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饮食风俗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美食漫談)勸君品味姚江菜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4期  作者:諸煥燦 出版时间:2011-03-10
    关键字: 姚江菜 饮食风俗 重阳节

    姚江菜是浙江菜系之一中国菜历史悠久,原料丰富,口味鲜美,富有文化气息。无论是宫廷菜、官府菜、素菜、地方风味菜、少数民族菜等各种类别,都具有显明的风味特色。姚江菜虽然不归于属于淮扬菜、川菜、粤菜、鲁菜四大地方风味菜系,亦独具显明特色。余姚人虽同属南人,与北方人喜食面食不同,与姚江之外的南方人亦有所不同,饮食方面自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风俗。最早的原始人如河姆渡先民,是靠采食野果、野菜而生活的。只有当人类将野生稻栽培成人工稻,古代的食俗才进入到

  • 文章长安为中心之唐代社会风俗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劉伯驥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唐代 社会风俗 飲食

    良人与杂户奴婢,均不得通婚,阶级贵贱,划限甚严。本文所述风俗习惯,大都为良人方面之生活。玆从服饰、飮食、居室、婚丧礼制、风流韵事与嗜好娱乐等多端,论列如下:一、服饰衣服之制,别之以色。隋制:文武官皆戎衣,五品以上者通著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绯缘,胥吏以靑,庶人以白,屠商以皀、士卒以黄。唐代礼服,兼用历代之制,衣冠束带,庄重而华丽。百官有朝服、公服、弁服、平巾、帻服、袴褶之服,而常服则用袍。常服者「亲王三品已上二王后服用紫、饰以玉;五品以上服用朱,饰以金;七品已上

  • 文章歲寒話臘八粥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0期  作者:石岑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腊八 佛教 风俗 打猎 饮食

    乳蕈、柿栗之类为之,比起初时的腊八粥好吃多了。到了淸代腊八粥尤更讲究精美,据燕京岁时记里述淸末制腊八粥云:「腊八粥者,用黄米、香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枣泥等加水煑熟;外以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白糖、葡萄以作点缀(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元则粥味不好吃)。每至腊月七日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除祀祖先供佛外,并分赠族亲好友,不得过午;且各地寺院中尙有施粥。」腊月八日除吃腊八粥外,尙有其他风俗,据荆楚岁时记里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 文章蒸饃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韓振遠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蒸馍 家乡饮食 风俗乡情

    自小讀了幾年書,我就把饃稱爲饅頭,認爲旣是同一樣東西,還是隨大家叫好。畢業後,回到家鄕,又吃了十幾年饃,才覺得把饃叫饅頭,實爲大謬。平日吃的饃和饅頭相同,大而胖,淡而甘,多數北方人都離不開。即便有美味佳肴,一頓飯不吃個饃,肚裡就覺得不實在;幾天不吃,就開始覺得慌躁;若是離家外出,十天半月不吃,就感茶飯不香,焦燥煩悶,以致愁腸百結,發思鄕之幽情。如果光吃饃,不再有湯有菜,又覺得不像飯,雖也能塡飽肚子,總讓人不滋潤。我在農村那幾年,有時已經吃了兩個大大的饃,...

  • 文章愼終追遠話淸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3期  作者:剡川鄔氏 出版时间:1976-04-01
    关键字: 清明节 节气 上坟 饮食 祭品 风俗

    门户上挂一枝柳枝,有的小孩把柳条做一个环戴在头上传说是淸明戴杨柳,下世有亲娘舅。淸明为什么要挂柳枝,也没有人说起过,祇当是一件风俗习惯罢。

  • 文章立夏和端午鄕俗述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3期  作者:鄔烈梓 出版时间:1975-06-01
    关键字: 端午节 立夏 风俗 饮食 家乡 钟馗

    立夏節是國曆五月六日,在農業社會裏是個重要節日,家鄕早稻揷秧依據立夏節而定。當作者幼時早稻揷秧在立夏節前一二日開始,以後逐漸提前,到抗日戰時,早稻秧在立夏節前差不多已經揷好。原立秋割半稻,也變了早稻到了立秋節已收穫完畢。豌蟲蠶豆原在立夏節上市嘗新,以後因下種提前,也提早上市。莧菜也是立夏節新上市蔬菜之一。家鄕過立夏節要吃許多有名堂的菜餚點心。茶葉蛋,因為像人頭部的縮型,據古老傳說下來,立夏吃茶葉蛋主頭,意思是說會增進頭部的健康。茶葉蛋家鄕製法是用火缸熓不...

  • 文章鄉思摭譚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6期  作者:蕭良飛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家乡风俗 饮食习惯 民俗节日 儿时游戏

    ……」这种尖锐的回忆,如果能够用到读书方面那该多好,可惜我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光想拈枪弄棒,不近孔孟子曰,惹的父母伤心,眞是悔恨万分。未履家园,卅余载,鄕愁客怅,肠断中宵,未审鄕里故旧,一淸二白之下,还赶年会也无!?拜年台湾和故鄕的风俗习惯大同小异,差不了多少,尤其对于过年(春节),大家都很重视,不过台湾的年,其物质的丰盛容或过之,只是在礼节上较差一些,比方说台湾过年,孩子不唯不给父母磕头拜年,就连躬个躬也少见了——大槪是由于工业时代影响的关系。这倒是个隐忧,因为

  • 文章我所知道的故鄉—杭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12期  作者:孫尚志 出版时间:1981-12-06
    关键字: 杭州 家乡 饮食 风俗 信仰 祭祖 水果 龙井

    每年春节张挂祖宗遗像儿,逊淸平民逝世后例封九品,男的朝殊补服,女的凤冠霞披,美国人见了视如艺术品,出高价购买收藏,眞是古今异势,中外风俗不同。杭州人吃素,亦蔚成风气;是以杭州功德林素菜馆也就独树一帜,享誉甚隆,价码亦较一般餐馆昻贵。吃素分长素花素两种,社会上一般习惯,初一及月半吃素外,五月吃朱天素六月吃观音素,其实病从口入,节食吃素的确可以延年益寿,信不信由你。以我的大胆假设,吃素的人少有罹癌症的,植物性的食物宜乎没有致癌的毒素。杭州得天独厚;四季分明,承

  • 文章故鄕年景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5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83-02-15
    关键字: 回忆故乡 风俗习惯 特色文化 地方饮食

    腊鼓催人,又届迎春时节,阖家团聚,里社腾欢,习俗相沿,良有深意。太平之世,可以观物阜民殷;离乱之时,亦聊慰思鄕情切,熙熙攘攘阛阓喧阗,光耀眼前,俗称年景。我国地大物博,民情风俗各有不同,重视迎年,毫无二致。观诸风雪载途,不远千里,络绎于道者,非归省父母即返视妻孥,一片眞情,交相流露;盖我中华聚家成国,千古来素重伦常,民风醇厚法令无度岁明文,民间自成风气,立国之本,于此可瞻。负翁饱阅沧桑,栖迟海外,当此腊尽春回,念及故里扬州,昔时年景,爰一一述之于次。门神

  • 文章緬甸歸僑齊歡慶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51期  出版时间:2004-11-01
    关键字: 中和华新街 光明点灯节 佛陀 民间风俗 歌曲舞蹈 传统饮食

    本刊讯)台北县中和华新街一带的缅甸归侨在中和市政府暨缅甸归侨企业赞助下十月十日晚以光明点灯节活动过了一个不同的国庆日,大家提灯唱歌,表演缅甸传统舞蹈,最后以中缅民族服装秀画下句点。这项活动由中华民国缅甸归侨协会主办,中和华新街与忠孝街一带住了约三万名缅甸归侨,信仰佛教的缅甸人民深信,每年缅历的7月15日日落时刻,点燃烛光就能迎接佛陀返回降临人间,是晚是提早举办,表现在当地街区流传40多年的风俗。活动由苏良音理事长主持,甫由美国及大陆返台的赵丽萍理事执行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