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鄉文獻

卷期(号):第2卷 第2期

出版日期:1986-03-20

出版周期:年刊

开  本:16开

倫理永遠是中國人的生存原則
作  者: 胡仲華 出版日期: 1986-03-20
文章页数: 4 页 报告大小: 5.48M
文章字数: 5197 字 所属期刊: 第2卷 第2期
浏览次数:   下载次数: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下载阅读

摘要:

親愛的鄉親們:今日的社會型態、人心,可以説難以名之,真不是東西(丢棄了祖宗世代相傳的正道,着迷了異方文化的邪門。)詩書禮義之邦是這樣的嗎?堂堂華胄是這副德性嗎?中國前途的坎坷危難,究竟該如何挽救?靠什麽?憑什麽?當然有人説:靠三民主義,憑三民主義。這絶對沒有錯,但是,三民主義的根本精神,注意把握了沒有?實行了多少?這是一個非常嚴正的問題,三民主義是不容祇當標語裝飾用的。曾文正公曾説:「風俗(氣)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嚮而已。」這一二人在那裏,説來感慨太多。道地的湘鄉人,有點土味,却是持正不阿,實説實幹的,正因如此,就很難適應今天這個社會的。渺少如我,所識不廣,而感觸甚深,常作「杞人」之想,(可譏為寳氣)見到不平,就會寫信到相關機構去擧發,得到的答覆是,除了「謝謝」,就是告以「查無實據」。後來我知道我的老學長李如初先生更有過檢擧貪汚的壯擧,他對某公營事業的弊端,親目所見,乃列出具體而詳的資料,不下數萬字,印刷成册,分送各有權整飭的機關,且顧到可能因此而遭殺身之禍,曾預立遺囑。奈何當事人神通廣大,或出於靠山奇大,或因其財力雄厚,經處處打點、封孔——「結了。」我學長的一腔忠貞赤誠,也結了,怎不令人髮指!其次想到最敬愛的老師蕭一葦先生,詩文、繪畫,境界特高,而憂在其中,一如陳子昂之「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只得「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去年曾有詩見遺:「地館芳菲景物非,殘荷衰草且相依;煙晴湖畔曾留影,秋盡江南尚未歸;故壘至今思漢殿,夕陽何處認烏衣,飄零猶感東皇舊,不逐西風上下飛。」讀之潸然,啓示更多。漸漸的我知道該如何自處,不再「天真」,旣姓「胡」就該名「塗」悟通之後,曾作聯句「但喜花前醉,祇聞鳥語香」,以酒為友,對花寄意,或能超然物外。上個月,老長官又是宗親的胡英傑將軍,命我再為湘鄉文獻寫稿,實感力不從心;但面對這位風骨嶙峋,守正尚義的長者,能敢説「不」嗎?推敲題目之際,仍慨然於人心險惡,正道不彰,乃勉強胡謅這篇「倫理永遠是中國人的生存原則」,不當之處,敬請指正。(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