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鬼鱼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豚的烹饪与加工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7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9-04-20
    关键字: 河豚 中毒 熟透

    河豚,嵊泗渔区及定海、宁波一带称「鬼鱼」、「乌狼」。在战国时期,人们呼河豚为「赤鲑」、「」;汉代称「鲑」;隋代叫「鲐」;唐代称「鯸鲐」;宋代才有「河豚」之称,而到明代则又呼其为「鯸鮧」、「」、「气包」、「嗔」、「吹吐」、「斑」等,近代一般叫河豚。烹食河豚,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记载。大约距今二千二百至二千三百年的战国时期,《山海经·北山经》曰:「(少阳之山)敦水出焉,东流注于厦门之水,其中多鲑之,食之杀人。」后汉王充在《论衡》中也提及「人

  • 文章(玖、雜纂)郭公灣社公傳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楊衍斌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地方志 郭公湾 捕鱼 饮酒 投生 水鬼

    民国廿八年夏某日余至籍田兄家,偶阅瑞金县志一篇曰,鸬鹚园人刘某捕为业,日以竹筏、鸬鹚、网具,沿绵江捕,晴朗之夜则以竹筏、火炬、网具溯江而下,每行时必携酒一壶于筏上,至午夜即在郭公湾木桥头靠岸休息飮酒,飮时首先洒地一杯,口念各位大神共来飮酒,时日久矣,某夜有一水现形曰,兄莫惊我乃水也,我飮汝酒有两年矣,我知你家贫,儿女众多且幼,我俩结拜为老庚,今后我尽量为你赶,我已死三年近日要投生,明日早饭后有一戴箬笠男者经过此桥,我袭其笠于河中,伊必下水检之

  • 文章故鄉搜奇 灌河的三寶與一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李山 徐秉揚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灌河 三宝一怪 虾籽 烤鱼 小米蟹 鸭蛋 风土习俗

    产于灌河两岸沙滩上的一种小蟹,它的盖子只有玉米粒大小,因其色白,故称米蟹。以前小孩没事时到河滩上用铁丝钩堵窟掏,半天可抓二三斤。它的吃法也有讲究:先把活小蟹放在淸水中爬一昼夜,然后再放入低度白酒中浸泡十多小时,捞起放入酱油中,浸泡密封半月后即可食用。其味之鲜美足可敌洋人之生片,其珍贵直可招待国宾。再说一怪:在灌河北岸的灌南县北陈集老街的古玄帝庙两侧,东西长约五百米,南北宽约十多米的范围内,只要挖下一尺多深,常可挖到一种叫「鸭蛋」的东西。这东西大小形状与眞

  • 文章山明水秀話富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2期  作者:王杰謀  出版时间:1968-07-25
    关键字: 富春江山明水秀 奇山异水 鬼斧神工 富春江

    南湖的烟雨,苏锡的庭园,黄山的松石,庐山的云海,钱塘的狂潮,雁荡的飞瀑,乃至太湖三万六千顷,数不尽沙鸟风帆,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寸寸江山如画,处处潇洒风流。江山之模范人心,有不期然而然之妙。昔人云:「登临更有超然趣,囘首麈埃百不堪。」又云:「我见靑山多妩媚,靑山见我应如是。」故得正气而生者为圣贤,闲气为英雄,淑气为君子;地灵人杰,不可移易。富春江山明水秀,是造物之斧神工所形成。梁齐大文豪吴均有曰:「风烟倶静,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