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马山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松江斜塔

    来源期刊:《浦東》 第26期  出版时间:1981-10-15
    关键字: 护珠塔 天马山斜塔 九峰胜景

    塔为啥严重倾斜而不倒塌,讲法不一。有人认为,江南盛行东南风,正好把朝东南倾斜的塔顶住了;也有人讲,塔旁的那株古银杏正好斜对着它,乃神力托住了古塔。当然究竟道理何在,恐怕得请科学家分析。天马山形如奔腾骏马,气势雄伟,传说干将曾在这里铸过剑,故也称「千山」,是松江九峯之一,天马山斜塔更为九峯胜景。

  • 文章讀「時光倒流集」有感寄意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9期  作者:雪兮 出版时间:1979-09-01
    关键字: 《时光倒流集》 读后感 天马山

    一、时光倒转事何能,囘忆前尘自写生,一代风云人去尽,故家乔木德犹清!二、梦里家山似画图,花明现境鸟相呼,干戈飘荡征老夫,生入玉门事恐无。三、见君团聚一家春,惹我汎澜泪满巾,卅载危巢抛铁幕,生生死死讯无凭!四、以水为财是耶非,珂乡地尽海环围。即今敌国倾侨界,合驾三山竞马飞!(塘东乡寳盖山凤髻山西资岩三峰并峙,侨居海外俱有所成,堪媲美集美乡陈嘉庚天马山) 一九七九、八、廿八

  • 文章記馬蹟山——太湖七十二峯之一(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9期  作者:伍受真  出版时间:1970-03-15
    关键字: 马迹山 马山 古竹村 太湖

    編者按:此文係伍先生在十餘年前所憶寫,四十二年春,曾收入其「稼靑遊記」中,玆該書早經絕版,同鄕中讀過此文者,恐屬極少數,爰爲轉載于鄕訊,謂過去未曾到過馬蹟山者,對于該地景物,有一大槪之認識。

  • 文章無錫太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寺、佛、街、塔、墅」——靈山商業旅遊城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30期  出版时间:1997-04-20
    关键字: 无锡 太湖 马山 灵山大佛 旅游

    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是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于江苏省无锡市西南端的马迹半岛、风光秀丽的太湖之畔。是一个立足国内,面向世界,融观光、渡假、休闲、健身、娱乐和会议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马山,三面环湖,全区面积51.4平方公里,区内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丰富,据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测定属一级空气、二级水质,为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不可多得的一方「净土」。马山位于中国大陆经济密集度最高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东距上海128公里,西距南京

  • 文章家鄕「活文物」 古樹名木知多少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5期  作者:宋祈新  出版时间:1992-09-20
    关键字: 古树名木 无锡 活文物 马山 保护

    的树均属古树名木。它们属于国有,任何人不得砍伐移植。据园林及有关部门普查,我巿现有三一一株古树名木属保护范畴,其中重点保护的有一八一棵,共廿五个树种。无锡现存的古树名木,以马山为最,城区以惠山景区为多。这里数几棵奇特的古树名木:千岁古树:我巿最古的树,是马山区桃坞小墅的一棵柞木树,树龄逾一、〇〇〇年,树形高大,古拙苍劲,被誉为「江南灌木之王」。其次是该处的二棵糙叶树,古称橿树,俗称「牛筋树」,已有八七〇多年树龄,盘根错节,苍然古朴。鸳鸯银杏:在马山西部的钮村

  • 文章临川「下马山」地名的由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2期  作者:一成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临川县 马山 地名由来 历史轶闻 王安石

    「蛤蟆山」便改成了「下马山」。

  • 文章“海上公园”三日游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2期  作者:吳鶴年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金门三日游 马山远眺 太武山 水头民俗村

    的是欣欣向荣、绿意盎然的景像,处处是美丽清净康富繁荣的风华;是幢幢新颖,方兴未艾的建筑;是川流不息,车水马龙的车潮;是红男绿女,云游仙境的旅客;是豪华舒适安全宽敞的旅店;是崇法守纪,生活富裕的社会;是人间仙境,海上公园的新金门。三、马山远眺踏出机门,首先映入眼帘的金门和熙暖阳,一扫出发前桃园天空阴霾,微风细雨的景况,金黄色的阳光,洒落远远近近青黄交错的树林与殷红厚实的泥土,既美艳又温馨。最令人激动的莫过于「马山远眺」了。透过望远镜,我是那么清楚、那么真实、那么向往

  • 文章重陽佳節 老少同歡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丘玉輝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重阳节 登高联谊 敬老活动 马山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开放改革后,提倡尊老敬老,又把它定为老人节。这天我们大埔县百候镇候南管理区离退休干部职工联谊会计画到马佛山登高,参观重建的〝马寺晨钟〞胜景。这件事被候中老师知悉,有意参与登高,他们与联谊会杨镜星主任协商约定,让百候中学幼师班师生同去联欢。这日,天气晴朗,金风送爽,丹枫欲变,黄菊初开,如此佳节,我们联谊会的老人一行八十多人,早饭后即从各自家中出发,相约于九时前到达马山寺。一路上,老人们有的三三五五边走边聊,谈天谈地;有的骑自行车到山脚

  • 文章閩園詩壇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9期  作者:陸紹椿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诗歌 闽东 龟湖 天马山 生平自述

    滴岑,参天古木昔成阴,乡民乐道前贤事,击节同赓苜蓿吟。铜冠双松先辈风流逸兴浓,每因寻句倚虬松,登临易触沧桑感,何处涛声起卧龙。石门漏月胜景何殊武陵源,清秋载酒伴诗魂,灵泉峭壁乘时看,桂影金波跃玉门。仙岫晴云仙岫峰奇翠接天,云停山半袅晴烟,排空故伏惊人笔,俄顷雷殷骤雨涟。巖湖板障悬崖峭削障巖根,千载疑留试剑痕,鸟道行经危涧处,山风呼啸客销魂。马屿香泉天马山墟滴水涓,清泉香溢在山先,福星亭畔长桥古,榕荫参差塔影连。八十述怀黄其禄试稿中华民国七十八年冬月余四十岁

  • 文章即墨的名山古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趙書堂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即墨 名山古迹 天井山 灵山 玉皇庙 狗塔埠 马山

    是否有记载。在狗塔埠东面,有一小水沟,中央有一湾,宽约六七公尺,其深莫测,行人常见大鳖如盆浮于水面,路人往往在此洗手洗足,有时不愼失足落水,死不见尸。民国二十五年,流亭村周中章,饲养六七只鸭,跑至井边戏水,不注意赶落井中两只,遂命人下井捞之而不见鸭影矣,翌日邻人在水湾发现。按流亭村至此湾,有一华里之远,鸭落于井内何以出现在此湾中?老人说,那狗塔埠地下是空的,民前德国人曾在此湾向外抽水,抽了一天一夜而不见少而去,笔者问过数人,都说是实。马山马山,又名马鞍山,因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