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馆务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梁灼全票蟬連會館高雷董事長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47期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梁灼 高雷会馆 董事会 祭祖 奖学金

    陈平楼。会馆除每年举行春、秋二祭祖先弘扬孝道外,并颁发优秀子女教育奖学金、赞助社福,服务乡亲。凡向该会馆申请设立神(禄)位(不限于高雷乡亲),或捐助奖学金,祭祀基金者,即为会馆出资人,享有会馆所规定之权利与义。该会馆现有一百多个姓氏,七百多个家族、奉祀神(禄)位几近一千座、家属子孙约三千五百余人。分布于台澎、金、马,港、澳等地。会馆组织因属财团法人,故董事会设董事长掌理馆务。下置执行秘书、及总务、祭祀、财务,奖学金、研究发展、监事等六个业务组,推行日常工作

  • 文章(文化介绍)简介台南市中正图书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41期  作者:方世昌 出版时间:1980-10-01
    关键字: 台南市中正图书馆 地方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事业 概要 人事革新

    歌与歌者」我们在十年前馆务检讨与展望中曾经说到:「台南市立图书,创历史悠久,典藏图书繁富,它是「故都」文化表征之一,也是储供精神食粮之所。我们实引以为荣,亦借此为慰。但荣耀不可骄矜,骄矜必然老大、慰藉不可自满,自满势必衰退。在何事业保持靑春方露生机,任何公益结合大众才有活力。我们公共图书的职能,要在推广社会敎育,提高文化水准。一方面应循精进的图书新知为指引,一方面得以广大读者需求为依据。这是我们每一个图书从业员所须信守的观念,也是我们共同

  • 文章(参、两岸交流)五、山东省台湾事办公室四人参观访问团来台访问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事务办公室四人访台 职务名称 参观史馆 合影留念

    为促进两岸交流,山东省台湾事办公室主任杨庆文率同仁四人来台,参观访问并拜会本会,于9月8日在国民党接待室见面并参观党史,中午十二时假三军军官俱乐部餐叙。来台人员与本会餐叙人员如下:本会王理事长文燮于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接待山东省办杨主任庆文等合影王理事长文燮假三军俱乐部设宴宽待杨主任庆文等人

  • 文章姚顯微烈士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5期  作者:巴怡南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姚显微 烈士 商务印书馆 教授 梁启超

    「所贵乎为学者,在能求进不已耳,毕业云乎哉?」遂不去,凡三载,写就章实斋、朱竹君、邵念鲁三家年谱,又为梁先生编历史硏究法补编与古书眞伪及其年代。二书成,而先生逝世,君怅蹙失所,其故里各中学争相求聘,皆却之曰:「余必得世界大图书入而学焉。」何炳松先生闻而贤之,聘君为商务印书馆编辑兼特约撰述;君因得首阅商新书,并与东方图书相近,颇为洽意。时所编为万有文库,而君撰述则目录学也。未几,「一、二八」暴发,商与东方图书及君之藏书,悉为灰烬,目睹沪上平民死伤,难

  • 文章创办刚峰报忆往

    来源期刊:《海南文獻》 第17期  作者:韓海山  出版时间:1989-07-15
    关键字: 刚峰报 创刊经历 南洋商务印书馆

    因之乃决定开办印书舘之构想,遂创议倡办「南洋商印书舘」,复蒙同鄕俊彦,曾毓秀,符照光,符大应,林鸿桓,林中川,林对舆,林协兴,韩钦准,韩少文,韩钻光,韩演丰,韩招丰,韩佳元,韩作元,潘先庚,潘藻溪,潘毅民,李昌琳,王昌明,王康宁,洪潮,吴乾明,符和升,陈明波,符宿垣,周敬堂诸鄕亲之极力向应而赞助成立「南洋商印书舘股份有限公司」,于泰京七层楼后安南街之六十四至六十八号为公司舘址。其宗旨是宣扬中华文文化,推动教育事业于海外,凡内地各府之华校,皆往拜访东陲泰棉

  • 文章两岸关交流追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2期  作者:沈贊夏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贸易自由 老舍茶馆 自费旅游 关税 两岸关

    出席人员有宿会长世芳,副会长兼秘书长徐鸿(前北京海关关长),副秘书长秦民表,海关总署监管一司司长刘燕生、监管一司处长孙羣、关税司副处长尹利羣、外事处干部杨汉平等七员。我方曾准备书面资料「海峡两岸关交流之展望」一份,由袁前总税务司提出报告,其重点有以下六项:一、关税总局改组并调整组织架构;二、实施新制海关进口税则,放宽进出口限制,降低关税税率,促进经济国际化及贸易自由化;三、积极推动通关自动化作业;四、废止旅客携带黄金进出口限制,并提高旅客携带外币现金及新台币金额

  • 文章上海商务印书馆暨东方图书被毁七十周年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1期  作者:吳以秀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上海商务印书馆 东方图书馆 日本侵略

    在今日上海闸北区华东师范大学分部校园操场的南端,就是昔日亚洲第一图书—商务印书馆及东方图书的所在地。商务印书馆始建于一八九七年二月十一日。今年也是它成立的一百零五周年。四位创办人是: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一九〇二年张元济加入,使商务印书馆日益发展,处于中国新式出版事业的领袖地位,在海内外设有四十多个分支机构,员工总数达到四千二百多人。商务印书馆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出版业诞生的重要标志。张元济于一九〇四年创建了商务印书馆的资料室「涵芬楼」,广泛

  • 文章务印书馆草创者之一的鲍咸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5期  作者:戴懷萱 出版时间:2002-02-10
    关键字: 商务印书馆 鲍咸昌 人物传记 印刷出版 四部丛刊

    中国现代出版事业中,历史最久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全由几位当排字工人合力创办起来,鲍咸昌就是其中之一。鲍咸昌生于清同治三年(一八六四),鄞县西南鄕人。少年就读于上海清心学院,该院由美国基督敎长老会传敎士范约翰于一八六五年所创立。鲍咸昌之父鲍哲才是该会上海南市清心堂首任华籍牧师。鲍咸昌进校不久,其父病逝,故家境贫寒,只能边学习,边从艺,先后学会中英文排字、手工印刷、刻绘中英文字体等技艺。一八八一年,鲍咸昌在该校毕业,即由长老会介绍,进该会所办的美华书

  • 文章王雲五先生瑣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9卷 第3期  作者:康保延  出版时间:2001-07-31
    关键字: 王云五 商务印书馆 国大代表 写作 人物交往

    注:王云五先生)「王云五」这三个字,在二十年前,我想大家都知他是何许人?而今,时间过去,人们的记忆也渐渐忘了这位伟人了,何以称之伟人呢?凡謮书的人,大家都对「商务印书馆」有所认识吧!他就是商务印书馆的董事长,由于他的坚持理念出好书,以提升教育、文化为使命;他使出版事业现代化,更使商务印书馆起死回生;这一份坚持信心,这种过人的才智和魄力,乃使王云五成为出版界的一代巨人。在二三十年前,大家不会忘记「王云五大辞典」吧!那就是他轰动一时的著作,也为后世留下深刻

  • 文章夏粹芳和商务印书馆(上)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7期  作者:杜雲之 出版时间:1975-04-01
    关键字: 夏粹芳 商务印书馆 新文化运动 发展历程

    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发韧于满淸末叶,发展于民国初年,在新文化运动推广的过程中,应运而兴的规模颇大的书店,成为了传播文化工作重要的一环。在这些大书店中,对新文化最有贡献的首推商务印书馆。创办人夏粹芳,是松江人氏。而它的创办经过,富有传奇色彩,兹特从头介述如后:在淸代光绪年间,中国印刷出版事业很落后,上海多的是老式书坊,如「扫叶山房」、「粹文堂」、「千顷堂」等,都是印木版书的。其中「扫叶山房」历史有一百多年。淸代有两位名医薛生白和叶天士,都在苏州悬壶济世,而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