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革新运动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鄕先賢歐陽修生平略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0期  作者:易烈相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欧阳修 《集古录》 范仲淹 文学革新运动 苏洵

    衰微的文风,得赖以复兴。他为北宋文学革新运动,出力至钜,贡献亦极卓越,被誉为文学运动的领袖。他为了反对「论卑气弱」的时文,和风靡宋初的「西昆体」;由于西昆酬唱集,好用僻典,不易索解,乃致力疼改其非。文忠公不仅文章写得好,诗词对他,亦著称于世。他的「毛诗本义、六一诗话、六一词」等作品;开创了「诗词」的新体裁,对后世诗的理论发展,提供了新模式,如「集古录,归田录、文忠集」独辟蹊径。为宋、元、明、清的笔记,小品写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次在史学上,文忠公也有自己

  • 文章從歷史上看文化革新——「沈剛伯先生文集」出版後記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9期  作者:彭歌 出版时间:1983-02-13
    关键字: 文化革新 沈刚伯 史学研究 革新运动

    硏究之价値。这种硏究便是史学。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古代文化,实只有东方的中国同西方的希腊才有史学。」先生之为学,通会古今之变易,综析中外之异同,议远思深,探本求源,影响与贡献固不止在史学而已。先生的一生,不仅是中华道统之中士君子的典型,也是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变革期间眞正自由主义者有守有为的表率。先生从各种民族文化的演变过程中,归纳出来文化革新运动有十大特点。由「穷、变、通、久」次第而行,以至于无尽,便是文化的功用。文化革新十大特点这十大特点,虽未必尽为先生独创

  • 文章聞人志士革命家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75期  出版时间:1987-11-01
    关键字: 国民革命思潮 政治革新运动 孙中山 惠州起义

    之乱而与淸廷开战,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国家陷于无政府状态,国父认为正是发动起义的好时机。当时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郞同情中国的政治革新运动,答应由台接济革命军武器,国父乃在台北新起町(今长沙街)设立前进指挥所,审视起义的进展情势。不巧的是,正好日本内阁大幅更动,改变政策禁止对中国革命运动的支援,以致惠州起义因弹药供应中断而功败垂成。国父因惠州之役在台四十四日,他的行迹史籍记载不多,然因 国父莅台期间,大稻埕闻人吴文秀颇尽其力,昔日,亦曾听闻长者言及 国父曾至「建昌街

  • 文章哲人日遠,典型長在!——敬悼賴景瑚先生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吳伯卿  出版时间:1983-10-15
    关键字: 赖景瑚 生平述略 任职湖南 党政革新运动 个人品性

    招待大会全体代表及长沙新闻界,以「对当前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为题,发表一篇精辟的讲演,内容包含当时的中共、外交、国民大会、所谓解放区人民生活、通货膨胀、新闻自由,党政革新运动、湖南战后建设问题等等。景公说得一口道地长沙话,以富于磁性的语调,条分缕析,听者为之动容,堪称最成功的演说。另一次在省党部总理纪念周中,他以发起人的立场,对当时热烈推行的党政革新运动的起源、意义、希望各点,分别扼要说明。抗战胜利未久,湖南仍然疮痍满目,景公曾代表中央驱车前往衡阳、衡山

  • 文章蔣夢麟先生傳略㈡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41期  作者:余子道 出版时间:2005-12-10
    关键字: 蒋梦麟 教育革新运动 五育结合 学术救国 国立北京八校校长联合会

    创导敎育革新运动结束了在美国的留学生涯,一九一七年六月,蒋梦麟返回了阔别九年的祖国。这时,清朝政府已被推翻,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也已结束。辛亥革命赶走了清朝皇帝,挂起了「中华民国」的招牌,但国家政权落到了北洋军阀手中,大小军阀正在互争雄长,全国四分五裂,满目疮痍。这一切给刚刚学成回国的蒋梦麟提出了十分严峻的问题。在他看来,解决国家和社会问题的关键在于革新教育,他希望从教育上来做根本的改革。这一见解,对于一个深受西方文化薰陶的自由派、又主张社会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