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革命思想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黃侃傳(三)——武昌薫陶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7期  作者:葉賢恩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黄侃 文普通学校 革命思想

    刘静庵等九人。其指捕未获者,则有吴昆、余诚、梁瀛洲、何季达、李龄、冯特民、孙诚、徐竹坪、廖汇川、黄景亚、李楚翘等。至是日知会封闭。距正式成立时,将及一年。其主事者皆一时之秀。他们苦心孤诣,奔走呼号,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眞正完成了宣传之任务。惜死者死,囚者囚,存者皆风流云散,似乎靡所成就;然植根播因,于辛亥革命影响甚巨。湖北革命人物由于清王朝的腐朽不堪,帝国主义列强的频临侵略,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影响极大。其中青年知识分子中

  • 文章(歌颂伟人)国父中山先生颂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0期  作者:樊滌兮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集句咏叹 革命思想

    先生之人格,自然偉大。先生之思想,自然精華。先生之主義,週詳博洽。先生之精神,如長虹貫日,日月光華。這種偉大、精華、週博、光華者,均非個人所獨聞所僅見,乃全世界全人類所公認共識之者也。且其偉大優越皆從平實處得來,截然與世人之每從一開始便要偉大者不可同日而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兆鑑至聖;山川毓秀,厚德廣福,纔降斯人。學淹中外、道貫古今、立功、立德、立言、古今中外第一人;存心仁愛、矢志革命、救國救民無其匹。天生聖哲、絕代英才,震古鑠金有其人。先天下之憂而憂...

  • 文章論于右任的詩(選載)(上)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王世昭  出版时间:1981-04-15
    关键字: 于右任 诗文赏析 革命思想

    今年四月二十四日(農曆三月二十日)爲我們的老鄕長 于右任先生百零三年誕辰,特選刋這篇文章,以爲紀念。

  • 文章國父思想啓導五四運動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81-06-30
    关键字: 孙中山 五四运动 国民革命 革命思想

    五四运动发生时,我在广州,还是一个十七岁的中学生,就读于国立广东高等师范附属初级师范。五四运动在北平发生后,很快便传遍全国,纷起响应,形成澎湃汹涌的全国学生爱国运动。广东原为革命策源地,当时 国父正在广州成立军政府,从事护法运动,虽由于桂系军阀的跋巵专横, 国父辞职赴沪。但广东民众素受革命思想薰陶,学生爱国表现,更从不后人。而且自从「北京政府」于民国七年五月和日本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其媚日卖国之野心,已昭然若揭,我留日学生群起反对。其中粤籍

  • 文章參加辛亥革命見聞錄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期  作者:孫震 出版时间:1963-04-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革命思想 西安起义 亲身见闻

    一、革命思想之孕育满淸末季,荫昌主军政,改革军制,创建新陆军。规定军官之培育,系于各省设立陆军小学,四至五省区设立陆军中学,中央设立入伍生团及陆军军官学校,计养成敎育共为期七年半。至于新兵之征募,则户口较多之省先成立一鎭(师),户口较少之省先成立一协(旅)。余于民国前六年,由成都中学考入四川陆军小学。民前五年,四川征募新兵,成立第十七鎭之砲工各营及步兵一协,驻成都。民前三年,余毕业,申送陆军部西安第二中学第一期肄业。民前二年,四川继续升送王士俊等来陕入

  • 文章蘇報主人陳範父女軼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6期  出版时间:1975-08-20
    关键字: 女权运动 革命思想 逸闻趣事 陈范

    陳夢坡,武進人,是轟動一時蘇報案主角之一,曾經做過一任知縣,後來棄官而辦蘇報,蘇報主張維新,而被淸廷查封,陳範被通緝,因而帶了女擷芬及姨太太信芬、鑲芬逃到日本避難。秋瑾女俠與其夫王子芳分居後東渡日本,留學入靑山實踐女子學校就讀,在日本結識第一位革命同志是陳擷芬,陳擷芬是淸末的激進分子之一,他曾辦過一所愛國女校,竭力提倡女子敎育,同時大聲疾呼反對纒足,以及束縛女性的舊禮敎,改革宗旨與秋瑾不謀而合,全然一致,因此她和秋瑾一見如故,而交往親密,秋瑾曾有一首詩贈...

  • 文章鑑湖女俠秋瑾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1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69-10-31
    关键字: 秋瑾事迹 革命思想 革命运动 光荣牺牲

    革命思想之萌芽 「秋风秋雨愁煞人」,这是秋瑾女烈士临刑的一句遗诗。秋烈士于民国纪元前五年(淸光緖三十三年西历一九〇七年)六月初六日晨三时就义于浙江绍兴城内的轩亭口大街。我们今日口里哼着这一句遗诗,心里不由得不浮起一位巾帼英雄慷慨就义时的一幕悲惨的情景!秋瑾字濬卿,号竞雄,又号鉴湖女侠,生于纪元前三十七年(淸光緖元年西历一八七五年)十月十一日。原籍浙江绍兴,因祖父来福建做官,寓籍福建,她便在那里生长。父亲益山先生,是一个儒者,考中了擧人后,便游宦于台湾

  • 文章我们的外祖父章培餘烈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7卷 第1期  作者:袁劍平 袁康平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章培余 烈士 二次革命 遗文 民主革命思想

    说》;四、一九一三·五·二十六社论二《论民国之正式大总统》;五、一九一三·六·九社论二《论党祸之足以亡国》;六、一九一三·六·十七社论二《说学生》。现在重读该报文章,可以看出章培余在封建王朝末期便具有了先进的民主革命思想。上述六篇中今能得到全文的仅二、三、五等三篇,从这三篇文章可总结出章培余的主要思想如下:⒈民生的发展只能在共和国体之内,这种发展反过来促进共和国体的健全,在封建专制的国体下民生的发展被阻塞。⒉从民众和社会、国家的关系看,民众是国家的天然主体

  • 文章恭讀「曾文正公家書」後心得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3期  作者:葛紹武 出版时间:1987-01-03
    关键字: 《曾文正公家书》 清朝 革命思想 信函 忠臣

    能知必能行,不知亦能行,有志竟成」以破除国人积非成是之迷信,实为空谷足音振聋启瞆之大革命思想。曾氏致诸弟「须立志猛进及戒勿持才傲物」函中云:「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尤戒诸弟切勿持才傲物,事事反求诸己,力除傲气,切戒自满,循循善诱,并擧京城之中有自满者,为识者所笑之例,舌敝唇焦苦口婆心。曾氏在致诸弟(读书不必求熟)函中:有吾与诸弟惟思以身垂范,而敎子至不在诲言谆谆也,余感佩良久,古人曰:「言敎不如身敎」孔夫子云:「子

  • 文章白馬湖晚晴山房與弘一大師的修養及感化(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3期  作者:吳本一 出版时间:1972-03-27
    关键字: 白马湖 晚晴山房 弘一法师 革命思想 修行

    五、弘一大师的革命思想大师归国后,富有革命思想及热血的他,加入当时文学革命机构的南社,努力鼓吹及唤醒国人的民族精神。当时先烈陈英士先生聘他为太平洋报主编,他完全同意,所刊行的刊物,足以风靡一时,且为革命时代及民族文化的前驱,他除了鼓吹革命以外,还努力敎育工作。他在杭州两级师范及南京高等师范,有七、八年之久,所造就的人材特别多,在学校时间,「学生自治」、「民主」、「自动」、「自觉」,以及「发展个性」等,种种措施,多与脗合,校长经先生主持大体,琐细小节,从不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