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俗人物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陽武縣地理人文概要(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韋德懋 出版时间:1976-01-25
    关键字: 阳武县 地理人文 历史概况 风俗人物

    一 前言陽武古稱博浪沙。古秦始皇滅六國後,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陽,銷鋒鑄鐻,以爲金人十二;當此之時,秦始皇之心,自以爲「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故自稱號始皇,想自其本身以傳至千萬世。殊不意當其東巡時,途經陽武,爲張良與力士滄海君操鐵錐狙擊,誤中副車,始皇大驚!其後不久,卽以驚悸致病死於途。旋卽有陳涉、吳廣之起義,不數年而暴秦亡,陽武由是馳名焉。郭大典曾有詩詠其事曰:虎狼呑六國,逆鮹誰敢櫻,散金募壯士,一椎祖龍驚!副車雖誤中,沙邱禍已萌。搜索窮...

  • 文章五华沿革及风俗槪要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卄一周年紀念特刋》 特刊  出版时间:1976-09-19
    关键字: 五华县 沿革 风俗 乡贤人物

    按长乐自未设兴宁县以前,为龙川县地,已设兴宁县以后,为兴宁地,南齐设齐昌县,为齐昌地。梁陈间废齐昌县,仍为兴宁地。自熙宁设县以后,初治长乐鎭。绍兴十九年,迁县治于九龙冈。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复县治于旧长乐鎭。明洪武二十一年始筑城比之他邑时废时兴及地势乖离者,为少胶葛。玆沿革表遵阮通志,惟所云绍兴六年废为鎭,十九年复为县,则微有误。考绍兴迁县治于九龙冈,其地复为长乐鎭,非废县而复设也。风俗雍澜曰男不技艺,多力农。女不蚕桑,供纺绩。秀者游庠校,其次执官役

  • 文章剃頭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78-03-25
    关键字: 剃头挑 人物回忆 社会风俗

    我國明代以前,男女皆束髮爲髻,入淸乃沿金之遺制,下剃髮之令,於是全國男子皆剃頭而辮髮矣(見辭海)。所謂剃頭辮髮,就是把頭部前面一半剃光,後一半則蓄長髮,編成一條辮子,拖到背後,長與腰齊,但也有長辮垂至臀部以下,自鳴得意者,至今猶流爲笑柄,使我民族蒙羞!到了民國成立,首除其制,嚴禁辮髮,始有今日之光頭、平頭、中分、偏分、大背頭、小背頭、飛機頭、西裝頭等各種髮型,花樣翻新,不一而足。按剃頭、剃髮、剃度,皆佛家語,所謂「剃鬚髮,著染衣,爲佛弟子出家之相」,是則...

  • 文章憶兒時話梓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8期  作者:王維倫 出版时间:1978-08-25
    关键字: 故乡风俗 人物回忆 田园风情

    「有其父必有其子」,這是內人常常譏諷我的口頭譂。事實使我無法否認,么兒小三這孩子的確是夠淘氣的,曾幾何時又把土地爺的兩位使者——小鬼判官給滴流出來下小橙了!當他母親發現時,早嚇得面色蒼白,而他却在「朴作敎刑」打手心在責罰呢!其母來不及對他訓斥,連忙捧着兩個小泥人,必恭必敬的帶着香紙向土地爺請罪而去,惟恐把土地老頭給惹火了,怪罪下來,可不是好玩的!由這檔子鷄毛蒜皮事,頓覺童年夢境又加浮現,敎我不得不承認孩子已經繼承了我的衣鉢。想當年捉蟲爬樹餵小鳥的事,儘管...

  • 文章郁慕明向郝柏村沉痛指出「民意流氓」壓迫官員「台獨論調」源於四感

    来源期刊:《浦東》 第62期  出版时间:1990-10-15
    关键字: 郁慕明 郝伯村 社会风俗 政治人物 军校

    政治人物争权、企业人士夺利乃无可厚非,可怕的是政治人物不仅要争权,私下还要夺利,这样的政治人物必定会带给社会风俗「薄」的一面,行政主管有责任主导风俗「厚」的一面。本席要请各部会首长,在你们的工作经验中,有没有民意代表挟民意以自重,藉以达其私心之所遂?我们希望各级政府官员都能眞正负起责任,不必担忧某些民意代表的私心,应以社会大众所期待的目标——建立强有力的政府与清廉的民意代表为依归,唯有如此,全国民众才会更支持郝内阁。本席尤其要挑出交通部、衞生署及经济部等部会

  • 文章小幽默集粹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漁翁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乡野趣闻 社会风俗 人物回忆

    兩嘴三耳呂小姐:「請你爲我,找個與我相對的男友」。婚姻介紹所職員:「呂小姐,我們的電腦,認爲妳多了一張嘴說話,所以,替妳找個姓聶的男子配妳,他有足夠的耳朵,聽妳嘮叨」。無中生有黃大夫是專攻不孕症的婦產科醫生。他行醫多年,嘉惠衆多久婚不孕的婦人。一日,某位感恩的病人,送來一塊匾額,以表謝意。上書:「無中生有」。生日快樂農曆四月初八日,是釋迦牟尼誕辰。媽媽帶著我和五歲的小妹,到廟裡燒香祭拜。到了目的地,只見求神保平安、發大財的人,擠得水泄不通。大家拿了香之後...

  • 文章中秋節雜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9期  作者:吳嘉仁  出版时间:1984-09-20
    关键字: 中秋感怀 风俗习惯 人物回忆

    些人在外重结了丝萝,匹配了鸾俦,得意忘形,连自己的年纪月生恐已记不起来,几乎变成像陈世美、蔡伯喈一流人物,要知道关在大陆铁幕里,像秦香莲、赵五娘一类的太太们早晚还是要找到他们的。「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家鄕陷匪,我结婚还不到两年,夫妻恩爱,生了个孩子,我逃了出来,坚持**不灭,誓不囘家,更不再娶,所以三十多年来,还是飘零一人,对此皓月当空,看到街头上一片喜气,想起家中妻儿,怎不感慨万千,倍觉凄凉。眞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团圆聚

  • 文章關陳謨先生莆田文獻考證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士希  出版时间:1973-06-15
    关键字: 关陈谟 莆田风俗考 理学 林光朝人物生平

    文献考证,都很宝贵难得,斟酌饱满,深入浅出,不舞文弄墨,读之令人心折。下列两篇,即其遗著全文,录之如下,以补莆田文献之所不及,并以纪念先生。一 古代莆田风俗考「我们的莆田,在西汉时是在闽越王统治之下,其地僻在海边,中原文化,我们尚称为闽在海中(山海经)。开化之迟,不消说了。闽越败后,我们全省都收入版图。中原的习惯风俗语言,把我们的习惯风俗语言,一变二变,翻身不见,所以在今日而谈古代的风俗,颇不容易,但是我们多数从外省迁来,对地主的家风不略为寻究,似乎不对,兹就寻

  • 文章發揚「二大爺」精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7期  作者:老康 出版时间:1978-07-25
    关键字: “二大爷”精神 人物回忆 社会风俗

    秆儿、又开着白花儿的植物,是什么玩艺儿呀?」老头正打算迎他衣锦还鄕,一看他上了几年洋学堂,竟然变成这种半吊子,把荞麦忘了事小,连二大爷也不认识了,这还了得!于是,老头就带着一肚子气,走向前去,揪住这个忘本的、不是东西的、畜牲的耳朵,按到地上就揍。这小子根本就是个孬种,经不起一点儿敎训。一时情急,便用河南土话大声呼救:「救命呀!俺二大爷要把俺活活打死在荞麦地里啦!」这小子很像「两个极端」里的「第一个极端」的人物,他是从洛杉矶囘去的,「去国三年」当然不一定

  • 文章洛陽小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8期  作者:王希融 出版时间:1978-08-25
    关键字: 洛阳风俗 饮食文化 人物回忆

    洛陽爲我國五大古都之一,豫西軍事政治文化的重鎭。交通有橫貫東西的隴海鐵路、洛臨、洛南公路,四通八達,誠中原的名城,兵家必爭之要地也。惟獨小吃方面,堪稱一絕,遍走全國各大都市名地,均沒有這種色味俱全,物美價廉,食之可口,營養豐富的食品,茲列擧數種,以供鄕賢念思嚮往。一、菜市場的漿麵條洛陽的漿麪條,馳譽全國,無人不曉,作法簡單,食之鮮美,先將原汁豆漿盛入鍋內,用大火煑滾,再下入純綠豆麪條,待再滾起時,勾下麪糊,繼續再調放下綠毛豆、食鹽、辣椒油、葱花、香菜等佐...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