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黄海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海州小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李長寰  出版时间:1983-06-01
    关键字: 诗词 云台耸翠 黄海汪洋

    一、云台耸翠。(唐尉迟敬德建雄伟海州城,城东门题「云台耸翠」)。黄海汪洋。(云台当暖流之冲多奇景,奇花异草中以樱桃、葛粉稻香米皆系绝品。所产淮北盐远销西安汉口长沙及皖赣豫各省。)是我们生命所寄,有所们爹娘。风俗敦厚,软语带强,(海属语调音杂且含英语)掩不住剽悍有锋芒。(吾海男女均无弱者)二、鄕贤已去,枭鸱猖狂,灭绝先天人性,制造人类之极不祥。海内外同伸破釜沈舟决心。(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除恶务尽,扫灭豺狼。三、云台含笑,黄海波扬。沂沭朝宗鹰游门下。(州

  • 文章漫谈「四黄」——从黄土说到黄河、黄海、黄帝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8期  作者:劉大衛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黄土 黄河 黄海 黄帝 传统文化

    滨海 刘大卫滨海(老阜宁县东北部)濒临的是黄海。黄海因水呈黄色而得名。黄色是黄河带来黄土造成的,黄土来自黄土高原。黄河在远古和淮河冲积成黄淮平原,黄淮平原上出过大名人黄帝。可以说,黄土、黄河、黄海、黄帝是一脉相承的一家。在黄河夺淮的几百年间,在苏北沿海,淤出包括滨海在内的大片陆地。我们滨海,有八七·五公里的黄河古道,又有41公里黄海海岸,我们与「四黄「都有关系,这在全国是罕见的。下面就是「四黄」的小故事。一、黄土我国的黄土区域,面积和厚度,均为世界第一

  • 文章邓世昌精忠义勇黄海殉国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何礎南 出版时间:1981-03-31
    关键字: 邓世昌 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殉国 战事经过

    百粤为我国首善之区,山川秀丽,物产丰饶,人杰地灵,贤能辈出。晚淸光緖年间吾粤人士邓世昌于甲午中日战争黄海之役壮烈殉国,表现忠义忠勇忠烈精神,委实惊天地,泣鬼神,诚宜写报:稽甲午中日战争黄海之役,日期是光緖廿年八月十八日(阳历是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地点是鸭绿江偏西之大东沟。缘中国海军北洋舰队,在前一晚护送由招商局新裕、图南、鎭东、利运、海定等五艘轮船载运淮军铭字十二营从旅顺安全抵达大东沟登陆成功,增援朝鲜陆战。黄海之战,中国方面的主将是海军提督丁汝昌

  • 文章翁同龢與中日甲午戰爭(下)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2期  作者:沈縉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翁同龢 中日甲午战争 黄海之战 主和派 马关条约

    两条敌人主要进攻路线,战局决不至不可收拾。可是,主和派却下令限制北洋舰队只能在山东成山角至鸭绿江口一隅活动,不准巡海制敌,决不许滥进袭击日本舰队,擅自主动放弃了黄海东域和朝鲜海峡的制海权,从而使日本海军得以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能于九月十七日,在我海域(黄海)伏击我北洋舰队。「李鸿藻(高阳)指责李鸿章有心贻误,翁同龢谓:高阳正论,合肥事事落后,不得谓非贻误」。可证败北之责,并不在主战派。黄海之战,我军虽然损失惨重,但士气仍旺盛,海军提督丁汝昌亲率旗舰督战

  • 文章黃海風光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6期  作者:顧曙光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诗词联赋 黄海 自然风光 诗意情怀

    滿江紅蒼茫大海,怒風號,駭浪排空。波不驚,斜陽遠帆,點點海鷗。噴薄日躍朝霞紫,紅呑大海成奇觀。流連處看海上勝境,易銷魂。雨濛濛,雲霽開,黃海岸,綠映紅,更蘋天葦地,柳汀煙浦。千里稻香迷望遠,九夏芙蕖惹人醉。綠樹掩映玲瓏樓臺,風光麗!

  • 文章黄海诗社成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趙梅林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黄海诗社 成立过程 祝贺诗词 七言诗

    喜訊傳來正金秋,結社海濱展大猷;逸興珠璣承雅頌,宏揚國粹競風流。

  • 文章戲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汪兆海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故乡风貌 鹰游山 黄海快艇 咏诵诗词

    鷹游山下黃海邊,繫波快艇舞翻躚;蓬萊騷客騰戲浪,大顯神通賽八仙。

  • 文章晩岁师生千山万水情——记黄海章教授与泰华诗人黎任的情谊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0期  作者:張維耿 出版时间:2006-02-11
    关键字: 黄海章 黎任 交往经历 散文诗联

    按:作者係廣州中山大學教授,梅縣人。

  • 文章懷母校悼恩師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郭兆華 出版时间:1990-09-30
    关键字: 梅州中学 黄海章 追思悼文 梅州沿革 往事回忆

    一时之选,每位学识都极丰富,经验也有过人之处,敎学认真,和蔼可亲,视学生如子弟的长者,尤其我对于担任我班国文的黄海章老师,特别敬佩!海师对于文史及诗词歌赋选诣之深,无以复加,可以说我们当时做他的学生,也不够资格。(后来他转任国立中山大学敎授)他每次登上讲坛之后,把书本一放,就开始不停的讲解。同时,手拿粉笔,也不停地在黑板上写出课文中的精义,未到下课,整个黑板早就写满了。每逢讲得起劲时,他会摇摇头,有如野鹤浮云,自由自在,在座同学,深受他的吸引力,无不尽心倾听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