌謝!

关键词: 陈立夫 | 九十大寿 | 寿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