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黄米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小米與高梁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60期  作者:蘇日新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小米 高粱 乌谷米 黄米

    最近回大陆住了将近一个月,那里的物价小米比大米贵。小米十元(人民币)三斤,大米二元六角(人民币)一斤,这种情形正好与以前相反,以前是大米比小米贵很多,是有钱人作为主食,平常老百姓只吃小米,高梁米与玉米。小米细分有四种:即黄小米,白小米乌谷米及小黄米,这四种小米以黄小米最普通,单位面积产量大,但不十分可口,一般大众作为主食,平常人家早、午吃干饭,午餐有时也将小米加工,作成豆包、窝窝头、贴饼子等等,贴饼子也叫干面子,是贴在铁锅内四周,一面呈锅巴状,吃起来

  • 文章(故乡美食)酸饭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第24卷 第24期  作者:胡莉娜 出版时间:2000-10-01
    关键字: 故乡美食 酸饭 黄米 发酵

    饭的事,让我了解到这种独特地方风味的相关情况。酸饭多是用黄米制成,呼市托克托县盛产黄米,当地农民一般将黄米放入一种陶罐中,加些温水浸泡,将陶罐放置在土灶的锅台上去发酵,等发酵到溢出酸甜味之后就把米捞出来,捞出的酸米还可以做出焖饭、捞饭、稀粥等,口味很多。这里的老人小孩都特别爱吃,酸中带甜,味特美,尤其是它的开胃、消暑、健胃的保健作用更让他们离不开酸饭了。小的时候,我也听说过土默特旗、托克托县、清水河等地的特色之一是这酸饭,以为那时蔬菜少,只能用食醋拌著米饭

  • 文章張家口的奶皮子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6期  作者:培適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饮食 奶制品 寒冬 蒙古 牛奶 黄米酒

    制品,并不如奶皮子好吃,因为奶汁的不同,也就有了分野啦!今天市上的鲜牛奶,因为科技的发达,都是作了手脚的货色,牛奶制品的加工,也就不同了。张家口的奶皮子用刀砌碎了,再用当地有名的黄米酒煑滚后冲着吃,眞是美味至极,黄米酒完全是用当地所产的黍子米(黄米)酿造而成,制造此种酒类时必须加入大红枣、橘子皮、栀子(中药)等料品,这样的黄酒酿造出酒来色泽晶莹,味道醇厚,当地俗谚说:「奶皮黄酒冲下肚,满头大汗热呼呼」!又说:「黄糕(用黄米做成的糕食)肉菜吃的饱,女儿送人也无

  • 文章(飮食)塞北家鄕黄米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9期  作者:趙夢蘭 出版时间:1985-12-01
    关键字: 黄米糕 制作方法 枣糕 凉糕 粽子

    时光过得眞快,转瞬间又是一年了,每当年节,看到本省人做年糕以及街上卖年糕的情景,就对家鄕绥远的黄米糕特别怀念!谨就记忆所及介绍其做法与种类,以供塞北同鄕们参考。泡好黄米黄米(即去壳黍子),也是家鄕农产品之一,圆圆的粒儿虽然没有糯米粒大,但黄晶晶的极为可爱,做出来的糕也没有糯米糕黏,但却有一种特有的香甜味。家鄕一般家庭逢年过节办喜事都做黄米糕,平时为了换口味也会做来吃,不过住在城市的人家做起来没有农村方便。——就我记忆家鄕的市面上好像没有卖磨好的黄米

  • 文章(故鄉麵食)終生難忘家鄉味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7期  作者:趙夢蘭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家乡风味 莜面 豆面 油炸黄米糕 烧麦

    久,住了四十多天,到家后即向亲人们表示,每天不要做许多菜或换什么花样,只想吃家乡的莜面、豆面、黄米糕等土产食品。但是现在人们生活好了,那些杂粮逐渐少了,市面上很难买得到。——我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都住呼市新城,最初住二弟家,二弟赵登高还没退休,二弟妹刘秀芝退休在家,因此在二弟家住的日子较多。为了解馋,二弟妹和我上街,跑遍新旧城粮店也买不到莜面和豆面(粉)。摊贩倒有卖蒸熟的莜面鱼鱼和莜面窝窝等,但二弟妹坚持不要买,怕不卫生。最后二弟妹请人到农村她娘家带了一袋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